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時,有一個士族之後叫韋安道,他的父親身居要職,為本朝正五品的中書舍人,雖官階不高,卻手握實權,不僅參議政務,替當朝天子草擬詔令,還可以插手刑獄、官吏課考之事,被滿朝稱為閣老,可以說是文臣之極任。
韋安道有這樣一個老爹,但他自己的水平卻極一般,多次參加進士科的考試,都名落孫山。
只見騎兵之後,又是一隊文官,個個穿青著紫,手執儀仗,夾道前驅。韋安道一看這架式,心想:莫非是聖人御駕出行?
他站在那裡引頸眺望,只見天子的車駕黃屋左纛緩緩而來,他不敢失禮,撩袍就準備下拜年,不一會兒,天子的車駕到了跟前,韋安道卻吃驚地發現只有月旗沒有日旗,要知道武則天在登基之前,就改名為武曌,取日月凌空之意,她的御用儀仗,必定日月同升,而如今沒有日旗,那就不是天子了。
文官隊伍之後,數百近侍、才人、官監逶迤而過,他們擁簇著一個杏黃傘,傘下有一個妙齡女子,騎著駿馬,服飾華貴至極,玉肌冰膚,光色四射,明艷之至。
隨後又是大隊的騎從,皆是一群女官,浩浩蕩蕩竟然達到了數千人,這讓韋安道看得直咋舌,以前萬壽節、上元節,天子也會偶爾登樓接受萬民的朝賀,他也曾經遠遠地看到過御容,而這個女子青春年少,絕對不是當今聖上,況天天子出行,照例會有金吾衛提前清道,可是除了當今天子之外,他實在想不到會有誰能動用這樣規格的儀衛排衛,哪怕是聖眷自隆的太平公主,也不敢如此僭越啊。
就在他沉思的時候,看到有一人做宦官打扮,策馬緩緩而過,韋安道就上前打招呼:「這位公公,不知道剛剛過去的,可是皇上的鑾駕?」那太監說道:「皇上,當然不是!」
韋安道很好奇:「那是何人,竟如此排場!」
大監哈哈一笑,手指著慈惠里的西坊門,神秘地說:「閣下要知詳情,可從此門而入,沿牆往南百步之外,有一個門朝西的朱漆大門,一問便知。」說罷他揮鞭打在馬背上,策馬徑直而去。
韋安道一個官二代,雖說在天子腳下,卻天不怕地不怕,再加上他除了讀書訪問,天天閒得發慌,難得遇到這樣一件有超之事,怎肯放過,就依太監指點,進了西坊門,他向南行了一百多步,果然發現有一扇紅漆大門向立而立,他拿起門環扣了幾聲。
沒過一會兒,有一個身著紅袍的男子打了開門,看到韋安道,就問:「請問可是韋公子?」韋安道很奇怪,對方怎麼知道他的名諱,下意識就答了一個是。他還要詢問,對方卻低眉垂手,說道:「后土夫人等候多時,公子且隨我來!」
韋安道的話被噎在了肚子,他無所謂地跟著這人繞過影壁,進入一個敞院,邊走他邊打量著引路人,此人的服色,明明是一位朝官,怎麼在此做著看門小吏的工作?
他們來到了一個大廳上,紅袍人道:「韋公子且在這裡稍待,容小人通傳。」說罷就疾趨入內,沒過一會兒,就走了出來,一拱手,請韋安道入內,早有一個紫衣的宦官在內相候,他接替了朱衣人,將韋安道引入了一所偏殿,接著兩個身材曼妙,容貌清麗的女子給他寬衣解帶,又有兩個僕婦抬進了一個浴盆,裡面盛著香湯,這是讓他沐浴更衣。
韋安道越覺得此事有趣,既來之,則安之,他在兩個少女的服侍下,舒服地洗了一個澡,一個紫衣宦官指揮著兩個小黃門抬上一口大衣箱,裡面放著簇新的青袍、佩綬,口巾、烏皮靴,在少女的服侍下,韋安道穿戴整齊。紫衣太監帶著他走出屋子,只見廣場上侯著幾個英姿颯爽的女騎士,一色地身披青地火蓮紋絹甲,腰懸長劍,她們沒有言語,催馬胯下的駿馬,環衛著二人前行。
一行人出了慈惠里西門,由正街西南而行,轉入了通利街,又折返向東,從建春門出城,他們在馬上加了一鞭,速度快了起來,向東北急馳了二十餘里,沒多久,來到了一座雄偉的城門前,這裡甲士守衛,又經了數重門,最後來到了一處宮殿里,只見裡面宮女往來如雲,又經過了十幾所翠樓朱殿,進了一個門,又行了百步,走進了一個大殿。
