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橫飛,還是網飛敢拍

2023-03-24     影探

原標題:血肉橫飛,還是網飛敢拍

家人們,最近誰還沒被《黑暗榮耀2》刷屏?

微博熱搜滿天飛,「黑暗榮耀大結局」、「研珍吶」、「黑暗榮耀全員惡人惡人」「黑暗榮耀登網飛全球榜第二」......

等等,第二?

還有誰能壓《黑暗榮耀2》一頭?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部豆瓣評分人數剛過四千的「網飛遺珠」。

「你 」第四季

you season4

2023.2.9.美國

網飛遺珠

《你》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是網飛在2018年推出的一部另類懸疑劇作。

另類到什麼程度呢?

這部劇的大男主喬,既不是警察探長也不是市民英雄,甚至不是一個正面角色。

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變態殺人狂!

女神名花有主了?

殺。

愛人出軌了?

殺。

有人路過?

不好意思,下輩子再見。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三觀不正的反派主角,卻靠個人魅力實打實地吸了不少劇迷。

你可以說反派壞,但不能說反派沒人愛。

播出到第四季,豆瓣評分仍保持在8分以上,imdb評分也沒掉下過9。

要問為什麼?

一個字,好看。

話不多說,先帶大家了解一下前作究竟講了啥。

2018年,喬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書店經理,看上去是個老好人,骨子裡是個普信男。

她為什麼看我,一定是想勾引我。

這不,第一季的苦主貝克不過是來買本書,喬連以後的孩子叫啥上哪個大學都想好了。

靠著一部手機,他掌握了貝克的所有私人信息。

尾隨、偷窺、非法潛入......被變態看上的滋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喬成功介入貝克的生活,讓對方誤以為他就是「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

為了得到貝克,喬殺紅了眼,從貝克的正牌男女殺到到閨蜜,甚至心理醫生也沒放過。

好不容易兩人能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好死不死,就在這時,貝克竟發現了喬殺人的證據。

於是,第一季的女主就這麼,嘎了。

第二季喬連夜跑路來到了洛杉磯。

安頓之後,喬很快就找到了新獵物——陽光開朗的富二代樂芙。

與此同時,陰魂不散的前女友也跟了過來。

為了戳破喬的真面目,她千方百計將樂芙帶到喬的「殺人快樂屋」。

她沒想到,樂芙也不是什麼好人。

沒錯,倆變態扎堆了。

儘管兩人都覺得對方是個隱患,活著就是在給自己埋雷。

但樂芙此時懷了孕,就算是變態,也捨不得自己的親生骨肉。

只能暫時放下屠刀,握手言和。

故事來到了第三季,這次兩人去到一個小鎮,準備金盆洗手,好好養娃。

但他們不僅不能和平相處,甚至還想出軌嘗嘗鮮。

一旦被對方發現,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果不其然,喬的情婦就身先士卒,死在了樂芙的斧頭下。

為了找到替死鬼,兩人又是一番忙活。拆東牆補西牆,手下又多出幾條人命。

最終,他們才認清事實——自己早已嗜殺成性,根本不可能好好過日子。

最好的結局,就是你死我活。

樂芙搶先下手,想要毒死喬。

沒想到他早有準備。

樂芙輸了。

喬狠心切下自己的腳趾,偽造了自己已經遇害身亡的現場。

離開小鎮,再次開始新的生活……

找到「你」

這部劇打破了傳統懸疑劇第三視角的敘事習慣,選擇以男主喬的主觀視角進行敘事。

觀眾的視野,即「我」的視野。

不僅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也無限放大了喬的角色魅力。

讓「變態殺手」這個標籤落地,成了一個有「人味兒」的圓形角色。

觀眾聽到他的內心獨白,感受他的情緒波動。

甚至不自覺地理解他的孤獨。

跟隨他的視線窺探、凝視他所挑選的「同類」。

比如第一季的女主貝克、第二季跟第三季的女主樂芙。

看到他殺人之前的掙扎:

發現他在平靜面孔下的緊張:

原來變態也怕被警察叔叔。

觀眾仿佛不再是旁觀者,也成為了真正的入局者。

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我去,怎麼跟變態共情了?

當然,也有人質疑,主觀視角的敘事手法,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故事的懸疑性。

畢竟看起來,男主喬就是這一起起兇案的「謎底」。

那還怎麼稱之為一部懸疑劇呢?

要知道,這部劇的導演可是約翰斯科特。

他手下的《金裝律師》、《復仇》、《美國恐怖故事》,那可都是老牌美劇的經典ip。

怎麼可能幹出這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兒?

