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01
思明皮膚白白的看起來像個洋娃娃,但是到了孩子8個月的時候,爸爸發現孩子皮膚似乎有點黃,剛好孩子要去做兒童保健了,媽媽就帶著孩子去兒童保健科進行常規檢查!因為媽媽去得比較晚,剛好來得及給孩子先抽了一個血,到下午再去給醫生進行智力檢測!
下午去的時候思明的血常規就出來了,血色素只有98g/L,醫生說這屬於中度貧血了,然後再給孩子進行智力檢測的時候,就發現思明的反應力是要比同齡的孩子要慢一些,孩子智商是要比同齡的孩子低一些!
再看孩子的皮膚,醫生就問媽媽:平時你們家孩子是不是不怎麼吃肉?平時是不是比較喜歡吃蔬菜?是不是經常吃胡蘿蔔、南瓜、番茄、西藍花、彩椒這些蔬菜?媽媽說:對呀,我們家的食物就是這幾種輪換著吃。
02
醫生就說:怪不得孩子皮膚會變黃,孩子的皮膚黃主要是因為經常吃這些含有大量胡蘿蔔素的蔬菜,番茄,西藍花,彩椒,莧菜,菠菜也含有一定的胡蘿蔔素,經常吃胡蘿蔔素含量高的蔬菜,孩子沒有辦法把這些胡蘿蔔素排泄出體外,就會出現高胡蘿蔔素血症,所以孩子的皮膚就會變黃。
再加上孩子平時只是吃這些蔬菜,肉類吃得比較少,所以就導致孩子出現了缺鐵,而孩子缺鐵的話就會影響到大腦的供血供氧,影響到孩子的智商。
而這個高胡蘿蔔素血症也沒有什麼藥可以吃,回去就要調整飲食,要多給孩子吃肉。孩子吃蔬菜的時候,可以吃白菜,豆芽,生菜,菜心等這些沒有胡蘿蔔素的蔬菜,還有木瓜,哈密瓜,橙子,橘子,這些水果裡面的胡蘿蔔素含量也比較高,暫時也要停一段時間。
大概一個星期之後孩子的皮膚黃就能夠好轉!
家長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容易走進幾個誤區,會坑了孩子
第一個誤區:孩子喜歡吃的食物天天吃
比如說南瓜、胡蘿蔔、紅薯這些是帶一點甜味的食物,孩子在一歲之前輔食不加鹽,有一點味道的食物孩子確實會比較喜歡,但是每天給孩子吃的話就容易導致孩子體內的胡蘿蔔素沒有辦法排出體外,變成小黃人。
所以我們要注意孩子再愛吃的食物也不要天天給孩子吃,而孩子不愛吃的食物也不要說給他吃一吃他不吃就不給了,孩子接受新的食物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我們要換著花樣給孩子吃各種各樣的食物。
比如說孩子不愛吃生菜,那麼我們今天可以放在粥裡面,明天可以放在面裡面,後天我們甚至可以做湯給孩子吃,要多給孩子吃幾次孩子才會願意吃!
第二個誤區:吃肉太晚太少
2022年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寶寶添加的第1種輔食可以是肉泥、肝泥也可以是高鐵的穀類食物,所以我們在剛開始添加輔食就可以吃肉了。
如果剛開始添加輔食不是吃肉的話,那麼在孩子吃完米粉1~2周,也要儘快地給孩子添加肉類或者是肝類!
而且每天都要給孩子吃肉,因為孩子在7個月之後需要大量的鐵,而母乳中的鐵含量非常的少,所以要通過輔食添加,輔食中鐵含量高,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就是肉類!
第三個誤區:給孩子喝各種湯
骨頭湯,肉湯,菜湯,米湯,這些湯裡面的營養價值是非常低的,屬於空營養食物,含量最多的就是水分,真正有營養的物質比較少,給孩子當輔食吃的話就會占用孩子的胃空間,反而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