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手游,綜藝IP生命力延長新思路?

2023-07-10     深度文娛

原標題:上線手游,綜藝IP生命力延長新思路?

陪伴觀眾長達七季的慢綜藝《嚮往的生活》,將在今年畫上句點,但「嚮往」IP卻將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延續下去。

深度文娛(ID:shenduwenyu)發現,在6月初,一款名為《嚮往的生活》的模擬經營類手游悄然上線,而這款遊戲的出品及運營方正是芒果TV。目前該遊戲在TapTap平台評分為6.3,考慮到其事先宣傳有限,且芒果TV在遊戲出品運營方面尚屬新兵,這個成績還算不錯。在該遊戲評論區,筆者也看到玩家以正向評價居多,而且看得出來很多人本身就是《嚮往的生活》綜藝的資深受眾。

再優質的綜藝IP,也是有生命周期的。那麼,以綜藝IP改編的手游是否可以起到延長IP生命力,確保其對核心受眾一直有吸引力呢?筆者結合《嚮往的生活》手游,國內綜藝改手游,以及海外綜藝手游的發展情況這幾點,來探討這個問題。

慢綜藝改手游,成色幾何

《嚮往》系列之所以能播出爆火,而且一連播了七季,成為不少觀眾心頭的「慢綜白月光」,正是因為它那種不徐不疾、田園牧歌式的表現形式,讓在快節奏生活中討生活的大眾,有種暫時鬆了口氣的感覺。

但大部分手游,是需要靠遊戲內設定競爭機制來刺激玩家進行遊戲內消費,即氪金。這不免令人擔心,《嚮往》系列手游化後,是否會失了那份恬淡初心。

筆者下載了這款遊戲並進行了一段時間的體驗,發現這款遊戲確實有一定的可圈可點之處。它是一款模擬經營類遊戲,也就是俗稱的「種田」,玩家需要種植農作物或生產農產品,再將這些產品賣給村民,用換來的錢進行擴建,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家園。

玩法不複雜,基本上所有玩家都可以迅速上手;畫面清新可愛,比較討喜,乍一看確實有點田園牧歌的意思。而在綜藝中,觀眾最熟悉的「蘑菇屋」「五斗米商店」,也出現在遊戲中,這無疑滿足了觀眾在遊戲中重拾感動的需求。

此外,《嚮往》系列中的小動物也是一大看點,比如小H、彩燈等。在遊戲中,玩家可以隨著等級推進,逐步解鎖這些小動物,重現蘑菇屋的熱鬧與輝煌。黃磊、何炅等《嚮往》的靈魂人物,則以化名黃廚廚、何可可等身份,出現在遊戲中,與玩家進行互動。可以說,如果你是《嚮往》系列的忠實觀眾,那麼這款遊戲確實能喚起不少追綜的回憶。

至於氪金機制,筆者發現《嚮往》手游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克制。

模擬經營類遊戲的爽感,是通過不斷升級解鎖新圖鑑,對家園進行改造獲得的。而升級所用的道具和代幣,需要時間才能拿到。《嚮往》手游可以購買氪金加速時間,讓玩家更快拿到道具,當然如果玩家不願意花錢,那麼等待相應的時間到了就可以。

當然,因為它的模擬經營類屬性,對於不熟悉《嚮往》系列的普通玩家而言,這款遊戲也沒有什麼理解門檻,可以迅速上手玩下去。

這給了《嚮往》IP進一步吸納擴大影響力的機會。雖說目前節目宣告第七季就是最終季,但綜藝場上的事情誰也說不好,未來說不定哪天,《嚮往》系列又會重啟,蘑菇屋也會迎來新的客人。

總之,從遊戲本身的體驗感,與原IP之間的關聯等方面來看,筆者認為這款遊戲算得上中上作品。而它的出現,也算是給那些《嚮往》系列的深度觀眾,提供了寄託自己田園夢的空間。

綜藝改手游,摸索中前進

如前文所說,綜藝IP是有生命周期的,而手游作為IP長鏈路開發的一環,能夠為IP本身帶來固粉、吸粉的可能。從人群來看,綜藝受眾與遊戲受眾有一定重合,而且有些綜藝模式本身就有「遊戲感」,因此國內不少綜藝IP在很早期就琢磨起「綜改游」的玩法。

比如《爸爸去哪兒》。

在第一季完播時,《爸爸去哪兒》手游悄然上線,但宣傳有限反響一般。第二季節目播出時,手游也被納入IP開發版圖,因此聲勢浩大,更為人所知。這款遊戲採取了萌系跑酷的形式,還曾獲得過當年的GMGDC2014最佳單機移動遊戲獎。可見優質IP,對其衍生品開發的加持作用有多大。

值得注意的是,從《爸爸去哪兒》開始,湖南衛視就明確提出,要將綜藝IP手游化作為IP價值的一部分進行開發,以此勾連起線上線下以及廣告主和用戶。因此,湖南衛視的綜藝IP手游,多是由集團自己運營。

不止湖南衛視一家,市面上其他綜藝IP也都注意到了IP手游化對於整個長鏈路開發的積極意義,因此入局「綜改游」的不少,但大多數IP選擇了授權的方式進行開發。

授權最大的好處就是省事省心,把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但弊端則是,開發方可能對IP並沒有那麼熟悉,也get不到觀眾喜歡綜藝IP看中的究竟是哪些點,最終開發出的成品就可能令觀眾失望。

