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布芬可以代替阿司匹林嗎,兩者哪裡不同,要注意什麼

2023-08-28     藥師華子

原標題:吲哚布芬可以代替阿司匹林嗎,兩者哪裡不同,要注意什麼

有朋友給華子留言,他一直在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他近期需要做手術,醫生就將阿司匹林更換為了吲哚布芬,讓他在手術前一天停藥。他自己查詢了資料,發現吲哚布芬的不良反應好像更小些,所以他問華子,吲哚布芬可不可以代替阿司匹林,長期服用?

華子說,吲哚布芬的藥理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也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的形成。不過吲哚布芬不能完全代替阿司匹林,只是在抗血小板治療時,多了一個選擇。

一、什麼人需要抗血小板治療

抗血小板治療,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防線」。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具有不穩定性,在發生破潰的時候,就會激活血小板發生聚集,形成血栓。所以進行抗血小板治療,可以預防血栓的發生,降低心血管危險性。

不過抗血小板藥物都有增加出血風險、損傷消化道等不良反應。如果斑塊破潰風險不高,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帶來的獲益與風險會相抵。所以只有明確動脈粥樣硬化高風險者(如已經患有腦梗、心梗、冠心病、動脈狹窄程度超50%等),才建議進行抗血小板治療

二、吲哚布芬的抗血小板作用

吲哚布芬1984年在義大利上市,2005年在中國上市,是一種應用了數十年的藥物。其作用是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在大劑量的時候,可以抑制血小板因子3、4的釋放;還可以顯著抑制凝血因子Ⅱ和Ⅹ

吲哚布芬口服吸收很快,大約2小時可以達到血藥濃度峰值,半衰期為6~8小時。在服藥12小時後,仍有顯著的血小板抑制作用,但凝血功能會在24小時內恢復。所以吲哚布芬需要每日2次服藥,才能持續發揮抗血小板作用。

三、吲哚布芬與阿司匹林的區別

阿司匹林對血小板的抑制不可逆,每日服藥1次;吲哚布芬對血小板的抑制可逆,每日服藥2次。長期治療的時候,在用藥依從性與抗血小板效果上,阿司匹林高於吲哚布芬

在做擇期手術的時候,阿司匹林需要提前7天停藥,而吲哚布芬提前24小時停藥就可以。吲哚布芬對血小板的抑制時間短,停藥後凝血功能恢復快,所以吲哚布芬的出血風險低於阿司匹林

吲哚布芬對環氧化酶的選擇性更高,對胃腸的不良反應小於阿司匹林

吲哚布芬對血小板、凝血因子都有抑制作用,所以可以同時預防動脈血栓與深靜脈血栓;阿司匹林只能預防動脈血栓。

四、吲哚布芬能不能代替阿司匹林

目前抗血小板的藥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在各種血栓性疾病的治療指南中,上述藥物的排序高於吲哚布芬。所以只有在使用阿司匹林或是其他抗血小板藥物出現無法耐受的不良反應以及用藥禁忌時,才考慮使用吲哚布芬替代治療

過敏、有出血性疾病、孕婦及哺乳期女性禁用吲哚布芬。吲哚布芬的常用量為每日2次,每次100~200mg,飯後口服。腎功能不全者及65歲以上的老年人,需減半服用。

總結一下,吲哚布芬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有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不良反應較低,抑制血小板的持續時間較短,每天需要2次服藥。在長期抗血小板治療時,效果不如阿司匹林。無法耐受阿司匹林或是有用藥禁忌時,可以考慮用吲哚布芬代替治療。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7641664d6bf08643a300dec1148c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