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部10億+電影,在2023年春節

2022-02-18     電影情報處

原標題:下一部10億+電影,在2023年春節

作者 / 坦克

春節檔過後,《長津湖之水門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奇蹟·笨小孩》三部電影接連取得了票房成功,票房挺進10億大關。而截止目前,內地影市已經有61部國產電影(包含合拍電影)票房超過10億,成為10億票房俱樂部成員。

然而,春節檔的整體票房以及人次下滑,以及未來確定定檔的重量級影片稀缺,讓不少業內人士對2022的內地影市開始抱有悲觀情緒。

的確,不是危言聳聽,從目前已經定檔的片單來看,下一部10億+電影,大機率就是明年春節檔的《流浪地球2》了。

全年破億票房種子不足15部,

全年一部10億+種子都沒有

雖然打開購票平台的待映片單,幾乎每個月都有不少定檔影片,但是用定檔/公映影片數量來評判市場的繁榮程度是極度片面的。在情報君看來,未來一年內的定檔影片,具有1億+體量的影片,僅有以下14部。

從影片體量上來看,大多數也都是1-3億左右的中等體量腰部影片,目前來看上半年具有5億+以上體量,在情報君看來僅有五一檔的《哥,你好》一部。

並且從檔期分布來看,都是在大檔期,距離目前最近的清明檔基本已經定檔完畢,且基本都是中小體量影片。而五一檔,目前僅有兩部影片定檔,雖然據傳目前有包括大鵬《洗白白》、博納《平凡英雄》在內的多部影片有意願定檔在此,但是至今尚未官宣,依舊存在較大的變數。

而端午檔向來不被大體量國產片所重視,也是好萊塢同步幾率最大的檔期,誕生過多部10億+體量的進口片,2022年目前僅有一部文藝向的影片定檔。長達兩個月的暑期檔,同樣也沒有得到片方的青睞,目前確定定檔的影片也較少。對比去年同期已經有《怒火重案》《盛夏未來》等片定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而從2019年開始就一直被主旋律影片占據的國慶檔,考慮到今年不再有「我和我的」國慶三部曲定檔了,目前也沒有絕對頭部(具有20億+體量)的主旋律影片待映,目前來看也缺少絕對的主心骨,曾經的國慶檔主力開心麻花能否回歸目前來看依舊存在不確定因素。

「看著這片單,2022年電影票房大盤到底能啥樣,心裡沒底兒啊。」,無論是影院經理還是行業內的宣發公司,似乎都對今年目前的片單信心不足。

為什麼頭號票房種子們都在舉棋不定?

其實從目前國產片的庫存來看,按照往年的標準,還是有不少10億+甚至20億+的影片已經拍完處於後期製作甚至待映狀態的,但是為什麼大家都不定檔呢?

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是定檔窗口期縮減的大趨勢。疫情爆發以來,院線電影的關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損失,而電影出品公司也因此相對應縮減了影片的宣發預算,其實從今年春節檔影片的宣發周期和規模也能看出。無論是春節、國慶這樣的大檔期,小長假這樣的中等檔期還是普通周末這樣的小檔期,幾乎所有片方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壓縮定檔窗口期,並且也同樣相對調低了影片的宣發預算,並且基本都集中在影片上映前兩周內釋放。

第二是相關政策限制原因。從2017年開始,技術原因已經成為了困擾國產片和進口片順利公映的最大原因。無論什麼題材,都可能會因為技術原因導致影片在公映前1-2周甚至幾天內撤檔,這也會導致宣發資源完全被浪費。也正因此,不少片方也選擇了另外的應對策略。在之前,國產片定檔和過審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沒有開拍的國產片也可以提前1-2年定檔,但是通過最近一年的案例觀察,越來越多的影片,尤其是主旋律電影,都至少選擇在影片初審過後才敢定檔。

最後也是電影公司本身的隱疾。中國電影在2018年之前的急速擴張階段,各種高投資項目紛至沓來,但是無論是2018年的稅務風波還是2020年的疫情,都給電影公司帶來了極大的衝擊,資本相對來說也越來越少,也導致不少影片陷入「爛尾」風波。包括但不限於《明日戰記》《風再起時》《風林火山》《深海》《美人魚2》《749局》《封神》《尋秦記》等片,其中甚至不少影片早在2018年就已經殺青拍攝完畢,但是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影片在後期製作或者公映階段遭受到了變故,這也導致原本大量的10億+票房種子無法正常公映,而硬生生拖了一年又一年只會導致影片原本的票房預期越來越少。以上影片能否有1-2部在今年順利公映,還得看後續電影公司的接盤情況。

沒人救市,冷檔期怎麼辦

相對比全年的片荒危機,眼下2-3月的情況更令人著急。

從下周開始,連續三個周末一部5000萬+的種子選手都沒有,硬生生的靠春節電影的餘量恐怕難以度日。

會有國產片空降嗎?很難。一般情況下,國產片至少需要2周-1個月左右的定檔宣傳期,而具有一定體量,擁有破億目標的國產片來說,這個宣發期也會儘量拉長。從過去兩年的定檔經驗來看,除非個別敏感影片(曾經定檔,但是因為特殊原因沒有順利公映,例如去年空降五一檔的《掃黑·決戰》和賀歲檔的《古董局中局》),其他情況下,國產片還是選擇小長假檔期更安全穩妥一些。尤其是目前檔期布局也要受到宏觀調控影響了,擁有較大體量的影片想要自主定檔就更難了。

而進口片方面,目前來看也沒有太大的政策變化。整個三月目前也僅有《神秘海域》和《新蝙蝠俠》兩部影片定檔,並且檔期也被安排的極差,最終或許兩部加起來也很難取得去年《哥斯拉大戰金剛》(12.32億)一半的票房表現,考慮到去年3月還有《阿凡達》重映空降,今年3月的形勢只會更加惡劣。

其實從去年開始,我們也多次發表過對拯救冷檔期的建議。但是無奈的是,無論是有序放開進口片引進、布局經典重映還是號召中等體量國產片定檔,都需要全行業尤其是上層的努力。但是目前來看,要實現這一點還是太難了,伴隨著春節檔影片從下周開始漸漸進入票房收尾階段,電影院們也該早點做好下一步打算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4eb07f1ff2c1cc874b572d2979d1d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