比如《中國好舞蹈》。

燦星開發的《中國好××》系列,是綜藝場上的常青樹。而舞綜這一綜藝類型,也天然具備與手游結合的優勢。因此當年的燦星找到了在遊戲開發運營方面都頗有一套的巨人網絡,開發《中國好舞蹈》手游。

遺憾的是,強強聯合併未讓這款手游脫穎而出。從目前還能找到的玩家反饋來看,許多人表示衝著燦星的綜藝IP來的,但遊戲本身與《勁舞團》並無太大區別,不具備獨創性,因此很難讓綜藝IP受眾滿意。

不止國內綜藝在改編時遇到了問題,海外綜藝IP在「綜改游」這條路上,雖然已經有了30多年的經驗,但整個發展過程也是困難重重。

知名美食節目《地獄廚房》,以主持人戈登·拉姆辛辣聞名,它的改編遊戲是以模擬烹飪為主要玩法,當玩家出錯時就會被戈登·拉姆辱罵。但很遺憾,這種製作組覺得是亮點的設計,其實並沒能吸引到玩家,這款手游的表現也並不如預期。還有著名舞綜《與星共舞》,同樣落入了創新力不足被觀眾拋棄的命運。

甚至可以這樣說,大部分海外綜藝IP在做手游改編的時候,最後端出來的都是平庸的作品。直到由戀綜改編的手游《戀愛島》出現,才算是為「綜改游」挽回了點聲勢。

這款戀愛手游在與戀綜IP同步更新的同時,還加入了自己的劇情線,內容方面多了新鮮感,除了戀綜觀眾外也吸引到了一些非綜藝觀眾玩家。

回到原點,為了什麼「綜改游」

不難發現,「綜改游」的過程無論是國內的綜藝團隊還是海外,走得都不算順遂。那麼不妨回到問題的原點,為什麼要做「綜改游」?

筆者認為,「綜改游」不是要搶遊戲廠商的飯碗,而是要延續綜藝IP自身的生命力,保持它在社交場域的話題性。

沒有一部綜藝是永遠受歡迎的,這是由事物客觀規律所決定的。但節目收視情況出現下滑時,大多數製作團隊會選擇慢下來、停一停的方式進行處理。這種做法的好處是,綜藝在掌聲中結束,給觀眾留下最好的回憶,但壞處則是一旦節目要重啟,就要面臨「跑粉」的情況,重新冷啟動。

最近在眼前的例子,就是《全員加速中3》。

這檔節目在播出時,因為過於燒腦勸退了一部分觀眾,但節目播出兩季選擇暫停後,反倒有不少觀眾惦記起這檔寶藏綜藝。在群眾的呼聲下,《全員加速中》IP順勢重啟。

但節目播出後我們發現,節目本身質量並不差,甚至加入了時下流行的元宇宙等概念,算得上誠意十足,可觀眾的討論度卻遠沒有想像中熱烈。

這就是前文所提到的「跑粉」。討論的人和看節目的人並不是同一群人,有些人討論節目可能只是作為談資,而只有節目核心受眾才會在節目重啟後第一時間觀看。但《全員加速中》停播多年,且期間沒有出現能夠長久留住觀眾並保持一定討論的IP衍生品開發,這就導致節目再度回歸綜藝市場後,實際上是冷啟動狀態。

如果在當時停播後,能有一款以該IP為開發藍本的改編手游,或許核心觀眾的注意力就能夠被留住。包括節目再重啟,如果有IP手游作為承接,也可以通過遊戲內活動來進行預熱,為綜藝返場助一把力。

當然,還應注意到的是,當手游被納入綜藝IP長鏈開發的版圖後,在廣告植入方面可以有更多更豐富的玩法,這也更有利於綜藝IP的招商。

從觀眾對廣告的反饋來看,觀眾並沒有那麼厭惡廣告,只是討厭過於直給的廣告內容。同時,隨著這幾年植入性廣告的大行其道,觀眾也開始對節目內口播、場景植入等方式感到疲憊厭倦。

那或許可以把綜藝IP遊戲,作為承接廣告的一處流量池。廣告主的產品或logo可以作為遊戲內物品進行露出,也可以通過遊戲內任務來做文章。在遊戲內道具獎勵的誘惑下,觀眾的反感不會那麼強烈,品牌也達到了觸達觀眾的目的。

仔細想想,其實國綜中適合做遊戲改編的IP不少,而且很多類型都適配當下年輕人的遊戲偏好,比如探案類、對抗類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因開發單獨APP需求的人力物力太大,這也是不少綜藝團隊對長鏈條手游開發望而卻步的原因。但小程序的出現,或許能解決這個問題。推理綜藝《開始推理吧》就推出了自己的同名小程序,算是提出了一種解法新思路。

伴隨著00後走上舞台,IP鏈路開發的花樣也會越來越多。遊戲的泛娛樂屬性與綜藝之間,有天然結合的優勢。而優質的綜藝IP,或許也能為遊戲提供更多新思路。我們樂見這樣的聯姻,也希望更多綜藝IP在暫別綜藝場後,能以另一種形式繼續陪伴著觀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8702fbf5af8a24986e980131c2fa6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