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長車內身亡,元兇是這種氣體?

2023-12-21     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銀行行長車內身亡,元兇是這種氣體?

銀行行長車內身亡,元兇是這種氣體?

銀行行長、中毒、身亡,這幾個詞連起來,能讓不少人腦補出一部懸疑劇。

當事人是湖北英山縣長江村鎮銀行行長王某勇,近日,他疑似自殺身亡的消息引發了不少關注。

12月20日上午,英山縣委宣傳部針對此事發布了情況通報。通報稱,2023年12月5日19時30分,英山縣公安局溫泉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溫泉鎮梅岩村附近一男子在車內死亡。溫泉派出所、縣刑偵大隊民警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經調查,死者王某勇(男,54歲,湖北英山長江村鎮銀行原行長),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排除刑事案件。

為什麼在汽車內,還可能一氧化碳中毒?中毒後,人為什麼跑不掉?

汽車內的「殺手」

在車內因一氧化碳中毒出意外,這種情況並不罕見。

早在1993年,就有報道記錄,一27歲女子於當年12月24日夜間12:00時將桑塔納小車內空調製暖開足,在車內休息,次日晨5:00被發現昏迷在車內,最終被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

2018年12月,一對夫妻在車內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據報道,兩人將貨車停在青藏線109國道的停車場,準備在車內休息一晚再進藏,但第二天被發現時兩人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經調查,兩人休息時打開了駐車柴暖,窗戶沒有留縫隙,導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時間更近一點的,今年11月,甘肅蘭州南河南路雁灘賓館附近,有民警巡邏時發現一輛廂式貨車違規停放在馬路邊,上前查看發現,副駕駛位置有一人,口吐白沫,呼叫無反應,民警破窗救人,最終急救醫生初步判定病人是一氧化碳中毒。

圖源:蘭州公安交警 視頻截圖

為什麼在汽車內還會一氧化碳中毒?

綜合多起汽車內一氧化碳中毒案例可發現,在這些意外事故中,人們幾乎都是在車內開空調休息時一氧化碳中毒的。

汽車在沒有行駛且開著空調的情況下,發動機處於怠速狀態,運轉速度較慢,此時燃油燃燒不充分,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如果汽車還處於相對密閉的車庫或其他空氣流通較慢的環境中,那此時,無論是開啟空調內循環還是外循環,都不能完全消除安全隱患。

開啟空調外循環,即利用風機將車外的空氣抽入車廂內,使得車內外空氣流通,此時會將車外的一氧化碳「吸」進車內,使得車內一氧化碳濃度逐漸升高,若長時間待在車內,可能會一氧化碳中毒。

有博主做了模擬實驗,他們將一輛小車停在車庫內,打開空調,關閉窗戶,一分鐘後車內一氧化碳濃度達到5ppm,5分鐘後65ppm,15分鐘後70ppm,25分鐘後91ppm,此時進入車內一分鐘後就感覺明顯不適。如果遇到特殊的極端天氣,比如暴雪天氣,積雪將空調進氣口都覆蓋住,一氧化碳的濃度可在一分鐘內突破1000ppm。

而一氧化碳濃度達200ppm以上,一般2~3個小時人就會感覺到輕微頭痛、乏力,若濃度達到400ppm以上,1~2個小時內覺得前額痛,3小時後威脅生命,若達到800ppm以上,健康成年人45分鐘內眼花、噁心、痙攣,2小時內失去知覺,2~3小時內死亡。一氧化碳的濃度越高,不適症狀出現得越快,後果也越嚴重。

你知道哪個是內循環按鈕,哪個是外循環嗎?|圖源:圖蟲創意

那開啟內循環,即車廂內部進行氣流循環,車內外的換氣通道關閉呢?此時車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升高,可能會造成昏迷、腦缺氧等情況。而且汽車並非絕對密閉,一氧化碳多少還是會滲進車廂,如果再不巧,遇上排氣管堵塞等情況,那一氧化碳更是會回流到車內。

注意,不管是開汽車空調製冷還是制暖,都可能一氧化碳中毒。不過,對於制暖來說,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有時,人們自行給愛車安裝的取暖設備——柴暖,也可能成為「生命殺手」。前面提到的卡車夫妻,就是因為柴暖而一氧化碳中毒。

柴暖也叫駐車加熱器,使用柴油為燃料,原車不帶,大多是人們自行安裝的,卡車安裝柴暖的情況更多。為保證取暖效果,很多柴暖將加熱口放在臥鋪底下,廢氣口就布置在駕駛室下方,廢氣可能會從縫隙中滲入車廂內,最終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對此,有人可能會不解,一氧化碳濃度太高,人們覺得不適時,抬抬手把車門打開,或者把車窗打開不就行了嗎?為什麼會放任自己中毒致死?

