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棉花脫葉機采技術管理要點

2023-08-24     天山植保

原標題:2023年棉花脫葉機采技術管理要點

2023年棉花脫葉機采技術管理要點

目前,棉花已逐步進入吐絮期,生育進程較上年偏晚7天左右,棉花長勢好於常年。棉花生產形勢總體較好,呈豐產的態勢。為做好棉花提質增效,棉花脫葉和機采技術管理要點如下:

一、做好脫葉前準備

(一)配置標準打藥點。連隊要確定1~2個固定的配藥點,創建一個圖三個桶活動,即一張配藥流程圖,三個裝乙烯利、脫葉劑和助劑的桶,還要加配農藥回收桶。團場也要設置示範點,安排技術人員或廠家服務人員指導配藥,並做好條田檔案(吐絮率、脫葉率、落葉效果),確保配藥質量。

(二)田園清潔。團場連隊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在打藥前做一次清潔田園行動,尤其是棉田裡的龍葵清除乾淨,以防染綠棉。

(三)做好農機具檢修安全工作。

(四)執法檢查。對農資市場特別是脫葉劑檢查,嚴防假冒偽劣脫葉劑流入農資市場,確保脫葉質量。(天山植保)

二、脫葉劑推薦

(一)及早宣傳動員推薦脫葉劑品種

讓職工提早採購質量優、信譽高、服務好的脫葉劑,三證齊全,當年2023年生產的批號。建議推薦產品經銷商穩定,服務質量好,噻苯隆含量高,敵草隆含量低的產品。

(二)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整體推進合作社或連隊統一使用一種脫葉劑品種,推進一團一品和一連一品工作,尤其是新型經營主體組織棉花品種一致率高且品質優的棉花,與具有質量追溯的棉花加工企業發展訂單生產,為申報棉花品質獎做準備。(天山植保)

三、脫葉劑使用時間

(一)適時早停水,促進早脫葉

7天以上停水時間是保證脫葉催熟的關鍵,早停水才能早脫葉催熟,還能防止棉花貪青晚熟。停水時間根據棉田旱情和生長情況而定,旺長或粘土地棉田早停水,建議8月20日開始停水;早衰或沙土地晚停水,停水時間在8月底;正常棉田8月25日前後停水。

(二)適時早脫葉,促進品質提升

8月25~31日,按照絮到不等時的原則,棉花自然吐絮率達到30%以上時進行脫葉催熟。9月1~5日按照時到不等絮的原則果斷脫葉催熟。

(三)晴好天氣,確保脫葉質量

據七師市氣象局預測:8月下旬至9月中旬,師市有三次天氣過程,8月22~23日有小至陣雨;8月29~31日有弱到小雨過程;9月14~15日有小雨天氣過程。氣溫持續偏低,降雨偏少,而9月1日氣溫低至11℃。選擇晴好天氣施藥,使用脫葉劑後5~7天晴天,避開強降溫天氣,晝夜溫差不能太大。脫葉催熟8月25日全面展開,9月5日結束。

(四)促早脫葉,推進糧棉輪作

推進兩年三熟制,即要考慮糧食安全問題,也要考核棉花產業戰略問題,明年繼續加大小麥高產創建力度,推進糧食要種到良田工作,小麥種植即要規模也要集中連片,棉花早脫葉採收,落實9月底至10月初播冬麥種植任務工作。

四、施藥技術

(一)使用量和次數

81%噻苯·敵草隆水分散粒劑建議使用量15毫升/畝,540克/升噻苯·敵草隆懸浮劑建議使用量12~15毫升/畝。

乙烯利使用量70~100毫升/畝。

正常棉田適量偏少,過旺棉田適量偏多;早熟品種適量偏少,晚熟品種適量偏多;噴期早的適量偏少,噴期晚的適量偏多;密度小的適量偏少,密度大的適量偏多。

錯過最佳施藥時間時,及時選擇溫度平穩且平均溫度不低於12℃的天氣段進行施藥,並適當增加脫葉劑的用量,但劑量不宜過高,以免帶來枯而不落的風險。

建議一次施藥,根據脫葉效果及二次施藥。正常棉田採取一次施藥脫葉的方式,偏旺、偏晚等棉田採取二次施藥脫葉。第一次施藥時務必加乙烯利,兩次施藥間隔期為7天。第一次施藥後5天後,調查脫葉率未達到50%的,噴施第二遍脫葉催熟劑。

