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有500嬪妃,多數得自仇敵,留在身邊不怕她們報仇嗎?

2023-12-26     張桃子

原標題:成吉思汗有500嬪妃,多數得自仇敵,留在身邊不怕她們報仇嗎?

曾經有一個關於成吉思汗鐵木真死因的傳說:在蒙古大軍攻陷西夏之後,成吉思汗將美艷的西夏后妃收在身邊。有一天讓其侍寢之時,西夏后妃用嘴咬掉了成吉思汗的重要器官。一代天驕,就這樣命喪婦人之手。

這話當然不能當作歷史來看,因為成吉思汗的死因,在正史上有非常明確的記載,絕沒有這麼無厘頭。不過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成吉思汗的后妃,有不少人都是他的仇敵。把這些仇人留在身邊,就不怕報復嗎?

說這個問題之前,咱們不妨先來看看成吉思汗幾個著名后妃的情況:

成吉思汗一生,共有皇后就有23人,妃子13人,其他沒有什麼名分的,多達五百多人。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光獻翼聖皇后孛兒帖。孛兒帖來自翁吉剌部,和成吉思汗同屬蒙古族裔。兩人是打小定的娃娃親,在成吉思汗的人生低谷時期,孛兒帖沒有嫌棄他,毅然跟隨,所以換來了日後的尊崇地位。她給成吉思汗生了9個孩子,其中兒子是四個,就是著名的朮赤、察合台、 窩闊台、拖雷四人。

地位僅次於孛兒帖的,是忽蘭皇后。忽蘭是兀兒思蔑兒乞部長答亦兒兀孫的女兒,他來到成吉思汗身邊的過程就不那麼和平了。兀兒思蔑兒乞部曾經是成吉思汗的乞顏部的仇敵,在蔑兒乞惕當初搶奪孛兒帖的戰鬥中,答亦兒兀孫曾經參與過。後來他在和成吉思汗戰鬥時失敗,因此獻出女兒請降。

接下來的是古兒八速皇后,她曾經是蒙古高原霸主乃蠻部亦難察汗的妻子,在丈夫死後,按照蒙古「收繼婚」的風俗嫁給了繼子太陽汗。後來太陽汗在納忽崖之戰中,被成吉思汗所殺,古兒八速恢復單身。再之後,成吉思汗以蒙古的正規禮節迎娶了古兒八速。

接下來是也遂皇后,她是塔塔兒部別部首領也客扯連的女兒,曾經有過丈夫。塔塔兒部同樣是成吉思汗的世仇,在1202年,塔塔兒部本部首領札鄰不合被成吉思汗打敗,選擇服毒自盡。也客扯連扛起對抗成吉思汗的大旗,繼續發動戰爭,結果再次被擊敗。也遂跟著父親逃入深山,在一次搜山行動中被抓走,隨即成為了成吉思汗的后妃。後來她的丈夫曾經出現過,結果被成吉思汗所殺。

接下來是也速干皇后,她是也遂皇后的妹妹,也是也遂的推薦人。姐妹兩人身世完全一樣,只是也速干跟隨成吉思汗更早一些。

接下來是察合皇后,她是正經的西夏人,父親是夏襄宗李安全。公元1209年,蒙古進攻西夏,李安全打不過蒙古人,就向金國求援。而金國國力太弱,也派不出援兵,於是李安全只能將女兒獻出,換來了成吉思汗的退兵。

還有個值得一說的,是公主皇后。她是金國衛紹王的第四個女兒,母親是欽聖夫人袁氏,正經的金國公主。在公元1215年,蒙古大軍包圍金中都,金宣宗為了解圍,才將這位公主獻了出去。雖然她因為身份高貴而地位頗高,但是成吉思汗似乎並不很喜歡她,不怎麼讓她侍寢,所以她也沒有子女。

以上就是成吉思汗最重要的四位后妃,可以看出,除了光獻翼聖皇后孛兒帖之外,幾乎都不是在融洽的氣氛中跟隨成吉思汗的。其中和親的有三個,搶來的有三個,多多少少都有國恨家仇。而成吉思汗的其他后妃,情況也大致相同。她們比任何人,都有理由去恨成吉思汗。但是最終,她們都沒有為部族報仇。這裡邊的原因,確實比較深奧。

筆者認為,之所以這些后妃沒有報仇,原因有三個:

