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多圖|武警廣東總隊組織港澳青少年「同心同行·強國有我」進軍營活動

2024-10-13     羊城派

10月12日至13日,武警廣東總隊在武警深圳第二支隊「沙頭角模範中隊」和武警珠海支隊「紅色前哨連」組織港澳青少年「同心同行·強國有我」進軍營活動,邀請100餘名香港、澳門青少年走進軍營參觀見學。

參加完進軍營活動後,香港學子盧瀚文興奮地說:「真正走進毗鄰香港的英雄連隊『沙頭角模範中隊』,才能更加深切感悟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繁榮發展、『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離不開武警官兵的默默奉獻。」

奇蹟橋下話奇蹟

伶仃洋畔,旭日初升。10月12日上午10時,港澳青少年「同心同行·強國有我」進軍營活動在武警廣東總隊珠海支隊「紅色前哨連」舉行,活動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中拉開序幕。

現場,澳門青少年們觀看了精彩的軍事課目演示,刺殺訓練、武術表演、軍犬訓導、無人機操作演示等項目。在裝備展示區內,排障車、穿牆雷達、高精度狙擊步槍、無人機反制系統等裝備整齊亮相,澳門青少年們近距離感受到了祖國軍隊的強大。

「紅色前哨連」中隊長莊超走上講台,和50餘名澳門青少年、100餘名武警官兵分享成長故事。2007年,時任「紅色前哨連」排長的莊超入選為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隊員,在參與海地執行維和任務期間,莊超與隊員們一起完成了營區警衛、武裝巡邏、定點查車、武裝押運等任務,被聯合國授予「和平勳章」,被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授予「廣東省優秀青年衛士」,榮立個人二等功。

伶仃洋已不伶仃。在中隊榮譽室,講解員張天瑞指著前方的「港珠澳大橋」說道:「今天的伶仃洋,早已沒有了半點『伶仃』的模樣,目之所及皆是繁華!」50餘名澳門青少年邊駐足聆聽、邊思考感悟。澳門濠江中學高一年級8班的馬俊逸告訴記者:「港珠澳大橋橫跨伶仃洋,如同一條銀線將香港、珠海和澳門連為一體,這種連接,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2024年5月30日,一則『紅色前哨連307㎡訓練用地交由澳門管轄』的新聞將中隊推上熱搜,這已是中隊第3次騰讓營區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黎舉平的語調漸漸高昂,在他的解說下,中隊與港珠澳大橋的故事逐漸清晰。

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緊靠拱北口岸的「紅色前哨連」17000平方米營房用地被劃入大橋建設區域。接到命令後,官兵們二話不說,無條件讓出營房,打起背包集體搬進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一座舊營房。

「這次進軍營活動看了《永葆本色鑄忠誠的前哨衛士》專題片,參觀了『紅色前哨連』榮譽室,觀摩了軍事課目演示和裝備展示,讓我對『一國兩制』有了更多的理解。」來自澳門濠江中學高二年級9班的游梓軒介紹說:「升旗儀式時,當國旗升起的那一刻,感覺特別地自豪。」

「『紅色前哨連』是展示武警部隊新時代形象風采的一個窗口,也是人民軍隊千千萬萬個基層單位的縮影。」武警珠海支隊領導江中發介紹,站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國防部授稱6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等眾多歷史交匯點上,人民軍隊的一個基層中隊、改革開放的現代化都市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三者前所未有地緊密關聯在一起。

沙頭角上話家國

10月13日上午1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武警廣東總隊深圳第二支隊「沙頭角模範中隊」營區準時奏響。國旗護衛隊挺拔肅穆,觀禮人員齊唱國歌,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望著越升越高的那抹紅色,港澳青年的眼中滿是自豪。

自豪,源於大家置身於偉大祖國的懷抱。「沙頭角模範中隊」所駐守的深圳沙頭角,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北區交界。自1969年起,中隊便在中英街擔負執勤任務。一茬又一茬官兵夜以繼日,守護著這條長不過250米、寬不足4米的小街,見證了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依託祖國發展的風雨歷程。

