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峰:防疫戰線上的曲藝人

2020-03-27     涿州發布

在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率先創作表演疫情防控曲藝作品,廣播電視台鄉村大喇叭讓他的聲音家喻戶曉。接到志願服務通知後,他第一時間來到鑽石廣場小區服務,中午和晚上還要回中醫院陪護住院的父親。他說,他只是防疫戰線上的一個普通的曲藝工作者,所做的事都是應該的、必須的,很多工作做的還不夠。

他,是王明峰。
「我本名王峰,師父給我起的藝名叫明峰,大家也都喜歡這樣叫我。『明』就是明字輩兒的相聲演員,師父希望我做深明大義和聰明睿智的曲藝人。」他這樣說。

1月27日,大年初三,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變化,王明峰實在坐不住了,春節假期中一直密切關注疫情的他,幾次和朋友打電話溝通,想為防疫干點事,朋友提示雖然不能在一線防疫,但可以通過文藝創作表演的方式為疫情防控加油。恰在此時,涿州廣播電視台959播音主任與他聯繫,徵詢快板等膾炙人口的曲藝作品,二人一拍即合,趕緊加班加點創作排練。1月29日,鄉村大喇叭第一個防疫文藝作品《眾志成誠戰疫情》正式開播。「大哥,我一聽就是你的聲兒,這個防疫的快板真好!我家孩子聽了廣播,都會學說兩三句了!」家住豆莊鄉的朋友王蒙聽到播音後給他打來電話。

明峰倍受鼓舞,即刻在曲藝家協會群里發起號召,動員大家積極創作,用文藝形式助力疫情防控。同時,他緊跟當前形勢,給師父打電話求教,創新演說方法。
他的孩子小,總愛膩在他身邊,哭著喊著讓爸爸陪著玩。沒辦法,他就把筆記本電腦搬到餐廳桌子上,等孩子入睡後才能安心創作。快板《庚子戰事》幾次推敲修改,總覺得有的排比句運用不太好,等徹底定稿完成後,已經凌晨4點半了。他說,「好的文藝作品,要經得起社會大眾和時間檢驗!」在他的號召帶領下,曲藝家協會共創作防疫文藝作品14個,其中,由他表演的快板《眾志成誠戰疫情》登載河北優秀廣電節目,和謝青創作表演的《華夏全民捉妖記》音頻在[「學習強國」-河北學習強國]客戶端播放,創作表演的《庚子戰事》由保定市曲協推送為河北省優秀防疫曲藝作品。

2月9日,他的父親突發腦梗到中醫院治療,明峰也就一同住進醫院,晝夜陪護。大夫說,幸虧發現的早,沒出大事,但也需要好好的調理。
2月11日,正在陪護父親輸液的他,接到了民政局郭春雄主任的電話:鑽石廣場小區疫情防控需加派人手,作為社會組織的曲藝家協會,能否參加志願服務支援防控。「沒問題!」看到父親病情漸愈,他當即應允。吃過午飯,他即刻趕到小區防控工作組,同時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組的還有幫戰友服務中心、社區志願者協會。三個社會組織在民政局郭春雄主任的帶領下,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大家更是擰成了防控工作「一股繩」。規範出入通道、安排值守人員、排查人員信息......忙的不可開交。每到吃午飯時候,總不見明峰本人。原來,他中午和晚上要在醫院陪護老人。大家來到醫院探望老人的時候,老人說:「我沒事,全力支持他!」就這樣,明峰一天兩頭跑,醫院成了家,小區防控工作組就是他的戰場,而把母親老婆孩子「扔」在了家。

「若有戰,召必回!這雖然是軍人的話,但疫情當前,人人皆兵!」明峰的話讓郭春雄主任深受感觸。
作為黨小組組長、宣傳組組長,為了讓廣大居民第一時間聽到疫情防控通告要求,他一方面召集人員取來便攜音響,另一方面與廣播電視台求助《通告》音頻。就這樣,車載流動音響在小區內正式開播。「這種形式好,歲數大的人不怎麼玩手機,各項通告要求這樣總能第一時間就能聽到,大家也就繃緊了這根弦。」小區業主群群主劉芬這樣說。
為了紮實做好小區的疫情防控,郭春雄主任帶領大家創新工作機制,明峰和幫戰友服務中心王學友、社區志願者協會尤鵬更是反覆研究、獻計獻策、全力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個一」防控機制、出入證管理、車輛通勤管理等適用本小區的系列管理制度相繼出台。「這樣的規章嚴格規範,我們心裡感覺踏實。」業主李濤說。

很多業主看到志願者隊伍頂風冒雨、認真執勤,有的送來礦泉水、有的送來水果,還有的業主悄悄地把慰問品放在值勤崗口,只留下無名的字條。「我們的行動,業主們都看在了心裡,如果咱們干不好,咱們就對不起大家!」在支部會議上,明峰這樣表達著。
在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中,為了工作「抓鐵留痕」和「回頭看」,明峰主動承擔起了臨時黨支部會議紀要、簡報的編撰以及主題活動的策劃工作。在工作群里,大家總能第一天就能看到當天會議和存在的問題。「你們工作方法有特色,曲藝家協會等三家社會組織的參與,讓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做得更紮實。」2月29日,京津冀協同辦相關領導視查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時這樣評價。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疫情如火,逆行者迎難而上。讓我們為防疫戰線上的曲藝人點贊,為防疫路上戰鬥過的志願者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e6XGnEBfwtFQPkde29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