第一,草原文明中女人的地位。

在鮮卑人的時代,草原文明的女性曾經擁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她們擁有自己的領地和財產權,所以對部族的影響力一點都不比男人差。男人女人唯一的差距,就是女人的財產和領地無法世襲。

但是隨著北魏的滅亡,草原民族的女性時代結束,女人的社會地位也一落千丈。到了宋朝末年,女性已經淪為了男人的附屬品。她們或者通過生育鞏固自己的財產權,或者通過丈夫來鞏固地位。自己的一切利益,幾乎都來自男人。女人要想過得好,或者生得好,或者嫁得好,基本沒有什麼自主權。

也因為這種社會情況,蒙古高原出現了諸如「遇客婚」、「搶親」之類的事情。比如成吉思汗的母親柯額倫,便是被乞顏部首領也速該搶走的。而成吉思汗的另一位皇后合答安,則是遇客婚的產物。

對於這些女人來說,生存的壓力遠遠大於仇恨的力量。成吉思汗的那些后妃,只有通過這位草原之主才能擁有地位和財富。沒有成吉思汗,也就沒有她們的一切。既然如此,她們維護成吉思汗還來不及,又怎麼會殺他報仇呢?

第二,通過對方的部族來實現控制。

成吉思汗作為草原文明歷史上的政治強權第一人,本身確實能力非凡。他對女人的控制和影響,絕對不是像表面看起來那麼鬆懈。雖然蒙古大軍橫掃草原,但是真正像後來屠戮開封、撒馬爾罕、基輔那樣事情還是不多的。草原人崇拜英雄,很少有人會在成吉思汗的威懾下不卑躬屈膝。所以在蒙古統一之後,各個部族還都有不少人存活下來。

成吉思汗的那些后妃,有的確實和他有仇。但是,她們身後往往有數千甚至數萬的部眾。這些人和后妃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后妃敢輕舉妄動,就會面臨兩個結果:如果沒有刺殺成功,就會惹怒成吉思汗;如果刺殺成功,就是惹怒成吉思汗的兒子們。要知道,朮赤、拖雷等人,乃至後面的拔都、忽必烈,沒有一個是好惹的。一旦他們發怒,對自己的部族進行屠殺,那麼后妃不但自己活不下來,就連民族的根基也沒有了。所以,她們的心裡即使有著再多的恨,為了部族也不得不隱忍。

第三,成吉思汗對女人的防範。

通過清宮戲的普及,我們都知道了皇帝臨幸的過程:妃子侍寢之期,要先脫掉衣服,沐浴,然後裹在被子裡,由太監抬上皇帝的龍床。這套程序,目的就是防止有妃子心懷不軌。這套流程很多人都了解,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從成吉思汗開始,他就已經在這樣做了。

成吉思汗的一生極其謹慎,每次后妃侍寢之時,都要有女僕事先檢查,看有沒有藏什麼危險品。檢查之後,便是脫掉衣服,打開自己的頭髮,甚至擦掉臉上的妝容。這一切都做完了,才會正式侍寢。在這樣嚴格地盤查下,是沒有人能把兇器帶到成吉思汗面前的。一旦失去了武器,哪個女人敢空手對抗征戰一生的成吉思汗呢?

利器用不了,下毒可以嗎?要知道,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就是被人毒死的。答案是也不行,因為成吉思汗太謹慎了,自己的飲食都有專人負責。而且他進餐之前,還有專人試毒,確保萬無一失之後他才會吃。后妃不僅不能接觸他的飲食,就連衣服都不行。那麼很自然,下毒也無從談起了。

基本上通過上面三點,成吉思汗已經可以完全控制住自己的女人了。所以他的一生,女人雖多,卻從沒在這上面吃過虧。相反,在他強大的人格魅力面前,任何一個女人,只要和他接觸了一段時光,就會不自覺地愛上他,比如咱們前面提到的也遂皇后。這可能也是他「萬花叢中過,從來不濕鞋」的原因之一吧。

不過,我們依然能看到,女人對於蒙古和元朝歷史的影響。成吉思汗在世之時,他的母親柯額倫的命令就無人敢違逆;他去世之後,還有乃馬真、海迷失兩位皇后的專權;元朝剛建立,還有察必皇后輔政;元武宗時,還有昭獻元聖皇后弘吉剌·答己的專權與亂政。女人們雖然沒有刺殺成吉思汗,但是卻在這段歷史中上演了一番精彩的龍爭虎鬥。歷史的魅力,可能也就在於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f2f50f290aac27ce01e8cf1320f98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