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九省狀元」王百洋:16歲高考716分進北大,成績列9省第一

2020-01-12   教育思享

高考,決定著無數學子的命運。

在這場角逐中,憑藉的完全是學生自身的實力,而每年的高考中,也總會有很多學霸進入人們的視線。此次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個學霸中的學霸,他小學就連跳了兩級,只讀了三年半,曾經在2009年的高考中,獲得了全國9個省II類卷考區的「狀元王」,以716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錄取,他就是王百洋。

王百洋出生在東北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是自由工作者,母親是一名護士,家境並不富裕。可王百洋從小就很聰明,對文字和數學都顯示出超強的天賦。3歲時,王百洋就認識了3000個漢字,四歲就能獨立閱讀。從那開始,王百洋的興趣愈加廣泛,尤其喜歡讀書,對科普方面和歷史故事情有獨鍾,甚至對地圖冊也非常感興趣。

最初王百洋的小學是在哈市的奮鬥小學上的,四年級的時候,跟隨父母去了大連。當時大連的小學老師擔心他的成績跟不上,建議留一級,可王百洋的父親覺得孩子挺聰明,不甘心讓他就這樣留級。最後老師給王百洋出了一套題,沒想到他的成績讓老師很滿意,不僅沒留級,還跳了一級,直接上了五年級。

一年後,王百洋隨父母回到了哈爾濱。但這時候又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大連的小學是六年制,而哈爾濱是五年制,王百洋在大連算不上小學畢業,初中的老師建議孩子再讀一年小學。可在王百洋父親的堅持下,哈爾濱市松雷中學對王百洋進行了測試,結果就是王百洋成功上了初中。

當時王百洋家裡的面積小,一家人只能擠在一個房間生活,但王百洋並沒有受到父母聊天的影響。在他進入學習狀態時,注意力會高度集中,通常不會受到外界影響。王百洋的父母也坦言,平時對孩子學習的幫助不大,全完靠他自己的高度自律和努力,才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不過,雖然王百洋的父母不能在學習上幫助他,可一直督促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講究學習方法,這種大方向的把握和不過多地干涉,或許也是王百洋學習始終保持高效率的主要原因。

最終,王百洋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哈爾濱最著名的重點高中之一哈三中,在整個小學和高中階段,他從來沒有補過課,只是在初中時利用課外時間學過數學。

2009年,16歲的王百洋成為了哈三中當年高考年齡最小的考生,不過在高考後估分的時候,王百洋還是比較保守,當時估分在700分左右。最終的成績出來,王百洋以總分716分的優異成績,名列黑龍江省理科第一名。不僅如此,還是全國使用二類考卷的九個省區中成績最高的一個,當之無愧的「狀元王」。

有人說王百洋是「學霸」,也有人說他是當之無愧的「神童」。其實無論「學霸」也好,「神童」也罷,都離不開不懈的努力,否則,哪怕再有天賦,也終將成為現代「傷仲永」。高考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改變命運的大學,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但這也僅僅只不過是一個開始。未來的路還很漫長,只有明確了目標,並為之不懈地努力奮鬥,人生才能更加璀璨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