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iPhone 15 Pro拍了上千張照片,有幾個結論分享給還在糾結的你

2023-10-10     機智貓

原標題:我用iPhone 15 Pro拍了上千張照片,有幾個結論分享給還在糾結的你

iPhone 15系列已經於9月22日正式發售了,我們也在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了4款產品的上手體驗。

不過,由於時間有限,坦白說當時的體驗是比較粗淺的,特別是對於拍照這種需要深入測試才能得出結論的部分,並沒有很好的呈現。

趁著國慶長假,我帶著iPhone 15 Pro系列出去拍了上千張照片,對於之前的一些疑問,包括首批媒體和用戶在網上分享的樣張,也有了自己的認知與判斷。如果你關注這兩款產品,並且還在糾結,暫時沒有下單,那麼今天的內容應該會對你有所幫助。

需要說明的是,所有機型均在默認設置下進行拍攝,拍攝過程中未手動選擇對焦及測光點,這也是多數用戶日常的使用習慣,完全考察手機在自動狀態下的畫質水平。

相比iPhone 14 Pro提升明顯麼

作為蘋果的高端機型,iPhone 15 Pro系列既是旗艦手機,也是旗艦「相機」,所以很多喜歡拍照的用戶,每年都非常關心今年iPhone在影像系統上的提升,以及相比老款是否值得升級。

這裡先表達一個觀點:如果你用的還是iPhone 13 Pro系列,甚至更早的機型,那麼不用猶豫,直接升。因為別說是從iPhone 13 Pro升級到iPhone 15 Pro,就是從iPhone 13 Pro升級到iPhone 14 Pro,感知都是比較大的。

反之,如果你正在使用iPhone 14 Pro系列,是否有必要升級到iPhone 15 Pro系列,那就得分情況了。

先來看一組iPhone 14 Pro Max和iPhone 15 Pro Max的對比樣張,如果不看圖說,你能從兩張超廣角照片中,分出哪張畫質更好麼?不能吧?這也很正常,我作為拍攝者,為了不搞錯,放照片時都需要通過文件簡介信息反覆確認,更別說你們了。

在不放大的情況下,iPhone 14 Pro Max和iPhone 15 Pro Max的超廣角畫質不能說毫無區別,只能說一模一樣。

超廣角,上:iPhone 14 Pro Max;下:iPhone 15 Pro Max;

那麼放大之後呢?如果不提示,可能你也未必看得出來。

注意玻璃燈罩下方的金屬部分,iPhone 14 Pro Max的精度,或者說銳度看著甚至比iPhone 15 Pro Max還略高。這是因為前者比後者的銳化程度更高導致的,也造成了iPhone 14 Pro Max的畫面觀感比iPhone 15 Pro Max「髒」一丟丟,噪點也更大。

從硬體上看,兩款手機的超廣角和主攝配置幾乎完全相同,都是1200 萬像素、ƒ/2.2+4800 萬像素、ƒ/1.78,所以才有了這樣的結果。但是,由於晶片不同,iPhone 14 Pro Max使用的是A16,而iPhone 15 Pro Max升級到了A17 Pro——業界首款3nm晶片,強悍的性能為它帶來了智能HDR 5(iPhone 14 Pro Max為智能HDR 4)。

當然,你要說iPhone 14 Pro Max的性能就滿足不了智能HDR 5的運算,或者無法通過OTA升級,我覺得也未必,畢竟同樣採用A16的iPhone 15都是支持的。但是蘋果,你懂的,就是這麼涇渭分明。

100%局部放大,上:iPhone 14 Pro Max;下:iPhone 15 Pro Max;

超廣角尚且如此,主攝就更不用說了,即使放大到100%,也依然是細微的塗抹感和純凈度差異,有多少人會這樣欣賞照片呢?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雖然同為4800萬像素,但和iPhone 14 Pro Max只是將傳感器像素四合一,輸出1200萬像素照片不同。iPhone 15 Pro Max新的光像引擎會從一張高解析度圖像中,選出最佳的像素部分,再與另一張為捕捉光線而優化的圖像融合,從而生成一張2400萬像素的照片,解析度是之前的兩倍,擁有更豐富的細節。

所以,如果你拍攝的照片經常需要放大,或者列印留存,那麼在默認狀態下,iPhone 15 Pro Max所拍攝的照片,在相同的輸出尺寸下,就會比iPhone 14 Pro Max擁有更高的清晰度。當然,如果單純是為了高像素輸出,兩代機型都可以選擇4800萬像素直出模式,只不過在這個模式下,手機的感光能力和拍攝體驗都會略有下降,並不適合普通用戶的日常隨拍。

主攝,上:iPhone 14 Pro Max;下:iPhone 15 Pro Max;

我用iPhone 14 Pro Max和iPhone 15 Pro Max的超廣角和主攝拍攝了至少一兩百組對比樣張,看得我眼珠子都快彈出來了,畫質的確沒有太大區別。如果你目前正在使用iPhone 14 Pro Max,日常拍攝更多也是自動模式為主,而沒有各種創作及生產需求,那麼就可以不升級。

