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礦產火了,中國對鎵、鍺的限制出口,能卡到美國的脖子嗎?

2023-07-05     正解局

原標題:戰略性礦產火了,中國對鎵、鍺的限制出口,能卡到美國的脖子嗎?

現在雙方已經到了摩拳擦掌最激烈的時刻了,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ZHENGJIEKEJI

正解科技出品

別人初一來拜年,咱們十五也要去回禮。

前不久荷蘭宣布,9月1日起,禁止先進光刻機出口到中國,美國也傳出將限制特定中國廠商取得荷蘭的半導體設備。

這幾天,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則發布公告,將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消息一出,美國那邊的媒體解讀是:報復措施。

是不是報復呢?咱也不太清楚。

但是來而不往非禮也,你不讓我們買高端半導體的製造,我們就不讓你買半導體製造的高性能元素。

這時候,有不少人會發出疑問,區區原料,你不賣人家自己產就是了。

可問題的關鍵是,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01

首先,中國的這份「回禮」的分量,是不輕的。

鎵和鍺,都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應用十分廣泛。

不僅僅是各種晶片電路,什麼紅外探測器件(比如夜視儀,能半夜清人的位置,軍事應用很大)、太陽能光伏、發光二極體、航空母艦、探測雷達、戰鬥機……很多重要工業都需要這兩個元素。

而且,中國的出口占到了全世界鎵、鍺產量的80%以上,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鎵生產國,也是全球領先的鍺生產國和出口國。

這兩種材料都在歐盟的關鍵原材料清單上,被認為是「對歐洲經濟至關重要」。

英國關鍵礦產情報中心的數據亦顯示,中國的鎵產量約占全球的94%。

其實啊,鎵和鍺都不是稀土元素,現在已探明的鎵儲量中國只占68%,鍺儲量只占41%(美國是45%)。

但在全球產能方面,中國遙遙領先。

這是因為這兩種金屬都是加工煤炭或生產鋁的副產品,並不是特別稀有和難以取得的。

但開採成本相對較高,而中國的貨源則一直維持較低的價格。

比如鎵這個東西,就是從生產氧化鋁的下腳料里提煉出來的。

中國之所以產鎵多,不是因為土裡埋得多,而是我們的氧化鋁產量世界第一。

對於金屬製品的回收再利用也有著完善的流程,在開採、提煉、回收、加工方面實現了全鏈條技術專利覆蓋。

美國等國家想要生產鎵?

可以,但是成本非常高昂。

比如,你要建一個氧化鋁的高能生產線。

但問題來了嗎,現在氧化鋁的供需全球處於過剩階段,你生產出來也賣不掉。

其次,生產氧化鋁需要電,現在歐洲最缺的就是電、氣。

這也是他們自找的,一邊要給烏克蘭打仗捐錢,一邊要花4倍價格在美國那買能源(不能買便宜的俄羅斯廉價能源了)。

最後,還要有產業鏈,金屬元素的提煉利用,產業鏈很長。

除了中國,幾乎沒有國家擁有完整的相關產業鏈,所以重新搭建的成本非常高,而且這些產業的搭建,往往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歐美支付不起這個成本。

舉個直觀的例子吧。

中國的氮化鎵充電器,體積小,功率大,這玩意在國內賣多少錢呢?

在電商平台,幾十塊錢就能包郵。

但是在波蘭、德國這些歐洲國家,一個快充頭可以賣到150-200人民幣。

所以這個反制措施,還是很傷人的。

因為利潤是一切資本的目標,失去利潤也將失去資本。

02

中國作出這個決定後,美國以及他的小夥伴們還是比較慌的。

一家中國鍺生產商的匿名經理說:

「出口管制消息傳出後,一夜之間海外詢價激增。不少海外買家詢問,主要來自歐洲、日本和美國,因為獲得出口許可證可能需要長達兩個月的時間,因此海外買家需要提前儲存更多貨物以維持至少兩個月的生產。鍺國內市場和出口市場的報價已分別上漲至每公斤1380美元和每公斤1500美元以上。」

作為兩種金屬的主要進口國,日本、韓國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表示正尋求應對措施。

在今年5月底,日本宣布對23種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進行出口限制,並計劃於7月23日起正式實行。

面對這份「回禮」,日本竟然表示,日方不認為中方此次舉動是對日本出台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管制的反制措施。

這叫什麼?

打掉牙,和血吞。

知道里子輸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出來,畢竟日本鎵元素的需求第一大國。

美國那邊,也有後手。

7月3日,美國投資巨頭貝萊德與烏克蘭成立「烏克蘭發展基金」,將免費接手烏克蘭能源、基建、電網、農業投資,甚至全部國企。

關鍵點是:不用向烏克蘭付任何費用。

這就牛了,鷸蚌相爭,美國直接吃掉了烏克蘭的資源和優質資產,還不帶歐洲小弟們分。

烏克蘭有個什麼好呢?

因為鎵和鍺的產量,中國第一,俄羅斯第二,第三,就是烏克蘭。

控制了烏克蘭的工業、重工業,就能及時補充一點鎵和鍺的需求。

當然了,這點補充量和需求量比,也是杯水車薪。

03

有人說,為什麼中國就不能服軟呢?

事實已經證明,一忍再忍,換來的是得寸進尺。

貿易戰,禁5G,禁晶片,禁高端製造。

哪一次不是對方先「送禮」?

難道我們只能被動「收禮」?

去年,美國頒布一項限制措施,旨在遏制中國晶片行業的發展。

美國晶片製造商英偉達財務總監克雷斯稱:

如果長期實施限制向中國售賣我們的數據中心圖形處理器,將令美國晶片行業永久失去競爭和領導世界最大市場的機會,並影響我們未來的商機和業績。

但美國政府不管,就是強制要求他們的企業減少高端供應。

子曰:來而不往非禮也。

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

近期,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表示,這只是中國反制的開始,中國的制裁手段和工具還有很多。

如果對華高技術限制繼續升級,中國的反制措施也會進一步升級。

現在雙方已經到了摩拳擦掌最激烈的時刻了,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越是在這個時候,越不能輕言投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967f519e274276118c43a15ddd3b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