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生日捐款5億韓元,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應援,都該被一刀切

2022-03-02   王妹愛時尚

原標題:IU生日捐款5億韓元,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應援,都該被一刀切

近日,韓國歌手IU李知恩在生日之際為社會弱勢群體捐款5億韓元,在國內外引起廣泛好評。但其實,這樣熱心公益的事情,不只是國外明星在做,中國明星如此的也大有人在。而這些事情發生的關鍵點,同樣也是明星生日之際。

如今,娛樂圈裡明星越來越多,粉絲也越來越多,每年明星生日粉絲應援都是娛樂圈裡一大看點。近幾年,受韓流應援文化的影響,國內的粉絲的應援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凡是與自己偶像相關的事情,都能搞出應援活動。

那麼,在「飯圈文化」逐漸走偏,已經逐漸趨於病態化發展的現狀中,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應援活動呢?

公益應援,愈演愈烈

和IU一樣同為女歌手的李宇春,在國內絕對算是正能量應援的源頭。

李宇春選秀出道,一直保持著自己最初的那份善心,認真搞事業,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努力達到今天的地位。和事業發展並行的,公益首當其衝。

從2006年開始,李宇春的公益事業就如火如荼地展開了。在粉絲的支持與幫助下,他們共同成立了「玉米愛心基金」。每年李宇春過生日時,她都會通過捐款來慶祝自己的生日。粉絲們則通過參加獻血,捐款等公益活動,共同為李宇春慶生。

開展有意義的正能量應援,跟隨著自己的偶像為慈善事業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在「飯圈」文化盛行的今天,同樣有很多明星的粉絲都是以明星的名字來做公益,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日。

比如說以王一博命名的愛心班級,愛心圖書室,還有肖戰的粉絲,為條件困難的小學捐款,甚至於在前幾年,易烊千璽的粉絲在他過生日的時候為他捐了一所醫院,兩所希望小學,還以千璽的名義建立了基金會,為沙漠送去了「千璽林」。這種豪氣的應援方式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值得肯定的,在追星的同時又做了善事。

在粉絲們忙著為偶像慶生時,偶像其實也想借著生日之際為粉絲們做些有意義的事。而這其中,鹿晗當屬典型,且至今不可超越。

「鹿晗衛星」,即鹿晗送給粉絲的禮物,叫做RE:X,承載著200餘萬粉絲們的願望飛上天空。雖然看起來奢侈,但其實該衛星不僅是鹿晗對粉絲的回饋,同時也是一次公益活動。這顆衛星的發射目的是普及青少年衛星教育,其意義遠高於偶像生日本身。

總之,內娛現在有很多明星和粉絲們在逐漸向同一個正能量的方向去發展。利用明星的影響力做公益,不僅能夠幫助到困難的人群,同時還能夠提高自身形象。

誇張集資,變本加厲

不過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壞的一面。那些公益背後,還藏著其餘應援活動,讓人嘆為觀止。

就好比說粉絲人人呼籲的生日會,就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個神奇的存在。對於粉絲來說,能夠給自己的偶像辦一場盛大的生日會,便是極大的歡喜。因此,每年在偶像過生日之際,粉絲們都會精心籌備籌備生日應援,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可對於偶像來說,逼迫性地舉辦生日會,只會丟掉原本的初心。

此外還有誇張毫無意義的其他應援活動,在斥巨資情況下,只為面子工程而出錢出力,早就被視為糟粕,可粉絲們還在絡繹不絕的施行,完全看不到任何停止的苗頭。

THE9成員的虞書欣過生日時,粉絲們就打算給虞書欣做火箭頭部應援。據了解,這次虞書欣的生日應援預算在70萬左右。單單做成火箭頭部廣告預計就要花38萬左右,如果真的要做成火箭頭部應援,相當於預算的一半錢就沒有了。

其實作為粉絲,為自己的偶像應援,適當就好,沒必要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像這次虞書欣的生日應援,作成火箭頭部廣告確實大可不必。

近年來在「飯圈文化」的影響下,誇張的生日應援一次又一次刷新公眾的三觀。送星星、送爵位,更有甚者,給自己的偶像買塊封地。粉絲們為愛發電,樂在其中。但殊不知,這種病態的應援只會讓他們彼此都走進尷尬的境地。

就像是這次為《青春有你3》的大規模打投,當事物浪費和粉絲應援掛鉤後,連節目本身都將不復存在。央視官媒下場評判,何止出道,連成團的機會都渺茫了,最後淪為眾人的笑柄。

不忘初心,理智追星

如今瘋狂的追星族中,其實有兩種典型人群。其一:家裡有礦,衣食無憂的富二代;其二:普通的上學族、上班黨。當然我相信其一寥寥無幾,粉絲團更多的還是其二。而在粉絲低齡化的調查中,上學族已經占據著絕大部分。

當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為偶像集資時,有錢人姑且不談經濟壓力,那些上班黨自己都生存困難,還要擠出錢為偶像應援,不正應證了那句話「3000月薪的擔心百萬日薪的,活該越來越窮」的調侃話語嗎?

至於上學族,自己都靠著家裡生存,還要給明星集資,哪來的能力?父母為孩子省吃儉用,孩子用偶像縮衣節食,不覺得可笑嗎?一味地捧著別人走,自己和父母的生活又該如何負責?

作為粉絲,追星其實無可厚非。有一個精神寄託,激勵著我們向前走,尋找更好的自我,這本就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可要是本末倒置,那追星就大可不必了。

同樣,作為偶像其實也有我們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感。即便很多時候熱情無可推脫,但我們的態度決定著粉絲的未來,這才是最重要的關鍵點。

2019年,胡歌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上映前,粉絲為了幫胡歌的新電影應援,早在6月就成立了粉絲觀影團,7月份就開啟集資應援,應援總額達到了84萬。但是這次的應援集資行為違背了胡歌強調理智追星的初衷。最後退還了募集的84萬人民幣捐款。

胡歌強調粉絲理智應援的這種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為粉絲的每一次應援打投皆是自己出錢。但是如今飯圈的瘋狂應援已經不僅僅是打榜送禮那麼簡單。

當偶像承擔起引領粉絲的作用,用正確的行為去要求每一個人時,追星也可以變成一件對於彼此來說都很美好的事。

不管是追星問題還是粉絲應援,都存在其固有的利弊兩端,就看作為當事人的他們如何利用了。走對方向,互惠互利;走錯方向,共同沉淪。明星與偶像本就是一體,誰也撇不清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