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其實並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它是一種生活經驗。

2022-06-13     人文傳媒網

原標題:家庭教育其實並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它是一種生活經驗。

2022年1月1日正式實行《家庭教育促進法》,其中第16條明確指出,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養成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孩子天性都愛玩,如果父母能花些心思把做家務變得遊戲化、娛樂化,寓教於樂,孩子自然會興致勃勃地學習並實踐。願為人父母們都能適時放手,積極鼓勵孩子動手,讓孩子在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的同時成長、成才。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體力勞動對於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驚人的、豐富的思想世界。這個世界激發著兒童的道德、智慧、審美、情感,如果沒有這些情感,那麼,兒童認識世界(包括學習)就是不可能的。」

這段話提醒我們,從小一定要教孩子體力勞動,不單純是把那個活兒做完了,它能夠把孩子內在那些美好的品質給激發出來,讓他在這個過程中去了解世界、認識自我。

「黎明即起,洒掃庭除,需內外整潔。」——《朱子治家格言》

這裡說到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收拾衛生。以往我遇到了一些朋友就不理解,說到:「這房間也不髒,幹嘛要天天收拾啊?」

「哎呀,收拾衛生太浪費時間了。」

但是我們通過學習古人的教誨,還有聖賢之人的家訓發現,他們把打掃衛生這件事情看得很重要。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呢?我們來思考一下,一個人剛起床的時候,如果直接坐在這裡就看書了,就學習了,會不會很睏倦呢?好像還沒從睡意當中走出來,所以早晨是陽氣上升的時候,人應該活動。

所以這個時候收拾衛生,人的身體就會動起來。首先是會對身體好,其次我們早晨起來去打掃衛生,把房間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我們想一想:我們在這樣的一個環境當中,我們無論讀書或是學習,心情自然就會很愉悅,很舒暢了。所以早晨起來去收拾衛生,將房間打理得乾乾淨淨,給自己一個好的心情是很重要的一點。

再換一種想法:我想早晨先看看書吧!我想早晨先去跑步運動運動吧!我們看看我們去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心裡頭都是誰呢?是不是都是我們自己。而收拾衛生是在為家人服務,我把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爸爸媽媽起床之後,讓他們在一個很乾凈的環境當中,去吃早飯。

妻子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給丈夫給孩子一個舒適的環境,讓他們起床之後,能夠在一個很乾凈的房間裡生活,一家人其樂融融。我們想想收拾衛生的時候,我們是存著一顆什麼心呢?為人服務之心,所以為什麼我們的古人說:「黎明即起,洒掃庭除。」

就是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情要為人服務,這個存心就是放在利他上面的。這就叫做在道上,這顆心就擺正了。利他的心是善心,「善降之百祥」,而利己則便是惡,「惡則降之百殃」。所以早晨起來我們去收拾衛生的時候,我們心裡想的是要利益於人,至少是利益這一個家庭的人。這就是為什麼每天都要去收拾衛生,因為人每天都不能離開利他之心,這是我們收拾衛生的用意。

每天早晨起來,我們帶著這樣的一顆心去工作也好,開始一天的生活也好,自然這一天都會非常的美好!心情會非常的愉悅!所以收拾衛生不僅僅是收拾衛生,也是在練我們的一顆善心。

「別有污穢,悉令掃除,不拘早晚。」

看見髒的地方了就要馬上把它清理乾淨,不分早晚。那麼這就是告訴我們,只要有髒的地方就要隨時隨地地去把它清理乾淨,比方說我們到洗漱間裡洗手,洗手的時候水不小心濺到了洗手台上,旁邊就會放一個小毛巾。我們會把它擦拭乾凈,這個洗手台永遠都是乾乾淨淨的,都是乾乾淨淨的。第二天早晨去收拾衛生的時候就會很容易。

這也是在告訴我們,收拾衛生不僅僅只是收拾衛生而已,而是要將我們生活的地方,將我們所在的地方保持住那份乾淨,保持住那份潔凈。這是對環境的一份恭敬,對環境的一份尊重。我們想一想;我們一個人在一個很乾凈的地方,我們的心情會是什麼樣?

如果在一個很髒的地方,到哪一摸一手灰,腳踩在哪裡都是黏黏的,那我們的心情又是什麼樣呢?所以從小要教育孩子學會保持這份乾淨。

愛做比做得好更重要,重在體驗過程,在體驗過程中學習、成長。培養孩子勤勞,關鍵在於觀念。家長要有這種教育意識,隨時隨地,在任何環境中,創造條件讓孩子幫助父母,成長自己。

感謝各位家長,歡迎關注我的帳號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8cc2842c4295ce5fd4c0ffaa371b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