最後在一群人的擁簇下,他看到了一個絕色的女子,身著皇后形制的禕衣,款步入殿,與韋安道面面相對,這個女子神姿清發,迥出塵表,正是早上在飛傘下看到的那個女子。
此時雖然宮殿里站著數十人,卻沒有聽到一人說話,在太監的指引下,韋安道站在了殿下正中,就看到一個手持拂塵的老太監高聲道:「后土夫人,乃為冥數合為匹偶,韋君拜見夫人!」
韋安道不願向這女子下跪,卻被對方的氣勢所攝,不由自主向女子拜了下去。太監又高聲道:「興,夫人拜韋君!」女子竟也隨聲下拜。
禮畢之後,女郎轉入後殿更衣,沒多久,換了一套常服,與韋安道對坐在筵席上,那十幾個美女,也陪坐在左右,下面一群女子,且歌且舞,一會兒作武人打扮,頂盔執劍,跳起了《秦王破陣樂》,在歌舞的伴奏之下,一直喝到了夜深更漏時分,才在宮人的服侍下,和那絕色女子一起回到了寢宮。
這一夜春光正好,韋安道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當了這個神秘女子的郎君。
聽到對方這麼說,韋安道十分歡喜:「還是夫人體貼,這真的太好了!」
隨著,他們乘著軒車,飾金翠瑤玉,跟著大量的隨從,向家裡趕去。這一路上,每隔數里,就有朱幕供帳,盛備酒食,供二人休憩,這就走走停停,短短二十里地,竟然走了半日。這期間,女子不斷地下令,命所從的車騎留下七八成,等抵達建春門的時候,左右已經只剩下二十多騎,即便如此,他們那不凡的氣勢,奢華的打扮,已經令路人側目。
眼看韋府在即,女子建議,由韋安道先回府中,向父母稟告這幾日的經歷。家人看到韋安道不聲不響地消失了半個月之久,突然鮮衣怒馬,帶著一群虎狼一般的侍衛回來,都十分震驚。
韋安道的父母迎了出來,看到這個場面,也十分吃驚,問道:「我兒,這一旬不見,你到了何處,你身後這些人是。。。。。」
韋父不敢深思,唯化為一聲長嘆:「為今之計,只有主動請罪,也許聖上開恩,能饒過韋家,這位兒媳,斷不可留。」
當即降下御旨,諭九思、懷素二僧隨韋父回府降妖。
臨行前,二位大師對韋父說:「這不過是狐妖精怪,除掉不難,大人只可安心,可先讓那女子在庭院裡設饌,置座位,貧僧二人明日即到!」
韋父千恩萬謝之後,離宮回家。他按兩位大師的叮囑,吩咐兒媳準備酒菜,布設座位。哪知道身份地位之高的兒媳竟沒有異議,立馬去忙活去了。第二天,兩位大門來精通韋府,用完了齋飯,就要和新婦見面,手掐咒訣,準備施展法術。哪知道當女子款款而來,剛對二位大師行了一個大禮,這二人就像遭到了雷擊,齊聲悶哼,歪倒在地,口目耳鼻都流出了鮮血,再看那兒媳,卻平靜如水,兩位大師二話不說,灰溜溜而逃,留下一地的凌亂。
則天皇帝不悅,揮手讓二位大師退下。對韋父說:「馭鳳驂鶴,點墨降龍。佛家的手段不成,且再試試道家的法玉,本朝正諫大夫明崇儼玄功妙用,擅能以太一民術制錄天地諸神,此人出手,必能奏效。」
說罷就傳諭明崇儼,明崇儼接旨之後,對韋父說:「韋大人先回家,且在堂中等候,今夜子時,新婦所居寢室之上,必有異物降臨,其勝則已,如若不勝,也勿擔據,在下當以別法制之。」
當天晚上,韋父果然按其所說,沐浴齋戒,靜坐於堂下。夜深了,很快子時已到,有一物如飛雲,帶著一片赤光驚電,飛躍而至,照得天空一片通紅。待到兒媳的屋頂,只聽到「嗤」得一聲輕響,那紅光紫電,都俱滅無所。韋父看不出勝負如何,讓下人到東院探問,沒過多久,回答說公子正在和少夫人下棋。這時韋父才知道,明崇儼這次出手,並沒有奏功。
韋父回家,在東院設宴招待貴客,午後明崇儼來到,坐了賓位之後,韋父請兒媳出來相見,女子款款來到了明崇儼面前,她微微一笑,作勢欲拜,明崇儼不過一修道之人,最多也就是人仙境界,哪受得了這麼一拜年,他一聲大叫,也像九思、懷素一樣,眼角爆裂,口吐鮮血,他駭然欲絕地看了女子一眼,掙扎著起來,拱了一下手道:「想不到上天大神在此,多有得罪!」說罷也不理韋家人,逃也似的離開了,如果不是那一地刺止的鮮血,韋家人恍然如在夢中。
