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還未入土為安,俄羅斯每年花巨款防腐,屍體其實只剩下10%

2023-08-13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列寧還未入土為安,俄羅斯每年花巨款防腐,屍體其實只剩下10%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明.《平妖傳》

古語有云: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意思是人們最終都要回歸自己的故鄉,最終都要在自己出生的地方實現魂歸故里,入土為安。儘管葉落歸根是人們對於思鄉情懷和回鄉目標的一種敘述,但其實更像是入土為安的前奏。很多在外面奮鬥了一輩子的人,到了自己六七十歲的時候,都會選擇回到家鄉,覺得即便是要死也要死在自己個老家,這才算是真正的葉落歸根。然而列寧卻並沒有得到入土為安的待遇,沒有實現葉落歸根的理想。

列寧是蘇聯時期非常偉大的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造詣非常之高深,影響著全球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他死後蘇聯高層決意留下他的遺體,讓人觀瞻,以表尊敬。然而由於當時的防腐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到現在為止,列寧的遺體只保存了原來的10%,現在俄羅斯仍然在花巨資來保證這10%的屍體的留存。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因為列寧對於人類社會和社會主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是俄羅斯的代表偉人之一,所以迄今為止,俄羅斯仍然願意花巨款保住這10%的屍體。

一、列寧催生社會主義國家

眾所周知,列寧對於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他是被全世界的共產主義者普遍認同的無產階級導師與精神領袖,同時他也是20世紀最為有影響力的一個人物。1917年11月,列寧領導了俄國的十月革命,世界上首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成功建立,社會主義國家也因此而登上了國際舞台,後來列寧還起草了告俄國公民書,宣布政權轉入了軍事革命委員會手中,意義十分重大。

1918年2月,德國的軍隊向俄國進行攻擊,蘇維埃政權面臨結題的風險,為了能夠鞏固危在旦夕的蘇維埃政權,列寧選擇同俄國簽訂合約並起草了相關的文件。

該文件的簽訂使得蘇聯在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沒有特別被動,列寧在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意義,所以在他死後,他便成為了前蘇聯乃至後來的俄羅斯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雖說很多人譬如邱吉爾對他有一定的偏見,可是仍然無法改變他在俄國人心中的神聖地位。

二、影響巨大遺體得以重視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經說,列寧的誕生雖然拯救了俄國人民,但是也讓俄國人民在泥潭當中掙扎的時間更久,然而列寧的死亡對於俄國民眾來說更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可見他對於列寧的評價是比較中肯的,既說出了正面也說出了反面。史達林對於列寧本人是相當認同的,認為列寧無論是在演說當中的邏輯還是他的精神都是萬能的。他甚至將列寧與彼得大帝進行對比,認為彼得大帝僅為滄海一粟,而列寧則是整片大海。

一個人能夠得到全國人民乃至其他國家的首相的議論,就足以見得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否則是不可能被世界的人都知道,列寧由於自己貢獻突出,擁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所以他得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重視。在他死後遺體的處理方式也比較特別。在1924年54歲的列寧因病去世,

對蘇聯來說他們的主心骨險些坍塌,所以在他去世的那一天,列寧的追隨者們為了能夠再一次看到列寧的遺容,直接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去哀悼他。

三、遺體處理方式與眾不同

由於列寧得到了國民乃至世界的認可,所以當時蘇聯的高層覺得列寧是代表整個國家的一個象徵,所以他的屍體不應該下葬,而應該保存下來讓蘇聯人民能夠一直見證列寧的偉大容顏,同時也能夠讓列寧親眼看著蘇聯的發展。雖說他們的本意非常好,可是當時的保存技術並不是特別高超導致到現在為止列寧的遺體在經過百年時光的摧殘之後,只剩下了10%左右。

儘管遺體所剩不多,可是俄羅斯現在的政府仍然會堅持每年花費上百萬美元來保證殘存下來的遺體的完好,說到底就是俄羅斯人民一直認同列寧的地位和存在,所以才會不惜重金去維持這殘存的屍體。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的這種行為其實是不夠理智的,畢竟一個肉體終究會腐爛,只要後世能夠銘記他的豐功偉績即可,無需保留殘存的屍體來表達敬仰。可是俄羅斯政府卻仍然在堅持,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事實上列寧如果出生的時間稍微晚一些,蘇聯的防腐技術相信就會得到提升,他的遺體也就能夠得到更加完好的保存了。

列寧的遺體之所以會只剩10%,除了由於當年蘇聯的防腐技術不到位以外,還有另外兩個原因,第一是當時二戰爆發,使喚列寧的遺體保存成為了被迫停止的一個項目,在此期間他的屍體大面積腐爛,再一次進行保護時,便需要將腐爛的部分切除掉。第2個原因是由於當時對於腐爛區域的處理和蔓延,沒有太好的方法只能用手術刀切除。但無論怎麼樣,這都是俄羅斯政府和民眾的一番心意,是對列寧的敬仰和懷念。

結語:

如今人們所看到的列寧的遺體其實已經不是列寧本人了,因為他的屍體經過了太久的腐蝕和處理,現在已經有些變質,可是儘管很多國家對俄羅斯的這種舉措持有懷疑態度,俄羅斯仍然在堅持著自己的做法。

他們其實是對前蘇聯有著特殊的情懷,而列寧又恰好是蘇聯一個比較具有象徵性意義的人物,再加之列寧的精神本來就對世界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俄羅斯到現在為止都不願意放棄對列寧屍體的保養。

然而在我國人民的傳統觀念之中,入土為安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的精神只要能夠代代相傳,影響全球就已經非常偉大了,無需留著遺體供人們瞻仰了,畢竟精神上的財富才是真正的不會腐朽的財富。

參考文獻:《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82ac7d5fe46521469a3ad74683bf2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