一氧化碳中毒跑不了?

一氧化碳中毒不是不想自救或尋求他救,而是真的救不了。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其發生率及死亡率均占職業危害的第一位。而在美國,每年約有4萬人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就診,每年死於一氧化碳中毒的人數約為600~800人。

而這樣高的中毒率,主要是因為一氧化碳中毒擁有極具迷惑性的三個關鍵點。

首先,一氧化碳本身屬於無色無味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除了儀器測量、點火測試和自身出現症狀,我們很難察覺到空氣中有一氧化碳或者說出現了過量的一氧化碳。

其次,一氧化碳中毒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但會首先影響人的大腦。按照醫學理論,一氧化碳中毒的實質是導致人體缺氧,從而引起重症甚至死亡,而其讓人缺氧的關鍵有三:

  • 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快。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強約300倍,當一氧化碳經呼吸道吸入後,通過肺泡進入血液循環,會立即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COHb)。導致大部分氧氣被「被拋棄」,無法通過血紅蛋白將其運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
  • 碳氧血紅蛋白解離慢。相比於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速度慢約3600倍,碳氧血紅蛋白的存在還直接抑制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阻抑氧的釋放和傳遞,造成機體急性缺氧血症。
  • 高濃度的一氧化碳還能與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價鐵相結合,直接抑制細胞內呼吸。

簡單來說就是,一氧化碳能「快准狠」地讓人體的各個器官都無法呼吸。

而在各個器官中,大腦對此最為敏感,是首要的累及對象。缺氧的大腦會進一步導致患者先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肌肉麻痹以及四肢無力等症狀。由此,手腳無力甚至不聽使喚的中毒者們往往難以自行開門開窗、走不動爬不了、喊不出,繼而意識模糊、昏迷,甚至死亡。

另外,症狀較輕的人,如果迅速脫離引起中毒的現場,呼吸新鮮空氣,是可以自行恢復的。但不排除人們因為症狀輕,判斷不出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或者正處於昏睡狀態。

有時候,你以為是頭暈想吐是暈車或者感冒不舒服,實際是一氧化碳中毒|圖源:圖蟲創意

最後,一氧化碳中毒的「他救」可能也不夠及時。

生活性意外一氧化碳中毒的現場多為室內(居室內、浴室內、車內),難以進行呼救,也不容易他人被發現。尤其是冬天關門閉窗,通風不足,室內一氧化碳達到0.03%濃度時就會出現明顯中毒的狀況,房間門和窗比車窗車門可能更難打開。

此次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受害者的出事地點在車內且是自己一人,遇上一氧化碳中毒,沒有能力自救,也沒有等到他人發現並實施救援,最後身亡。

在此,也給大家提個醒:

車輛行駛過程中適當打開車窗,保持空氣流通,儘量別在停駛的車內開著空調打盹或睡覺。如果感到頭暈、四肢無力,應及時開窗透氣,並在排除暈車和其他病因的前提下,考慮是否一氧化碳中毒。

若遇到症狀明顯的中毒者,應將其轉移到通風保暖處平臥,解開衣領及腰帶以利其呼吸順暢。因為吸入氧氣可加速COHb解離,增加一氧化碳的排出。吸入新鮮空氣時,一氧化碳由COHb釋放出半量約需4小時;吸入純氧時可縮短至30~40分鐘,吸入3個大氣壓的純氧可縮短至20分鐘。

一氧化碳中毒堪稱無聲無息,大家一定要多留意,無論是車內吹空調、烤火爐取暖甚至是圍爐煮茶,都要注意通風。

參考資料:

[1]李生斌:《法醫學(第2版)》

[2]王一鏜:《王一鏜急診醫學(第2版)》

[3]黃先青, 張艷芳. 化學中毒與檢驗.

[4]韓小彤 劉曉亮:《第一目擊者現場急救教程》

[4]鄔長興, 籍文強, 曹麗玲, & 方成根. (1996). 小汽車內空調取暖致一氧化碳中毒3例. 解放軍醫藥雜誌, 000(004), 306-306.

[5]南方都市報:一銀行行長自殺身亡,原因未明

[6]科普中國:【科普】車內開空調睡覺?一氧化碳中毒可不是鬧著玩的

[7]中國石油:夏天開車,空調開內循環還是外循環?

以及中國科普博覽、北京朝陽醫院高壓氧科、恩施州中心醫院、葫蘆島消防等相關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9b2a1a559b42e2c98f3d9bd8b83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