本報記者昝秀麗
證監會8月16日發布2023年度上市公司、掛牌公司審計分析報告。報告內容主要包括從事證券服務業務會計師事務所基本情況、上市公司及掛牌公司審計情況、審計報告分析及有關執業問題等。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審計機構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提高審計機構識假防假能力和質量管理水平,並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的監管協作,共同維護證券審計市場秩序。
非標意見數量及占比均下降
在證券所基本情況方面,報告顯示,證券所數量有所下降,中小所證券業務有所增長,行政監管和自律監管進一步加強。
截至2024年6月底,112家會計師事務所備案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較去年減少3家,降幅為2.6%,主要系未完成年度備案、機構註銷等。證券所合伙人共5881人,較上年增長3.1%;註冊會計師共34726人,較上年下降2.2%。
2023年度,證券所證券業務收入達到225.6億元,同比增長2.3%,占總收入的32%。按照上市公司審計家數及收入總額劃分的大中小所證券業務收入分別為183.6億元、35.6億元和5.8億元,同比增長-0.4%、10.5%和44.1%,中小所證券業務收入有所增長。
證監會深入貫徹落實監管「長牙帶刺」、有稜有角工作要求,從嚴懲戒履職盡責不到位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執業人員。2023年度,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對16家次會計師事務所及39人次執業人員作出行政處罰,對113家次會計師事務所及268人次執業人員採取行政監管措施。同時,證券交易場所共對8家會計師事務所及其註冊會計師採取了9家次、28人次的紀律處分,對22家會計師事務所及其註冊會計師採取了45家次、118人次的監管措施。
在上市公司換所情況方面,520家上市公司變更2023年年報審計機構,較上年增加117家,增幅為29.0%。其中,連續兩年換所、一年內多次換所、被出具非標意見後換所等異常換所的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35家、10家和50家,異常換所數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審計意見方面,48家換所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標意見,占比9.2%,高於上市公司整體非標意見比例。從審計意見變化看,472家上市公司換所後審計意見保持不變,27家意見加重,20家意見減輕,1家截至2024年6月底未披露,換所後審計意見未見明顯減輕。
報告還顯示,在上市公司審計意見方面,非標意見數量及占比均下降。2023年上市公司非標意見為209份,占比3.9%,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非標意見數量及占比下降主要系上市公司總數增加、觸及退市標準的公司出清等影響。
披露證券審計執業多項問題
報告披露的證券審計執業問題包括:財務舞弊審計相關問題、境外審計相關問題、內部控制審計問題、非標報告相關問題等。
具體來看,財務舞弊審計相關問題包括:未充分識別和應對收入舞弊,未充分識別和應對資產舞弊,未充分識別和應對費用舞弊。境外審計相關問題包括:境外資產核查不到位,未恰當執行集團層面審計工作。內部控制審計問題包括:未能充分識別內部控制缺陷,未能恰當執行內部控制相關審計程序,未恰當評估內部控制缺陷的影響程度。非標報告相關問題包括:未審慎評估錯報廣泛性,以強調事項代替非無保留意見。其他問題包括:未審慎判斷差錯更正影響,重大非常規交易審計不到位,與前任註冊會計師溝通不到位。
「上述問題反映出部分證券所疏於質量管理,部分註冊會計師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審慎和職業懷疑、專業勝任能力欠缺,未能有效識別和應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審計意見不嚴謹。」證監會表示。
據悉,下一步,證監會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強審計機構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aca3581f60aec02d12668efaa92f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