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華有對愛情的嚮往,就活該被打嗎?

2022-07-11     圍剿白日夢

原標題:余秀華有對愛情的嚮往,就活該被打嗎?

詩人余秀華直播中跟丈夫激烈爭吵的事兒,最近大家有關注嗎?

最開始,余秀華的丈夫楊櫧策在某平台突然開播時,大家還以為是隨機分享日常或者聊聊天啥的,可一點進去,就看到倆人在「互相辱罵」。

先是余秀華盯著鏡頭,以質問的高昂語氣問楊櫧策「你掐我脖子,你打我的時候,你怎麼不直播?」。

然後楊櫧策淡定地回應「我打你,我從哪裡打你?你說別人我都受得了,你說我女兒是婊/子我受不了。你不應該罵人,你不應該爆粗口,不應該說髒話。」

吵著吵著,楊櫧策當著幾萬人的面,指責余秀華醉酒後尿褲子,氣得她罵楊櫧策趕緊滾。

如果單單只看這段內容,對於平時不熟悉余秀華的觀眾來說,很容易就會有以下觀感:

女的:蓬頭垢面、情緒失控、口齒不清、酒後失德……

男的:為了保護女兒開麥,逼急了才揭短,態度也挺好……

總結:女的沒事找事,男的挺不容易。

片面的看視頻很容易出現這樣「下意識」的觀感,可一旦我們靜下心來稍微咂摸一下,就有點不對勁了。這不就是典型的塑造「瘋女人」的輿論辦法?

楊櫧策的這場直播,開始和結束都非常突然,既沒有預告也沒有開場白等內容,特意將鏡頭對準女方歇斯底里的面孔,好像就是為了讓人看到余秀華失態的樣子一樣。

更別說余秀華因為腦癱問題,說話本來就不清楚,再這樣沒頭沒尾的一播,直播間立馬就變成了:男方語氣平和的冷靜記錄,女方毫無理由的原地發瘋。

在這個信息高速更迭,大家沒啥閒心關心別人家長里短的時代,余秀華就變成了「她瘋了,但大家也不知道她為什麼瘋」的又一代表,遭到譴責和唾棄。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倆人吵著吵著男方想讓大家評評理or想記錄當時情況的機率。可話說回來,如果男方知道女方的「真面目」可憎又恐怖,哪個正常人的第一反應會是冷靜的掏出手機開直播呢?

這段視頻引發輿論後,余秀華發微博稱被家暴,爆料男方抽過她上百個耳光、差點掐死她、日常辱罵她,還腳踏兩條船。

本來大眾對於家暴的態度是零容忍,平時遇到這種事情也是高喊「家暴男biss」,可余秀華字裡行間的態度讓人覺得她被家暴了還在幫男方洗白,一邊說男方抽自己耳光,一邊說「他對我很好」「我人品不好,配不上他」……

#這條微博在後續被刪除了,阿槓只想說醒醒啊姐,咱可不能這樣啊姐……#

也是因為這種態度,部分觀眾立刻把余秀華帶入到了「不完美女性受害人」的思維邏輯里,覺得她:

第一,不符合主流審美,長相一般;
第二,生理年齡過大,跟「年輕貌美」四個字毫不搭邊;
第三,情緒不穩定,口齒還不清楚;
第四,生理有缺陷,還開口閉口性/愛。

在這裡阿槓稍微科普一下,余秀華雖然寫過《我愛你》和《風吹》這樣全文不著「愛」字卻又飽含愛意的詩,但也寫了大批諸如「離婚分手無非就是換個人談感情,把衣服脫給另一個人看,做著各式各樣的老動作」這樣非典型、非主流、用詞大膽的詩。

#《我愛你》最著名的一句詩,是結尾的「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弔膽的春天」#

就連給自己慶生,她都會自稱「超級老流/氓」「世界上最優秀的情/婦」。

因為這層原因,余秀華的口碑兩極分化極其嚴重。喜歡余秀華的人覺得她不拘一格,愛意坦蕩又奔放。厭惡她的人,則會覺得庸俗,罵她是無恥蕩婦。

在以內斂含蓄為主流的中國式感情觀里,余秀華的「格格不入」是必然的。尤其是當大眾都在替她說話,她卻疑似為男方洗白時,口碑崩盤的就更厲害。

有說她「精神有問題」的,有罵她「瘋瘋癲癲的,哪裡像是過日子的人」,還有的甚至陰謀論說「這不是必然的嗎?難道男方真的愛她的靈魂?」。

以世俗的眼光來看,余秀華和楊櫧策的愛情確實不太符合主流標準。他倆去年12月確定關係,今年1月男方發視頻官宣,等到4月就已經發婚紗照了。

感情發展迅速之餘,雙方的差距和個人條件也備受爭議。

年齡上,身為90後的楊櫧策比余秀華小14歲。個人條件上,楊櫧策作為神農架的一個普通養蜂人,收入不多,還有婚史、有女兒。余秀華這邊呢,一出生因為缺氧患上腦癱,註定沒法過正常人的生活。收入這邊,跟前夫離婚後,靠著版權和才華,數字還是很可觀的。

阿槓說句公道話哈,他倆的條件放在婚戀市場上都不算特別好的,可偏偏因為楊櫧策比余秀華年輕,是個四肢健全的人,大家就覺得余秀華「賺到了」。稍微刻薄一點的,還會懷疑楊櫧策暗戳戳的動機。

網友發言Be Like:一位90後小伙娶一個比自己年長十幾歲,且身體還有殘疾的女詩人圖什麼?

