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半年,包鋼股份與北方稀土兩度敲定稀土精礦調價方案,但在股東大會表決階段,均由於遭到北方稀土中小股東抵制而被否決。這在過去六年中從未出現過。
中小股東不同意
「如果漲價協議通過了,北方稀土身上覆著包鋼股份這個吸血鬼,想吸多少是多少,北方稀土還有希望嗎?」「只有反對才能捍衛中小股東的利益,這次一定不能通過法案,捍衛我們自己的利益!」在股票投資交流平台上,不少北方稀土中小股東表達了強烈的反對。
稀土精礦漲價方案的拍板權,最終落在了北方稀土中小股東們的手中。
根據北方稀土公司章程規定,總額高於3000萬元、且高於公司凈資產5%的關聯交易,須由股東大會批准實施。北方稀土、包鋼股份同為包鋼集團旗下子公司,大股東包鋼集團需要迴避表決。
因此,持股5%以下的中小股東掌握了此項提案的決定權。
這兩家同屬包鋼集團的兄弟公司,今年就稀土礦漲價方案四次過招。
這種情形在過去並不多見。
包鋼股份的預警並未奏效。在北方稀土的股東大會上,49.9%的股東投出反對票,較贊成票僅高出0.01%,中小股東們驚險勝出。
兄弟公司業績此消彼長
在稀土精礦調價事宜上「大打出手」的包鋼股份和北方稀土,既是行業上下游關係,也算得上是兄弟公司。兩者的第一大股東均為包鋼集團,後者持有包鋼股份55.02%的股份,同時擁有北方稀土36.66%的股權。
據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資料顯示,白雲鄂博礦的稀土氧化物儲量為3500萬噸,占國內總儲量的八成。其中,輕稀土占比為98%。
但鋼鐵市場今年行情下行,導致包鋼股份利潤下滑,其已陷入虧損的泥潭。前三季度,包鋼股份營收為582.05億元,凈虧損7.46億元。
儘管屢遭北方稀土股東大會否決,但包鋼股份仍堅持稀土精礦漲價訴求,與其改善今年盈利水平的迫切需求密切相關。
新定價機制前景不明
包鋼股份也曾試圖調整稀土精礦定價機制,以提升自身利潤。
今年是包鋼股份首次進行季度調價,但屢次被北方稀土中小股東否決,可謂出師不利。為此,包鋼股份一度威脅稱,要進行稀土精礦市場化銷售。
北方稀土特殊的行業地位,讓該公司中小股東擁有投出反對票的底氣。
稀土是國家嚴格實行生產總量控制管理的產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無指標和超指標生產。接收指標的四大稀土集團為北方稀土、中國稀土集團、廈門鎢業(600549.SH)和廣東稀土集團。
且南北方稀土礦存在差異,北方稀土主要以中國北部的輕稀土冶煉為主,南方的中國稀土集團、廈門鎢業等主要以中重稀土礦冶煉為主。稀土精礦主要在這些公司各自內部使用,市場流通量較少。
東吳證券研報稱,即使包鋼股份按照競價、拍賣的公開方式定價,影響的只是雙方的定價模式,不會改變兩家公司的客戶關係,因為目前國內不具備第二家與北方稀土同等規模的稀土精礦加工企業。
對於市場化銷售可能造成北方稀土原料不足等問題,包鋼股份在答投資者問時表示,此項計劃也是被動之舉。
兩家公司明年將如何調整定價機制,是否仍會上演類似今年的拉鋸戰,目前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