這一下韋父更加驚懼,他六神無主,回到了前宅,無語嘆息。韋母勸道:「九思、懷素、明師父,都是有名的御前國師,他們都制她不住,看來是不能硬來了,萬一激怒了她,韋家滿門上下,豈有幸理?」
韋父也沒了主見:「依夫人之見,該如何是好?」
聽到父母這麼說,韋安道大驚:「爹!娘!此時需從長計議!」但不管他怎麼勸,韋父韋母都沒有鬆口。
看木已成舟,兒媳淚流滿面,她哭著說:「父母有命,兒媳不敢不從!」當天晚上,她就命僕婢打點行李,備馬套車,到了傍晚時分,來到堂下向韋父韋母辭行,說道:「妾身畢竟是一個女子,不敢獨歸,願韋郎送我一行!」
女子擁著韋安道,她們乘著車馬出了建春門,而當日半途退去的僕從侍衛,紛紛歸來,跟著他們抵達那座神秘的宮殿,女人身著法服,升殿高座,在身邊安了一個席位,請韋安道觀禮。
很快到了辰時,許多奇形怪狀的異人前來朝見,就像百官在朝會上拜見天子一樣。有的身長數丈,有的矮小如侏儒,有的仙風道骨,有的丑怪畸形,他們都頭戴華冠,腰佩長劍,身著華服。韋安道聽身邊的太監唱名,都是四海八荒之內,岳瀆河澤的上仙。
這批人剛剛退下,又來了一批人,他們都是山林樹木百花的神靈,最後來的是天下諸國的統御者。這讓韋安道暗暗吃驚,娘子到底是何方神聖。
就在他走神的時候,聽到太監唱道:「大羅天女覲見!」
韋安道凝目細視,竟大吃一驚,原來前來拜見的,竟是當今的皇上武則天。
武則天邁著細步緩緩而來,女子一看到此人,笑著對韋安道說:「這是夫君的國主,你不便與他朝相,不如暫避。」說罷讓侍者帶著韋安道避入了暗室,隔著一道紗窗,遙遙相望。
只見武則天來到階下,一反在朝中那威嚴之狀,低眉順目,甚是恭謹,女子讓她上前,就近而坐,武則天連連口稱不敢,最終在女子的再三要求之下,才遵令上殿,行了一個禮才坐上。
說罷她喚韋安道出來,讓他參拜武則天。
武則天連忙起身,說不敢當。女子說:「他是你的部屬臣身,你受他一拜,理所應當。」武則天聽了,神色糾結,很不自然地受了韋安道一拜,許下了照顧韋安道的承諾,這才拜別離開。
她對韋安道說:「夫君喜歡丹青,讓妾身替郎君增進此藝,成就千古之名吧。」說罷就安排了一座小殿,設置了垂簾,召來自古的歷代帝王、功臣名將,供韋安道寫生,這樣過了一個多月,韋安道已將他們的形態神貌畫了下來,集成了二十卷。女子這才和韋郎一直在宮城的西邊設離帳道別。
韋安道一人獨騎,凝咽著剛剛進入建春門,就遇到了執金吾的攔截,說聖人降旨,於城中尋訪一個叫韋安道的人物,已經尋了一個多月,請他即刻入宮,來到宮中,武則天在偏殿召見了韋安道。韋安道想到這位高高在上的女皇曾向自己下拜,心裡忐忑不安。
行過人臣之禮之後,武則天也沒有為難他,說自己做了一個怪夢,夢中參拜了一位號為后土夫人的女神,韋安道也在女神之側,就讓韋安道講明與后土女神相識的來龍去脈。
韋安道不敢撒謊,就事情的經過講述了一遍,而武皇聽聞之後,嘆息片刻,傳諭賜韋安道五百萬錢,授魏王府長史,命韋安道畫歷史帝王功臣圖,與秘府所藏對照,人物的特徵皆吻合,後來韋安道的畫作,竟流傳百世。
而韋安道此人,一直活到了天寶年間,後來在任上去世。
這個故事出自唐代的《后土夫人傳》。
后土夫人,又稱后土娘娘、后土皇地祇。全稱「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卿/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陰陽,育萬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