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個「好心」舉動,卻辦了壞事兒,剝奪了孩子社交發展好機會

2023-07-09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家長一個「好心」舉動,卻辦了壞事兒,剝奪了孩子社交發展好機會

在孩子身上的社會性有所顯現之後,他們身上所具備的社交能力,決定了他們是否能夠在社交場合中輕鬆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心理需求

而社交能力,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慢慢有所習得的,並非是天生的。並且,與父母的引導有著直接的影響關係。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身上也有一些容易被忽視的行為,表達有可能會限制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

鄰居王姐帶著女兒去小區里的小廣場玩。小傢伙玩了沒多久,就被同小區其他小朋友手裡的「跳跳高」吸引了。於是王姐的女兒轉身看向媽媽,「媽媽,我也想要這個玩具,你去門口給我買一個!」

平時孩子想要什麼玩具,王姐大多也不會拒絕,不過當天她突然靈機一動,想要通過另一種方式來鍛鍊一下孩子。於是她對女兒說,「你想要玩玩具並不一定需要媽媽給你買!不如你去詢問小朋友可不可以一起玩兒?」

聽到媽媽拒絕了自己的要求,女兒有些不大高興,於是她有些情緒的埋怨道,「不就是一個破玩具嗎?你不給我買,我還不想玩呢!」看到孩子有這樣的反應,王姐覺得有些無奈

於是王姐走到了對方小朋友的面前,非常友善地露出了微笑,隨即說道,「小朋友,咱們兩個可以一起玩嗎?我覺得你的跳跳高玩具真的太棒了!」

小朋友之前一直是自己在玩,聽到有人願意和自己一起玩後,也很高興,於是痛快地答應了。

王姐的女兒,看到媽媽成功地玩到了玩具,心裡也很痒痒,於是猶豫了一會兒後,便也開心地加入了其中

事後,王姐和朋友們聊天的時候分享經驗道,「有些時候家長一時好心滿足了孩子的占有欲,雖然這看起來能夠博得孩子的歡心,但是卻也妨礙了孩子身上一部分社交能力的發展!」

父母滿足孩子占有欲的好心,會妨礙其社交能力發展

孩子身上的社交能力發展並非是獨立存在的,這與孩子身上的協作能力以及社交主動性有一定的關係。而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身上的這部分相關能力培養,並沒有清晰地認識。

比如說,在發現孩子和其他小夥伴,發生爭搶玩具的行為表現時,很多父母會選擇先拉開孩子,然後再購買玩具來安撫孩子的占有欲

顯然,這種父母下意識為孩子掏錢的行為舉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其受傷的心靈,但是這卻也導致孩子失去了與同伴發生協作配合的契機。父母們直截了當地滿足孩子,反倒削弱了他們主動向對方尋求合作的動力

「想辦法參與其中」類似這樣的意識更加能夠激發孩子社交主動性以及社交內驅力。

父母滿足孩子占有欲的好心,使得孩子並不需要想辦法去主動社交,從這個角度而言,及時地滿足孩子的占有欲反倒影響了他在社交中的積極性。

家長們如何在生活中幫助孩子實現社交能力提升?

在社交場合中,擁有出眾社交能力的孩子,他們大多更容易做出高情商的表現。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高情商是促使個人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

顯然,早早地掌握了這條成功捷徑的孩子,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髮展中自然更占有優勢。有研究發現,擁有「好人緣」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獲得高成就,遇到事情有人幫。

第一:提供主動社交的機會

有很多家長雖然注重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但是在孩子遇到社交問題時,卻仍然出於「護犢子」的心理而將孩子死死地護在身後。

顯然,父母身上的這種過度保護的行為表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主動社交的可能

父母們擔心孩子在社交中會吃虧,於是便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護,但是這卻也導致孩子無法在社交中獲得成長。

第二:實用的社交技巧和方法

當孩子身上的社會性表現的愈發強烈時,他們在社交中想要展現自我的慾望就愈發強烈。但是因為缺少生活經驗以及社交機會,孩子在與他人發生社會關係的時候常常會顯得不得其法,甚至是沒有分寸感

如果父母們能夠教給孩子更加實用的社交方法,那麼,這不僅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社交難題,還能夠幫助他們建立社交自信

我家孩子以前也不會社交,經常自己玩,後來帶他一起讀《兒童社交能力養成課》後,孩子越來越喜歡交朋友了,現在每天放學後,都有四五個小朋友跟他一起玩。老師也反饋說,孩子在學校很受歡迎,很多小朋友喜歡跟他玩。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小猴子,非常可愛的動物形象,孩子容易接受。通過小猴子的故事,讓孩子深度思考,在社交中,應該如何跟小朋友相處?

比如惹小朋友生氣了,怎麼辦?要跟小朋友道歉,這樣對方才會因為你的誠意,而不再生氣了。當然了,之後你們還是好朋友。讓孩子學會道歉,只用一個小故事,就可以完成了。

還有,如何跟小朋友分享,這本書中偶讀有對應的故事,孩子讀上幾遍,就知道如何把握分寸,怎麼跟其他小朋友相處了。

書本的每個章節,都有小測驗,讓孩子看完故事後,真實的體驗一下,到底如何處理社交問題,活學活用,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也就知道,如何處理了。

如果你家孩子社交能力不是很強,你也不知道如何教導孩子,可以參考這本書,幫孩子提升社交能力。連結在下面,需要的父母自取帶走,幾十塊錢一本,就能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擁有好人緣,非常的合適!

第三:恰當的鼓勵和引導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在社交中的表現以及對待社交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們對此選擇性忽視,那麼,孩子對於這方面的認知,勢必會存在缺失和偏差

相反地,如果父母能夠找準時機,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以及恰當的鼓勵,那麼,這自然會更有助於其社交能力發展。

枕邊育兒寄語:

父母在生活中的寓教於樂遠比死板枯燥的理論知識更加容易讓孩子獲得成長。在生活中為孩子找到更多社交的契機,這遠比把孩子護在身後更有助於其成長。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27a2d7528337a309626f4be17a4e0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