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生草喊了這麼多年,為何仍有果園還在打除草劑?

2019-07-09     火種三農

果園生草技術」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是一種在國際上被公認的較為先進的果園土壤管理方法。該技術是在19世紀初始於美國,後來向著周邊果品生產發達的國家擴散,如義大利、紐西蘭、法國、以及亞洲的日本。該技術的優點還是很顯著的:

生草的優點

1、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2、保持土壤墒情:

3、延長果樹根系活動時間

4、改善果園小氣候,減輕日灼的發生

5、疏鬆土壤,通氣性好,防止水土流失

6、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效益

7、提高果品質量

生草果園由於空氣濕度和晝夜溫差增加,使果實著色率提高,含糖量大,果實硬度及耐貯性也有明顯改善。


果園生草在我國於90年代開始推行,但截止目前,在實際生產中生草果園面積占果園總面積不足10%。這項實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在歐美、日本等國實施多年,但在我國推廣慢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果農不願生草的原因:

1、傳統的農耕文化以及傳統的觀念,讓果農形成了思維定勢,難以接受這一果樹種植新理念。

2、存在「雜草與果樹爭水爭肥」的顧慮。

3、果農對果園生草的迫切性與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4、對於生草割草問題消耗大量人力


這些傳統觀念和爭肥問題隨著推廣的開展,顧慮逐漸打消。而最讓果農頭疼的應該是生草割草的人力成本問題。隨著農村用工人口的減少,用工難問題日益突出。而對於果園生草來說,一般從第二年開始,每年要割草3~5次。不然就會影響果樹的生長。

人工割草費時費力不說,稍不及時割,病蟲草害就要爆發。尤其是種植大面積的果園,也許第一遍還沒有割完,剛開始割的地方又得開始割二遍了,根本忙不過來。

針對果園生草還是打除草劑清耕問題,叨叨的觀點是:不但要生草,而且是必須要生草。

據叨叨所知,生草的果園地表下5~10厘米土壤有機質比除草條件下提高1%。大家不要小看這百分之一的有機質的提高,如果是施用有機肥來,這百分之一需要差不多3.5噸有機肥,其費用可想而知。

那麼,問題來了,果園生草這麼重要,如何解決割草麻煩,費工的問題呢

針對這個問題,叨叨推薦大家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既能滿足生草改良土質等優點,又能方便快捷割草,大大提高效率方式。

沒錯,就是採用割草機割草。該類割草機的優點有很多。

優點:

1、其工作高效方便,效率是人工割草的20倍以上

2、其可以直接打碎草杆,利於土壤保墒,養分還田,省去人工清理;

3、經濟投入少,成本低,耗油量為每畝6~7元

4、適用廣,不但平坦地可以使用,坡地也可以使用。爬坡能力強,最大爬坡能力為45°。種植獼猴桃、柑橘、蘋果等大宗水果果園都適用,是大中型果園的福音。

詳細了解,可在下方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AxkgW0BMH2_cNUgpR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