楊櫧策圖什麼,有多少小心思,身為看客的我們完全看不出來,但在這段關係里,余秀華的愛意真的很坦蕩。

她的上一段婚姻是父母包辦的,婚前沒有感情基礎,婚後也沒有共同語言,在這段婚姻里,她沒有感受到一絲愛意。於是在成名有條件後,余秀華用一套房和15萬結束了這段婚姻。

阿槓覺得,因為這段婚姻,她或多或少有點缺愛+嚮往愛情的屬性。可因為身體殘疾和感情不順利的原因,感情觀還是有點自卑怯弱,於是就形成了一股兒很擰巴的態度。

她通過詩歌表達愛意,用蓬勃的慾望讓詩歌迸發出別樣燦爛的生命力

與此同時,她又清醒的明白兩性關係的本質是各取所需,有所圖就要接受有所虧。

對愛情的嚮往和精神上的清醒同時存在在她身上,於是她很清醒,也願意沉淪。

根據余秀華自己的說法,她跟楊櫧策愛情開始的很順理成章,就是因為楊櫧策在直播間聽說她胃疼,給她寄了一罐蜂蜜而已。

#這對兒真的是,愛情開始於直播間,也結束於直播間#

現實讓大家無法相信一個男人會因為才華去愛一個年紀比他大很多並身患殘疾的女人,余秀華自己估計也很清楚,所以她在跟楊櫧策的交往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兩性關係的本質就是各取所需,她也說「我老了,我殘疾也丑,所以一個人對我的時候,我就應該全力以赴。」

阿槓大膽猜測,余秀華清晰明確的知曉楊櫧策的小算盤,只是跟享受當下愛情帶來的歡愉相比,這些就顯得不重要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五月的時候,余秀華發了一段日常,大意就是當別人越說她跟楊櫧策不是一輩人,她心裡越開心。

阿槓品著,這段話有楊笠段子裡說的「要讓路人感嘆'這女人有點東西啊'」內味兒了。

阿槓不是支持余秀華這種態度哈,怎樣對待愛情,只是個人選擇而已。有人覺得愛情應該孤注一擲,就有人喜歡一邊清醒一邊沉淪,這本身沒有對錯,只是一種選擇。同樣的,選擇帶來的後果與代價自己也要承擔。

可這種選擇,不應該是余秀華遭遇家暴的誘因,也不該是她遭遇家暴後的譴責理由。

家暴事件發生後,我們該討論的應該是動沒動手、為什麼動手、受傷程度是多少、後續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受害者權益如何保障這些實際問題,而不是窺探當事人的感情經歷,詢問他們的愛情方式是什麼樣的、男方比女方歲數小了多少、女方是不是「老牛吃嫩草」、男方是不是貪圖財產……

這些問題可以是兩性關係延伸的討論範疇,但並不是重點。

針對動手的原因以及受傷程度,阿槓查了一下最新動態。

余秀華這邊在事件發生後,沒有拿出其他有力證據,只是說害怕男方再來找她,要出去躲躲

警方和婦聯在介入後,發現余秀華和楊櫧策並沒有登記結婚,現階段處於同居階段,後續的解決方案也在路上

男方那邊呢,則是在採訪中死活不承認自己有問題。對於家暴,他的回應是:「打了嗎?打了,但是打得時候有分寸,並沒有餘秀華說得那麼厲害」、「如果失控,她就發不了微博了」、「她酗酒,她罵了我全家」……

對於余秀華口中那個給他發520、1314紅包的人,楊櫧策解釋說只是恩人,還順便給自己立了個深情人設,嗶嗶了一句「我還愛她,她可以黑我,隨便黑,讓她踩在我肩膀上吧」。

#真的yue啊,我的母語是無語#

在洗白自己的同時,男方還打了一整套的受害者有罪拳,說「把一個愛她的人逼著動手打人,真的是我一個人的錯嗎?」在他的概念里,依然認為自己所做的這一切,錯在余秀華。

嘖嘖嘖,楊櫧策這個人不該去養蜂,該去寫書,重新定義「分寸」和「打人」。

講真,整件事情看下來,男方這種理直氣壯打人的態度被罵是肯定的。無論把理由說得多麼清新脫俗,家暴就是家暴。在所謂的深情人設背後,本質上是令人窒息的暴力籠罩。

余秀華這邊呢,其實某種程度上,阿槓很能理解她的心理。我們都會老,都會變得不漂亮,都會對年紀和身體的變化充滿不安,都會處於自我懷疑但仍舊渴望被愛的狀態。

只是這一次,她遇到了不對的人。

在整件事情里,大部分時候余秀華的態度都是平淡的,唯一反覆回應的,就是楊櫧策指責她的那句「別人知道你喝多酒把尿都尿在褲子裡嗎?」

感情可以捨棄,愛意可以消失,尊嚴不能丟。

一段感情走到了結束,能和平分開自然最好。如果註定要大吵一架,還請給予最基本的平等和尊重。

嚮往愛情沒有錯,追求愛情也沒有錯,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更沒有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059435ab8a9ad23e47a0ae8b0ba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