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海上漂流133天,渴到喝鯊魚血,救援隊看他是中國人轉頭就走

2022-03-04     千彥水

原標題:他在海上漂流133天,渴到喝鯊魚血,救援隊看他是中國人轉頭就走

有誰認識這個用鮮血畫出來的人臉的球麼?

它的名字叫做威爾遜(Wilson),出自2000年上映的經典電影《荒島餘生》。主人公查克·諾蘭德(Chuck Noland)是聯邦快遞公司的員工,在乘飛機運輸快遞的時候遇到了空難,飛機墜毀在大海之上,等到查克醒來之後,他已經被海浪拍在了一座荒島之上,由此開始在荒島上求生。

而在現實中,也有一個不幸的中國人也在海洋上開始漂泊,只是他更慘,他始終沒有遇到任何足以歇腳的小島,而是一直在海上漂泊,他被稱為「中國的魯濱遜」,但他的故事比魯濱遜或者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還要慘。

海南娃子

潘濂出生於1918年,從小生長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中,是個地地道道的海南娃子,但是偏偏水性卻不算很好,這成為了他在後來的海難中經常受挫的原因。

1936年,18歲的潘濂經父親安排進入了香港「坦達號」中當學徒,在1939年時又上了英國船隻「貝洛蒙」號做服務員,靠上了這麼層關係,潘濂的生活也變好了很多,在船上也稱為了西裝革履的俊秀青年了。

海上遇難

1942年,潘濂所在的貝洛蒙號在亞馬遜河出海口以東750公里處被德軍潛艇的魚雷擊中,船身立即燃起熊熊大火,並且開始下沉,好些船員在船體被擊中時就已經喪生,另一部分則是被烈火焚身活活燒死。

但潘濂卻幸運地逃過了一劫,他冷靜地穿上了救身衣,在貝洛蒙號即將爆炸前跳入了水中,隨後就是一聲巨響,貝洛蒙號火光沖天,一朵小蘑菇雲升騰而起,而貝洛蒙號則快速下沉,最後被大海吞噬,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當時已經是11月,好在潘濂沉船地在赤道附近,水溫還算不上太冷。潘濂游泳技術一般,只是在水中胡亂撲騰,經過兩小時的搜尋之後,才終於發現了一架保存完好的救生筏。

潘濂驚喜地發現,在救生筏中還有共計140升救命的水,在大海之上,其實跟沙漠沒有兩樣,如果喝海水的話不僅不能解渴,而且還會導致脫水,引起腹瀉,腹瀉進一步引起脫水,最後將人活活渴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餅乾、罐頭、信號彈和手電筒等等,這讓近乎絕望的潘濂感到了希望。他找到了一些帆布,在救生筏上揚起了帆,從此開始漂流生活。

潘濂漂流記

烈日炙烤,風暴侵襲,海水浸泡,這使得潘濂全身開始長起各種膿包,關節浮腫,肌肉酸痛。幾十天下來,救生筏上的水和食物也就被吃喝了個乾淨,他看到有海鳥會偶爾落在救生筏上,就伺機等待,終於抓住了一隻海鳥。

他把海鳥的頭扭斷,對著海鳥脖子就開始喝血來止渴。但海鳥對於一個成年男人來說也就夠塞牙縫,他用海鳥和一些小魚的內臟作為餌料,想要吸引更多的魚來,結果不料居然引來了鯊魚。

雖然這鯊魚不算很大,但是也有將近一人那麼長了。潘濂已經要餓瘋了,看到鯊魚也沒想著退避,反而跟鯊魚搏鬥了起來,最後用一些工具殺死了鯊魚,於是又開始喝鯊魚的血止渴。

就這樣,潘濂又漂泊了幾十天。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了一艘貨輪,之後又見到了美國海軍偵察機,當他覺得自己終於有救了的時候,當他興奮地向著貨輪大喊揮手打信號彈的時候,貨輪上和偵察機上的人得知潘濂是中國人之後,卻扭頭就走,幾乎掐滅了潘濂最後的希望。

潘濂獲救

但潘濂還是不想這麼放棄,他還有父親母親要照顧,還沒有給家裡添個子嗣。他將父母的面孔當成了自己的「威爾遜」,靠著這樣信念支撐自己,一開始他還結繩記日,到後來他都虛弱得懶得弄繩子了。就這樣,他又漂流了幾十天。

忽然一天醒來之時,他發現海水顏色變了。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海岸已經不遠了。他四處眺望,終於看到了陸地的輪廓,他用生命最後的氣力不斷向著岸邊划水,最後終於來到了朝思暮想的陸地。

那時剛好有一家三口的巴西漁民出海,看到潘濂之後就立即將潘濂救了下來,潘濂這才知道,自己已經在海上漂流了133天。巴西一家人照顧了潘濂三天之後,就把他送到了貝倫市醫院中進行綜合治療,潘濂住院近一個月後,身體才慢慢恢復。

後來,他在英國領事館的安排下回了英國,他的故事也轟動了整個世界,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還授予了他一枚大英帝國勳章。由此,潘濂的漂流生涯才算是真正結束,而他也回到了過去的日子,開始在輪船上繼續自己的工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96407565c88ed7e805a3d6a647617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