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穿秋水,暗送秋波,為什麼是「秋」?望穿春水,暗送春波不行嗎

2022-10-05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望穿秋水,暗送秋波,為什麼是「秋」?望穿春水,暗送春波不行嗎

秋天,是一個有著獨特之美的季節,飄零的落葉,金黃的果實,還有桂花的香味,思念,在一絲絲涼意中蔓延。

春天,是充滿青春活潑的季節;夏天,則熱情似火;而秋天,就像是一個沉穩而優雅的紳士,它是如此浪漫,又是如此憂鬱……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和我一樣喜歡秋季呢?歡迎留言和我分享秋的魅力!

說到秋,就會想起很多和秋有關的成語,比如之前我們有分享過「秋後算帳」「如隔三秋」等等。秋天,是一個思念的季節,同時也是個浪漫的季節,所以和秋有關的,還有「望穿秋水」以及「暗送秋波」這些充滿詩意的成語。

望穿秋水,是形容思念,暗送秋波,是眉目傳情。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古人在造詞的時候,為什麼不說望穿「春水」或者暗送「春波」?為什麼非得用這個「秋」字呢?

望穿秋水,和「望眼欲穿」是一對近義詞,都是形容一種殷切的期盼,這種盼望,讓人連眼睛都要望穿,所以「秋水」其實就是眼睛的代指。

古人經常用「秋水」來形容飽含深情的雙眼,比如有個詞:「秋水盈盈」,也叫「秋波盈盈」,意思反正都一樣,都是用來比喻美女的雙眼,非常富於想像,讓人馬上就聯想到秋色中的一汪碧波如翡翠般清澈迷人。

由此可見、用秋水來形容裝滿情感的雙眼、是多麼的貼切。那麼我們試想一下,可不可以用「望穿春水」,或者「望穿夏水」「望穿冬水」來代替呢?

其實不同季節的水,都有各自的特點,春水蕩漾,夏水泛濫,而冬水凝結,想像一下,無論是春雨朦朧的春水,還是渾濁洶湧的夏水,恐怕你眼神再好也無法將其望穿,就更別提冰凍三尺的冬水了,而相比之下,平靜的秋水,不但和眼睛一樣清澈,而且還契合秋思之意境,所以說「望穿秋水」,只能非「秋」莫屬!

暗送秋波,原本是特別美好的一個詞,但是很可惜,現在帶有一絲絲貶義,含有暗中勾引獻媚之意,它最開始的原意,是形容像貂蟬這樣的美女對心上人悄悄地以眉目傳情,就是通過眼神有意無意地傳遞自己的愛慕之情。

水,在一年四季當中會有不同的形態,春水蕩漾,如果用春水來形容美女的眼神,會顯得巧挑放蕩;而夏水磅礴澎湃,這樣的眼神也會讓人接受不了;到了冬天水會冰凍、這樣的眼神太過於冰冷。

唯有秋水是緩緩的波紋,無比溫柔和內斂,既不會過於輕浮,又不至於無法傳遞。大家在生活中可以稍加留意,女孩子看到自己暗戀的男生時,她肯定不會直勾勾地望著這個男孩,而是會悄悄地瞟一眼馬上又將目光回收,過一會又偷偷地看一眼,如此反覆,含情脈脈,一波又一波的眼神傳遞,就像秋風吹拂過水麵泛起的漣漪,是那麼地自然那麼地溫柔!

秋波只能暗送,而且還必須恰到好處地送,如果送得有點多,就會從矜持轉變為放蕩,比如南唐後主李煜在描寫和小周后幽會時他這樣寫道: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您看,這明顯就超出了暗送秋波恰到好處的程度,變成了一種帶有挑逗意味的原始慾望,所以,暗送秋波,其實是很矜持和優雅的一種眼神,正如古人所說:眼似秋波橫,眉如青山黛!唯有「秋水」,才充滿了浪漫和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