至於長焦,我就沒有對比了,一方面是因為長焦的使用頻率相對超廣角和主攝低很多。另一方面,相信多數用戶對於長焦的關注,更多還是在iPhone 15 Pro Max上的那顆新5倍,以及iPhone 15 Pro系列不同的長焦配置應該怎麼選上。

100%局部放大,上:iPhone 14 Pro Max;下:iPhone 15 Pro Max;

Pro和Max的長焦差距有多大

這次之所以很多人會在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的選擇上產生糾結,是因為今年是蘋果繼iPhone 12 Pro系列之後,又一次在長焦鏡頭的配置上,將Pro和Max機型做出了區隔——iPhone 15 Pro為iPhone 14 Pro同款3倍長焦,而iPhone 15 Pro Max則首次搭載了5倍長焦。

那麼問題來了,iPhone 15 Pro的3倍長焦和iPhone 15 Pro Max的5倍長焦相比,畫質差了多少呢?

大家都知道,5倍長焦在安卓陣營已經比較普及,目前主流大廠的影像旗艦幾乎都有配備。實現方式也大同小異,就是通過橫向放置玻璃鏡組,以達到延長光路,增加焦距的目的。原理類似潛水艇的潛望鏡,所以被稱為潛望長焦。

其實iPhone 15 Pro Max所採用方案的基本原理也與之相似,不同的是蘋果創造了一種四重反射稜鏡,通過鏡頭後方的摺疊玻璃結構,對光線進行四次反射,以達到相同的目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寸土寸金的機身內部空間,為3D傳感器位移式光學圖像防抖和自動對焦模塊騰出空間。

那麼效果怎麼樣呢?我們先來看一組3倍長焦的樣張。

在不放大的情況下,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所拍攝的照片除了白平衡之外,看上去差別並不大。但是放大之後,就非常明顯了,都不用我說,兩者無論解析力、塗抹感、色彩等方面,iPhone 15 Pro都有肉眼可見的優勢。這是為什麼?

在很多人的固有認知里,一顆長焦鏡頭「縮短」使用,效果應該會更好,起碼不會更差才對。沒錯,這在相機領域的確是真理。但到了手機上,就存在一個鏡頭調用策略的問題。

使用iPhone 15 Pro的3倍長焦拍攝,系統調用的就是長焦鏡頭本身,而在iPhone 15 Pro Max上,從1-4.9倍,系統調用的都是主攝。所以你看到的畫面,實際上是通過主攝放大裁切之後的數碼變焦照片,畫質不如iPhone 15 Pro就在情理之中了。

3倍,上:iPhone 15 Pro;下:iPhone 15 Pro Max;

很多具備5倍長焦的安卓影像旗艦,幾乎都配備了四顆攝像頭,即除了超廣角、主攝和長焦之外,還有一顆等效焦距50-85mm的中焦鏡頭。通常2-4倍這種中間焦段,它們就會調用這顆鏡頭,在進行算法融合成片。但iPhone 15 Pro Max並沒有中焦鏡頭,對於中間焦段,就只能通過主攝裁切放大實現。

100%局部放大,上:iPhone 15 Pro;下:iPhone 15 Pro Max;

iPhone 15 Pro在3倍焦段「反殺」了iPhone 15 Pro Max,那麼它的5倍焦段能否贏回尊嚴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不多,起碼不像3倍的差距那麼明顯。

從樣張可以看到,在不放大的情況下,兩者的觀感比較接近,並不能一眼就看出誰的畫質更好。放大到100%後,就可以明顯看到iPhone 15 Pro Max所拍攝的照片,無論銳度、高光壓制還是塗抹感,都要比iPhone 15 Pro更好。

這個結果當然也合情合理,iPhone 15 Pro Max的5倍是通過長焦鏡頭直出的,而iPhone 15 Pro則是3倍長焦鏡頭放大裁切到5倍實現的,原理和之前iPhone 15 Pro Max的主攝放大到3倍類似。

5倍,上:iPhone 15 Pro;下:iPhone 15 Pro Max;

但是,你可能也注意到了,iPhone 15 Pro系列的5倍樣張,畫質差距沒有3倍那麼大。這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的:1.兩顆長焦鏡頭的素質差異本身就不大,起點就比主攝要低;2.在放大倍率上,iPhone 15 Pro Max的3倍長焦,相當於是把主攝的畫面放大了3倍,而iPhone 15 Pro的5倍只是將原本的3倍長焦放大了1.6倍,畫質折損要小將近一半,差距自然也就更小。

100%局部放大,上:iPhone 15 Pro;下:iPhone 15 Pro Max;

看到這兒,相信大家對iPhone 15 Pro系列的選擇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在超廣角和主攝完全一致的情況下,長焦的使用頻率和場景就成為了決定性因素。

我的建議是,考慮到對於多數人來說,長焦的使用頻率並不高,如果你平時的拍攝場景主要集中在3倍(77mm)左右,而不是5倍(120mm),那麼選擇iPhone 15 Pro就要更為合理,可以充分調用長焦鏡頭,而不是主攝放大。