前文提到過,喬在劇里一直扮演著凝視者的角色。

但實際上,他也只是局中人,並不是開了全知視角的上帝。

比如在第二季中,他就被披著羊皮的樂芙從頭騙到尾。

在第四季中,他的身份更是一百八十度大逆轉。

惡人自有惡人磨,他被別人盯上了。

來到倫敦的喬改頭換面。

從殺人犯搖身一變成了高知——大學教授強納森。

他的同事麥爾坎出身貴族家庭。

家常萬貫,吃喝嫖賭,

卻意外中意看上去不太起眼的喬,非要帶他去參加上流社會的派對。

插播一句,單看這一場戲就知道,導演約翰斯科特野心真的很大。

不僅諷刺了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腐敗偽善,還有意調侃一下英美對彼此的刻板印象。

在這個派對上,既有某個非洲小國的公主、有爵位要繼承的官二代,也有炙手可熱的藝術家、推特網紅名媛。

只有「寒門出身的美國人」喬格格不入。

被當成新奇物種的喬迷迷糊糊地喝下陌生人遞來的酒。

不知道究竟是因為酒精,還是因為致幻劑。

喬很快就失去了意識。

隨著鏡頭的游移飄忽,觀眾也跟著喬陷入了幻覺。

兩眼一閉,從此成了閉眼玩家。

第二天一睜眼,他就看到了桌子上橫陳著一具屍體。

湊近一瞅,這不同事麥爾坎嗎?

雖然喝大了的喬斷了片,不記得昨晚發生了什麼。

但自己衝動殺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何況早就看他不順眼。

順手捅一刀,也很正常。

職業素養擺在這兒,喬處理起屍體來駕輕就熟。

然而就在他費勁吧啦的擦完屁股後,卻收到了一條匿名簡訊。

原來人不是他殺的。

那問題來了,真正的兇手究竟是誰,為什麼要栽贓在他身上?

除了敘事手法以外,導演在「可看性」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作為一名殺手,分屍對於喬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劇中從不避諱對這一場景的展現。

在新一季,約翰斯科特更是徹底放飛。

為了處理麥爾坎的屍體,喬找到一家有切割機的工廠。

保安正準備溜號出去看球賽。

天時地利人和,他還剩下半場球賽的時間。

赤裸的男性軀體,毫無遮掩地打在螢幕上。

網飛的尺度還是一如既往。

淺蓋一下。

緊接著,喬開始工作。

麥爾坎畢竟皮糙肉厚,他費了很大勁才切下一條腿。

下一秒。

在這個全景鏡頭中,死者獻祭一般的躺在分割台上。

殘缺的肢體,血肉模糊的傷口。

喬站在一邊,機械性的分屍。

仿佛躺在他面前的不是同類,而是一頭待人宰割的牲畜。

令人不寒而慄。

接下來,是胳膊、腳、頭......

更詭異的是,在驚悚的畫面之外,導演還配上了一段十分帶感的bgm。

音樂與畫面的節奏高度統一。

伴隨著一聲得分,喬完成了這一次的分屍工作,終於鬆了一口氣。

看似矛盾的聲畫配合,既詭異又和諧,最大限度地擴展了這一橋段的可看性和娛樂性。

從視覺到聽覺,從生理到心理,都給了觀眾極大地衝擊。

不得不說,約翰斯科特算是把老美這套娛樂式暴力美學玩透了。

回到劇情本身,第四季也絕對值得一看。

陷入「獵物」視角的喬企圖自救。

等,不是辦法,做,才有答案。

他把兇手名單鎖定在當晚出席派對的人之中。

他決定自己動手,一一排查。

頭號嫌疑人,是花花公子亞當。

原本以為他就是個頭腦空空的酒囊飯袋。

沒想到一查,嚯,真刺激啊:

還是你們英國佬會玩。

而這件事,死者麥爾坎似乎也知情。

亞當會為了保住自己的小秘密,殺了他嗎?

三號嫌疑人,是新銳藝術家賽門。

雖然他張口閉口都是藝術,但其實根本沒什麼才華。

畫展唯一一張能看的作品,還是偷來的。

沒錯,這件事,麥爾坎也知情。

這哥們兒生前可能還兼職私家偵探。

那賽門會是兇手嗎?很快喬便有了答案。

因為賽門也死了。

跟麥爾坎一樣,賽門也被切割掉了身體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這兩起兇案應該是一人所為。

還沒等他查出個頭緒,更刺激的事發生了。

女神凱特殺人了......

反轉一層接著一層,懸疑性直接拉滿。

曾經的兇手變成了偵探,嫌疑人就鎖定在你們之中。

我願稱之為大型劇本殺。

騎士?變態?

這部劇之所以能在全球範圍內爆火。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主角能「一惡到底」。

他無視道德無視世俗的規則,創造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善惡標準、獎懲制度。

在這部劇里,我們能看到喬童年的不幸,成長的孤獨和內心對於「同類人」的渴求。

只要人物塑造的夠立體,反派也有獨到的人格魅力。

當然,這都不是洗白的理由。

因為在劇中,我們也能看到他的言行不一。

在喬心裡,自己是個「好男人」,是守護愛人的騎士,為她排除一切危險。

他殺人,要麼是替天行道,要麼是「不得已而為之」。

諷刺的是,他所謂的保護卻是偷窺、尾隨甚至殺人,他的存在本身才是愛人身邊最大的危險。

不過喬也提醒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百分之百懂你的完美愛人。

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對方究竟是王子,還是藏起獠牙的惡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738e9f598eaf24a60603e6b590a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