(二)配藥使用方法

脫葉劑使用要嚴格按照二次稀釋法配藥順序來配藥,配藥後及時噴藥。

1.配製母液

在配藥之前必須將脫葉劑、乙烯利和助劑各自配成母液,配製方法如下:

準備三個不小於15升或同樣大小的水桶,桶內各加等量半桶清水,在第一個小桶中加入脫葉劑(540克/升噻苯·敵草隆懸浮劑或其它脫葉劑),第二個小桶中加入乙烯利,第三個小桶中加入助劑。做到邊加藥邊攪拌,加藥結束後,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回水攪拌,直至攪拌均勻。

2.成藥配製

在噴霧機藥箱裡先加入一半清水,然後再加入助劑、脫葉劑、乙烯利等配製的母液。

加入母液順序:先加脫葉劑母液,然後加乙烯利母液,最後加助劑母液。加母液同時啟動藥箱內攪拌泵,然後藥箱進行二次加水和攪拌。嚴禁加水過滿,藥箱頂部必須加蓋封閉。不能將已混好的藥劑隔夜放置後使用。

3.畝用水量確定

雙層吊杆噴霧器,藥液畝用量嚴格控制在35~40公斤以內。嚴禁水量超標,造成葉片徑流,降低畝用藥量,影響脫葉質量。

4.噴藥操作

4.1施藥前必須全面清除田間雜草,尤其是龍葵等惡性雜草,以免機采時污染棉花,影響棉花等級。

4.2作業時,標記機車行走路線,進行人工分行,做到不重不漏。分行時只需將棉株交叉的枝條分開,顯示機車行駛的路線即可,嚴禁將棉株壓倒、踩斷,確保棉花損傷率在1%以下。

4.3根據棉花品種、播種時間、成熟度等因素,確定脫葉劑噴施地塊的先後順序。

4.4脫葉劑的使用應在清晨或者傍晚,這個時候一般少風且濕度較高。若施藥8小時內遇雨造成葉片附著藥物被沖刷掉的應及時補噴。

4.5藥液要分別噴到棉株的上、中、下部,葉片受藥量大且較為均勻,噴後葉片受藥率不小於95%。

5.脫葉、催熟效果的檢查

藥前固定具有代表性連續10株樣點,調查總葉片數、吐絮率等項,藥後調查7天、14天和21天調查吐絮率、脫葉率、落葉率,以及藥後21天單鈴重影響情況。如果7天後脫葉質量、吐絮效果差,可進行第二遍作業,或人工點片補噴。

五、機械採收

(一)機械採收前準備

採收前清除棉田雜草、塑料袋、農藥廢棄包裝物、殘膜以及其他雜物等,壓實壓好地膜及滴灌帶,減少機采雜質,同時人工撿拾棉田橫頭棉花,以便於機車採收。當機采棉田脫葉率達到90%,吐絮率達到95%開始機采,嚴格控制機采籽棉的水分、雜質,要求采凈率大於93%、含雜率≤12%、含水率≤12%。

(二)機采要求

禁止夜采、露水采等嚴重影響棉花質量的採收行為,採收作業時間一般在11:00~21:00為宜,行走速度控制在3.5~4.0公里/小時。正采和復采的棉花應分開堆放,鼓勵使用打包式采棉機採收。機采落地棉堆放時,要提前做好地頭清理工作,硬化堆放場地,鋪好墊布,防止異性纖維混入造成二次污染。

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a6f31ca3458eb7dc78ea6f14f70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