當然,這兩款機型的體驗差異,還有螢幕大小和續航等方面,只是我們今天的討論點主要集中在與拍照相關的項目上,所以暫未考慮其他因素。

「七個專業鏡頭」什麼水平

相比iPhone 13 Pro到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到iPhone 15 Pro在拍照方面的提升其實相對比較小,畢竟去年蘋果終於換掉了祖傳的1200萬像素主攝,也算是「跨越式」升級了。

如果你跟我一樣,無論因為工作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每年都會換手機,可能就會對這代iPhone相機的升級感知不明顯。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大家通常只關注硬體上的升級,而忽視了軟體,而這恰恰是蘋果很擅長的地方。

在官網的介紹頁面中,蘋果用了「七個專業鏡頭隨身帶」來描述iPhone 15 Pro的鏡頭配置,超廣角、主攝、長焦……加上前攝一共也才4個,哪來的7個?結果,蘋果是把1.2倍(28mm)、1.5倍(35mm)和2倍(48mm)這3個通過主攝裁切放大的焦段,也算成了鏡頭,這真的很蘋果。

13mm

24mm

28mm

35mm

48mm

120mm

這裡做個小調查,你平時拍照變焦是喜歡直接點擊系統的默認倍數,還是通過兩根手指進行縮放呢?蘋果在主攝24mm的基礎上,延伸出了28mm和35mm兩個焦段,這種做法我認為是值得借鑑的。它給予了用戶更大的創作自由度,比如有些人就喜歡35mm的人文感,就不用每次都需要進行手動變焦,而是可以將其設置為默認焦段,安卓陣營就有機型主攝為35mm。

其次,相對縮放變焦,默認倍率操作起來也更精準高效,雖然很多人也未必會強迫自己一定要在某個焦段下拍攝,但是蘋果對於特定焦段的畫質優化,肯定是要好於任意焦段的。

當然,蘋果的這個設定也不完美,由於沒有中焦鏡頭,iPhone 15 Pro Max的倍數2倍過了就是5倍,而沒有類似3或者3.5倍這樣相對更常用的焦段,只能手動進行變焦,不精準,也不方便。

超廣角

至於iPhone 15 Pro的拍照素質,我過去半個月也拍了上千張照片,總體感覺是穩中有進。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你前面不是說提升不大麼?是,但需要說明的是,我指的是日常場景,在一些逆光、大光比和光線比較複雜的夜晚,iPhone 15 Pro的整體表現和穩定性還是有顯著提升的。

特別是在新的光像引擎和智能HDR 5的加持下,無論那顆鏡頭,對於高光的壓制、炫光控制以及自動曝光的準確性,都有一定的提升,這點相信通過部分超廣角和主攝樣張,大家也能感受到。

唯一遺憾的是,iPhone祖傳的鬼影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改善,如果你所拍攝的場景在取景框中就出現了類似得情況,只能選擇改變拍攝位置和角度避開。

主攝

對於iPhone 15 Pro Max的5倍長焦,我覺得還是符合預期的,只是也不要抱過高的希望,相比目前安卓陣營的影像旗艦,坦白說絕對畫質並沒有優勢。

尤其是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iPhone 15 Pro Max的塗抹感和銳化程度就會呈幾何上升,通透感和純凈度明顯下降,給人一種「髒髒」的感覺。

當然,它的優勢也比較明顯——3D傳感器位移式光學圖像防抖和自動對焦模塊,能在全部三個方向(XYZ)上進行位移來實現防抖,是目前行業最高水準的防抖系統之一。

從我這段時間的體驗來看,所有長焦樣張,無論白天還是黑夜,也不管普通還是人像模式,幾乎都沒有出現糊片的問題,這在以往還是不多見的。對於喜歡用長焦進行拍攝,手又比較抖的用戶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長焦

寫在最後:

和很多其他媒體和博主所做的評測不同,我基本沒有談及太多iPhone 15 Pro在專業功能方面的體驗,這主要是因為儘管現在蘋果每年都在提升iPhone的生產力,但真正用它吃飯的人還是少數,手機對於更多用戶來說,就是一部隨時記錄生活的設備。

你如果留意過iPhone的默認設置就會發現,它甚至都沒有很多安卓手機都標配的「專業模式」,而是將很多相關選項都放到了設置菜單里,ProRAW、ProRes,甚至連視頻拍攝格式,默認也只是1080,而非4K。

我相信蘋果是做過用戶調研的,很清楚普通消費者可能用不上,或者都不知道這些模式與功能。如果你是專業用戶,自行打開使用就好,反之,iPhone依然是那個最純粹的拍照手機。

這就是我對iPhone 15 Pro相機和拍照體驗的看法——5年過去了,蘋果對於Pro版機型的專業化打造早已深得人心,它已然成為了這個地球上最好的生產力工具之一。但儘管如此,對於喜歡拍照,熱愛分享的人來說,iPhone並沒有因為專業而變得脫離大眾。

既足夠出色,又簡單易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6a48e1d7db4302060efa0bc64d9cf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