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饒萬輛級規模的「電動車墳場」引起輿論關注,高處望去密密麻麻,蔚為「壯觀」。
現場圖片
據悉,停在這裡的電動車多是上饒近段時間來對「超標」和「不符合標準」的上路電動車整治的結果。
自今年疫情緩和以來,全國多地針對於電動車整治行動此起彼伏,超標、套牌、無駕照等諸多違法行為都有可能成為扣車的原因,所以,像上饒這類占地面積較大的「電動車墳場」,可以說全國比比皆是。
與此同時,當下恰逢789電動車傳統銷售旺季,全國各地正在上演著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價格大戰,各大品牌都在藉助疫後提升的消費信心,加速全年目標的完成。
一邊是火熱的電動車旺季促銷現場;一邊是萬輛級規模的「電動車墳場」,兩個「場」聯想到一起,既有莫大的諷刺,又顯得何等的無奈。
多年來,社會和百姓,對於電動車,其中包括超標電動車,既讓生產,又讓銷售,然而上路卻被處罰和處理的現狀顯得頗為尷尬和無助。
雖然,從去年4月15日電動車新國標開始執行,然而,從一年多的市場結果來看,效果雖有,但是全國多地還存在著一些違規生產超標車與不合規車的企業,而這些產品又通過某些路徑悄悄的在市場銷售。
面對此種情況,多年來早已習慣了「此類超標車型」的平頭百姓們,加上傳播和引導的不到位,他們在購買此類車型之時,並沒覺得什麼不對。然而,上路之後卻遇到了無法上牌,被交警沒收的悲劇。
如果按照目前市場單價3000元一輛價格預估,這個萬輛級「電動車墳場」的電動車價值超過3000萬元,如此巨額的價值,目前都全都癱在雜草叢生的荒地之上。而這些全都是百姓的血汗錢。
我們不禁好奇,這些電動車到底會如何處理?變賣、銷毀還是作為工業垃圾進行回爐?目前都不得而知。
受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很多人生活並不容易,好不容易等到疫情緩和,想著將電動車作為代步工具和生產資料,養家餬口,然而,總有些磕絆讓你措手不及。
一邊是百姓民生出行需求,一邊是社會治理和管理迫切。面對這樣的矛盾體,電動車這個產業多年來一直處於尷尬之中。
本來去年頒布的新國標是想結束和制止這樣的「尷尬延續」。然而,卻成為部分管理者,在並未充分履行管理生產和銷售源頭的監督職責情況下,進行「一刀切」的法理依據。
當下789電動車旺季銷售如火如荼,各大企業和渠道都在使盡手段讓消費者購買產品,此外,相關部門對於電動車的管理與整治也並未放鬆。
面對這「一出一堵」的現實,希望各地在加大對電動車的整治之時,多從源頭著手,這樣百姓安心,您也安心,只有如此像上饒這樣的「萬輛級電動車墳場」才會越來越少,百姓的血汗錢才能拽在百姓手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3uIc3MBd4Bm1__Yfb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