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解說員糾正:小羅正式成名並不是在韓日世界盃,而是在美洲杯

2020-04-03     輸球後

在大家廣泛的認知里,羅納爾迪尼奧正式成名是在韓日世界盃中。不過在巴西時間4月2日,與羅納爾多相熟的巴西解說員糾正了這個說法:小羅正式成名並不是在韓日世界盃,而是在美洲杯,並且他拿出了證據。在99年美洲杯上,巴西隊像一隻下山猛虎,球員們雖然以新人為主,但他們決定為桑巴足壇洗刷前一年法國世界盃決賽上不明不白的慘敗,羅納爾迪尼奧就是在上世紀最後一屆美洲杯中正式成名。這位解說員還透露了我們不知道的秘密:其實小羅因為當時年紀小,才19歲,而且與鄧加的關係不是很好,差點進不了那一屆美洲杯的大名單。

好在當時的巴西隊主帥「識貨」,羅納爾迪尼奧最終以替補身份參賽。在前幾場比賽中,小羅在下半場中段會替補出場,以他獨特的森巴舞步和靈巧令對手防不勝防,也給觀眾帶來一種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享受。這就是筆者要強調的一點,美洲杯的影響力不如世界盃,美洲杯讓小羅被球迷們熟知,世界盃讓羅納爾迪尼奧被路人們了解,實際上兩種出名並不矛盾,巴西解說員是站在球迷的角度中糾正的。那一屆美洲杯幾乎是桑巴足球的主場,舉辦地巴拉圭其實就是巴西人一大旅遊勝地,而且舉辦地點距離著名的伊瓜素瀑布也很近,球迷們看比賽和旅遊兩不誤。

每當巴西隊比賽的時候,不少桑巴球迷便越過邊界來為自己的球隊鼓勁加油。無論在美洲杯還是在世界盃上,小羅被人熟知並不是因為數據上的出色,而是觀賞性上的獨一無二。每當羅納爾迪尼奧上場時,巴西球迷就爆發出一陣陣喝彩聲。 小羅的每個進球都很精彩,這是他在美洲杯上成名的根本:第二場小組賽巴西隊以是2比1戰勝了,羅納爾迪尼奧在第70分鐘上場,打進了制勝球。小組賽第三場對智利,羅納爾迪尼奧在中場休息後被換上場,但那場比賽是在大霧當中進行的,能見度很低,現場的觀眾們都很難看清比賽。

值得一提的是,南美足壇的強隊很多,智利並不弱,不然的話梅西也不會有「智利球王」這樣的別稱。小羅並沒有參加全部比賽,畢竟當時他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晚輩,比賽經驗尚不如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國腳。不過經驗只是一個因素,球場的掌控力上,小羅已經展現出了統治力。半決賽巴西隊又與墨西哥相遇,羅納爾迪尼奧上場,這一次是替換「外星人」羅納爾多,一共打了25分鐘。這是一段異常艱苦的角逐,那一年墨西哥十分強大,小羅上場的時候巴西隊以2比1領先,墨西哥人拚命想把比分扳平。在這種局面下,防守顯得十分重要,羅納爾迪尼奧的主要任務變了,他參與了防守。

小羅即使在成為大牌球星之後,他從來不貪功,作為攻擊型中場,他總是在球隊需要的時候積極參加防守,這是他球品高尚的地方。小羅替補出場後依舊十分積極,在防守和進攻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雖然小羅沒能再進球,但他勤勤懇懇幫助球隊保住勝利果實,一位腳法那麼華麗的球員還能夠任勞任怨防守,他當然在那屆美洲杯上一舉成名,當時苛刻的巴西記者們一致認為小羅的功勞不可低估。在98年世界盃之後,巴西國家隊實際上進行了一次大洗牌,所以99年在巴拉圭舉行的美洲杯,是證明巴西隊這一年來整頓效果的大賽,而在韓日世界盃之前並沒有這種大變動。那一屆美洲杯對於桑巴足壇的意義,也是小羅正式成名並不是在韓日世界盃,而是在美洲杯的原因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ICaPHEBrZ4kL1Visp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