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騰訊在國內已經發展成一個龐然大物,身為網際網路三巨頭之一,在這個時代里騰訊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流量入口。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做「流量為王」,超巨大的流量就代表了源源不斷的財富,這也是為什麼馬雲一直羨慕馬化騰,一直想進軍社交領域的原因。
騰訊的本質就是社交企業,從最開始的發家產品QQ到如今的微信,本質上都是社交,如今的微信用戶已經超過了10個億。
也就是說去掉70歲以上的老人和10歲以下的小朋友,基本上全國人民都在使用微信,這麼大的流量,無論是引導用戶消費還是做產品推廣成效都是非常高的,這也是為什麼連劉強東這麼傲氣的人,最終都被馬化騰收服了。
那麼問題來了,難道騰訊就這麼厲害,可以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穩穩的占據著國內社交領域龍頭的位置嗎?
其實不然,QQ的存在是專注於網際網路時代的,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專注於網際網路時代下PC端的社交產品,而發展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QQ是逐漸的走入了發展的頹勢,這個時候需要一個新產品的出現來滿足用戶對於移動網際網路下新的需求,於是微信誕生了。
而微信的誕生離不開馬化騰的一位貴人,是他幫助馬化騰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站穩腳跟,所以馬化騰出於對他的感激,讓他可以不用參與騰訊高層的早會,這待遇在騰訊也只有張小龍一人享受過。
趙小龍除了在騰訊出名以外,在武漢高校圈也是非常有名,在武漢高校中,他是和雷軍、李一男齊名的風雲人物。1994年從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畢業後,張小龍就開始了Foxmail郵箱的開發,在90年代Foxmail被視為是國內最優秀的電子郵箱。
只不過張小龍和雷軍不同的是,他不喜歡公司的運營管理,於是沒有選擇創業這條路,而是將Foxmail賣掉,順帶給自己找了一個公司上班。
其實,張小龍除了幫助馬化騰開發出了微信這樣適應新時代的產品以外,還幫助騰訊完成了QQ郵箱的開發,可以說騰訊能有今天離不開張小龍的努力。
不過馬化騰對這位貴人也是不薄,如今張小龍的年薪已經超過了2億元,張小龍也可以稱為是打工皇帝了。
你認為是像雷軍那樣創立自己的公司成就一番偉業是成功,還是像張小龍這樣遇到賞識自己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算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