在觀看完軍事課目演示後,學生們來到訓練場,觀摩武警官兵刺殺科目演示、擒敵術對抗動作、匕首操及獵犬訓練等日常軍事科目演示。在裝備展陳區域參觀裝備展示、體驗裝備器材使用時,香港學生們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官兵們就特種車輛、輕武器、特種偵察、特戰突擊、防護類裝備等進行了詳細講解。學生們還參觀了榮譽室、觀看了專題片。第24屆「中國武警忠誠衛士」稱號獲得者蔣雲忐班長,也與香港學生進行了一場深刻的分享交流。

港澳青年滿懷期待走進位於中隊二樓的榮譽室。榮譽室入口一處三米多的木質櫥窗牆內,三面紅色錦旗整齊懸掛。最中間的那面,是1996年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為中隊聯合授予的「沙頭角模範中隊」榮譽稱號錦旗。

吸引港澳青少年的不僅是錦旗,更是榮譽室承載的崢嶸歲月。榮譽室的展陳內容按照時間順序展開,以圖片和實物展示、沙盤模擬、場景還原等手法,詳細記錄了中隊自1963年組建以來,守護深港兩地幸福安寧,見證深港兩地共同發展的全過程。在上等兵講解員李肖聲情並茂的講述中,港澳青少年們仿佛走進時空隧道,深情回望兩地攜手同行的感人故事。

讓香港學生郭信良感觸最深的,是不同時間拍攝於同一地點的三張照片。第一張是一名國外記者拍下的:豎版的黑白照片內,粵贛湘邊縱隊戰士李維國正與一名英軍少尉排長比賽曬太陽。橫亘他們之間的,是中英街3號界碑。二人隔碑對峙,圍觀群眾分立兩旁,卻不敢跨過界碑一步,只有一條黑狗能在街兩邊自由穿梭,充滿了諷刺的意味。

同樣是在3號界碑旁,另一張拍攝於改革開放初期的黑白照片卻讓他們一致地發出了驚嘆。改革開放春潮湧起,沙頭角成為勇立潮頭的第一批區域之一。中英街率先舉起對外貿易的旗幟,內地一側的商鋪如雨後春筍不斷壯大,建築規模也不斷擴大。照片里記錄的,正是兩名香港警察巡邏至3號界碑旁,抬頭望向內地一側的商鋪,投出驚奇與羨慕的目光。

第三張照片是彩色的,也是榮譽室數百張照片里最讓程思齊振奮的一張。

照片里,3號界碑兩側的商鋪都插上了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紅旗下,兩名香港警察在中隊官兵的注視中換下了頭上的警徽。照片拍攝的時間是1997年7月1日0時0分。彼時彼刻,五星紅旗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在香港的英軍添馬艦營區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聽完照片背後的故事,程思齊和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為香港回歸感到喜悅。他們告訴記者:「讓香港與祖國始終同心同行、共同發展,是我們這代香港青年共同的責任。」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武警深圳第二支隊領導陳宏懋說:「『沙頭角模範中隊』的榮譽室既是中隊變革發展的檔案館,更是深港兩地合作交融的影像展。港澳青年可以在這裡直觀了解香港回歸祖國前後的真實情況,增強對『一國兩制』的自信。」

「增進了共識、交流了感情,凝聚了強國強軍的巨大合力。」組織此次活動的武警廣東總隊幹事何東海告訴記者,此次港澳青少年「同心同行·強國有我」進軍營活動先後在廣州、深圳、珠海三地舉行,共有600餘名港澳青少年走進軍營,「零距離」體驗軍營生活、放飛青春夢想、厚植家國情懷。

火熱軍營里,有嘹亮的強軍戰歌,有赤誠報國的熱血,更有青年人最應追的「星」。進軍營活動雖已結束,但愛黨愛國愛軍的種子,已經在港澳青少年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更多精彩瞬間】

文|記者 侯夢菲 通訊員 羅超 廖彬華

圖|通訊員 劉佳良 金家威

視頻|通訊員 昌昊 黃嘉榮 彭盛鴻 周其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107fd64e9a8b96a0290ffe3a2fded37.html















翁城日記 701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