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五十齣毫陽氣生,啥是「出毫」?怎樣「生陽氣」?

2022-09-24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俗語:五十齣毫陽氣生,啥是「出毫」?怎樣「生陽氣」?

按照古人的哲學觀,世間萬事萬物都可以分為「陰」和「陽」,比如說天地、男女、寒暑、晝夜,大自然中存在很多這樣陰陽對立的事物,正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輪替相互作用,世界因此才按照一定的規律徐徐運轉。

對於人類而言,男人是陽,女人是陰,同時,因為人有生死,所以,我們生活的世界叫陽世,而人離世以後去的地方,就叫陰間,於是就有「陰陽相隔」的說法。

俗語

關於人的壽命,古人認為,陽氣充足的人,健康長壽,陽氣衰微的人,體弱多病壽命不長,所以古代各種養生術當中,都有提昇陽氣的方法,一個人如果陽氣充足百邪不侵沒有病痛,自然可以健康長壽。

老百姓也有類似的俗語,比如說「五十齣毫陽氣生,長命百歲壽仙翁」,意思就是人過五十歲以後還長出了新的毫毛,說明陽氣很旺盛,身體很健康,具體要怎樣做,才能做到「五十齣毫」呢?真的可以做到「生陽氣」嗎?

俗語

俗話說「五十齣毫陽氣生」,毫,就是毫毛的意思,也就是指毛髮,比如鬍鬚和頭髮,古人通常會把毛髮和壽命聯繫起來。

比如我們看神話故事當中,壽星的眉毛鬍鬚都是很長很長,所以說如果一個人在五十歲的時候還在生長新的毛髮,就意味著他體內的陽氣還在不斷生髮,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就叫「年輕態」,很有活力。

但是,別說五十歲,現在很多人才四十歲就已經感到自己陽氣不足,比如睡眠不好精神差,工作時精力不濟容易犯困等等,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呢?

俗語

當然有,古人有三個妙招讓人可以迅速「補陽氣,生毫毛」,如果說你平時感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不是特別理想,或者年齡已經過了五十歲,那不妨了解一下,看看有哪三種方法。

第一招,是「擇陽而居」。古人認為,山南水北為陽適宜居住,很多古城都是選擇建立在山南水北的位置,比如洛陽、汝陽、淮陽等等,具體到人類居住的房屋,當然也是向陽為佳,要有充足的日光,而不是陰氣沉沉的位置;

俗語

而且,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如果不擇陽而居,濕寒非常嚴重,哪怕是城市住宅也儘量要選擇高樓層的位置,因為低樓層(特別是一樓),陽光難以照射進來,又潮濕又陰冷,對人的身體健康的確是非常不利。

然後,提昇陽氣的第二招叫「三樹進宅」,古人認為在宅院中栽培三種陽氣重的綠植,同樣也能把陽氣傳遞給家人,這三種植物就是銀杏樹、萬年青、還有鐵樹;

俗語

這三種都是喜陽植物,陰暗背陽的院子不太好種,所以栽培這些樹木的時候就必定會選擇日照比較充足的位置,其次在打理栽培的時候,人也自然會在陽光下活動,這樣其實無形中也讓人得到了鍛鍊;

最後第三招就是「獨宿生陽」,陽氣的生長和積蓄,主要源自睡眠,所以適當地獨宿,也就是一個人睡,讓身體和精神盡在儘可能不受干擾的環境下徹底放鬆,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不是有句老話說「吃藥十副,不如一夜獨宿」,其實講的就是睡眠對元氣的恢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86d707d72fe3563f8f768119d81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