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出版

2023-12-23     紅網

原標題:《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出版

近日,《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出版。

紅網時刻新聞12月23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黎紅霞)近日,《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出版。叢書由湖南人民出版社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歷時三年打造。農村社會發展領域著名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小雲教授擔任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高水平學術團隊帶頭人左停教授擔任執行主編。

《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共七卷,立足中國視角、問題意識和國際視野,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和深入的實地調研,重點總結鄉村振興實踐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有效經驗,重點闡述現階段的鄉村振興理論演進與深刻探索,構築了鄉村振興重要問題、重要理論和重要經驗的完整體系。叢書先後入選 「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左停表示,《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堅持問題導向、國際視野和前沿性,強化實地調查、案例研究和統計分析,在對中外鄉村發展理論大視野下,力求對當前的鄉村振興理論進行深刻理解和闡釋,致力於回應鄉村振興戰略和政策實踐的現實需要,為我國鄉村振興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前沿觀點與資料儲備,也提出了需要學界和業界需要進一步探索問題。

據介紹,該書在策劃出版階段,編輯團隊與叢書主編反覆溝通,做到了兩個確保:一是從七個方面呈現當下階段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既體現工作全局和理論高度,又體現「五個振興」的統籌推進,確保覆蓋的領域全面;二是分卷作者的選擇力求權威高端,同時又注重不同觀點和視角的多樣性,確保覆蓋的地域全面,對於社會各界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啟發落地、銜接過渡、全面推進都有更好的參考價值。

《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總序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其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六大方面之一。2018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進一步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線圖。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鄉村發展實踐總結出來的新思想、新模式、新路徑,是黨的農業農村工作的總抓手,是針對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的特點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鄉村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們已經實現從解決溫飽、擺脫貧困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仍然是社會主要矛盾的突出體現。農業農村這個短板能不能補上,是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關係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效,也關係到共同富裕的成效,迫切需要堅持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併推進,走中國特色鄉村振興道路。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發展階段鄉村發展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鄉村振興是全域、全員、全方位的振興,涉及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諸多方面,對象更廣、範圍更寬、要求更高、難度更大,是一項中長期的任務,最終目標是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需要系統謀劃、有序推進。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多種功能、鄉村多元價值越來越得以彰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也是挖掘農村內需潛力、暢通城鄉大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擴大內需,培育完整內需體系,農村有著廣闊的增量空間。農民收入水平提升、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會釋放出巨量的投資和消費需求。加快拓展和暢通國內大循環,就需要充分挖掘農村內需潛力,推動鄉村振興和城市更新「雙輪驅動」,進一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還是應變局、開新局的關鍵之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創造出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這「兩個奇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保持「三農」的穩定發展。2020年以來,我國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充裕,農村社會保持和諧安定,對保持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功不可沒。當前,外部形勢複雜變化,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增加,需要通過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穩定發展,贏得應對風險挑戰的戰略主動和迴旋餘地。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更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一個部分,面臨很多理論、政策和實踐問題。當前的鄉村振興戰略,一方面是全球現代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戰略和實踐的一個部分,另一方面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面臨其他國家、其他時期所沒有的問題和挑戰。鄉村振興戰略需要隨著實踐的深化而加大研究總結力度。比如,不同類型地區的鄉村振興類型是否有差別;在城鎮化大背景下,農村的人口尤其是年輕人還在繼續減少,鄉村振興如何實現;在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過程中,如何兼顧產業發展的規模集聚效益;如何推進鄉村治理體系的創新,有效地保證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如何在保證國家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前提下,通過鄉村振興實現農民生活富裕的目標;等等。這些來自實踐中的諸多疑問要求我們更加科學、準確地回答關於鄉村振興的實質或內涵到底是什麼,需要在更深的層次從多維視角對我國鄉村振興研究的現狀、熱點和前沿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為此,三年前,湖南人民出版社和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商量,計劃聯合學術同仁對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所面臨的一些迫切需要思考的理論實踐問題開展研究,並撰寫出版這套《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以期為更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研究提供重要參考和建議。經過幾個方面的努力,現在這套叢書終於付梓。

《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堅持問題導向、國際視野和前沿性,強化實地調查、案例研究和統計分析,在中外鄉村發展理論大視野下,力求對當前的鄉村振興理論進行深刻理解和闡釋,致力於回應鄉村振興戰略和政策實踐的現實需要。《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也對代表性的鄉村振興案例進行生動呈現。叢書共七卷,主要的內容包括國家現代化進程與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鄉村產業振興與鄉村功能拓展、鄉村振興與鄉村人才建設、鄉村振興與民生保障、鄉村組織振興與新時代鄉村治理、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叢書各卷編撰都由相關領域的一線專家擔綱,這些專家對相關問題有充分的研究積累。

我們需要從全球現代化進程和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大歷史的視角理解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必然性,理解中國鄉村振興的本質屬性,並在此基礎上構思解決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發展各類問題的路徑框架。《國家現代化進程與鄉村振興戰略》系統地分析和闡釋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與形成的國際國內背景、基本內涵、重要內容、實施體系和重大意義;針對農村改革與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諸如農村土地流轉、農村組織與制度、農產品生產與流通、鄉村建設與發展、城鎮化、農村金融、貧困與脫貧攻堅、農村社會、農村法治、鄉村治理等進行論述,聚焦「三農」領域的新做法、新經驗;總結評估鄉村振興戰略從頂層設計到基層落實的實踐現狀、主要做法、經驗和模式。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既是局部和全局的關係,也是不同發展階段的關係。脫貧攻堅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現實基礎;鄉村振興也能為減貧創造長期的有利的政策氛圍,為減貧發揮經濟上的牽引作用,可以提升社會托底的水平,為減貧建立新的標杆,也為長期的反貧困提供新的治理和發展的資源和力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相銜接既是當下的問題,也是一個長期問題,涉及實現包容性、益貧性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和公共政策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就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把握和釐清的二者的深刻內涵和內在邏輯關係,兩大戰略協同推進、平穩過渡的政策著力點、關鍵路徑、機制構建以及實施重點、難點等做了分析闡釋,對脫貧攻堅已形成的經驗和項目如何主流化、常態化、機制化嵌入到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展望和討論。

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應重視傳統農業的發展,還應拓展鄉村產業發展的新的方向,也就是對鄉村新的產業功能的拓展。《鄉村產業振興與鄉村功能拓展》從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提高糧食等農產品質量安全、建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推動農村產業深度融合、完善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激發農村創新創業活力等方面進行了闡釋;同時,本卷還著眼於未來鄉村產業發展,探討了深化改革、拓展農村的新功能,通過構建新的鄉村產業體系和新農業,為實現「農業強」「農民富」創造前提。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振興需要一批新農人。《鄉村振興與鄉村人才建設》從城鄉融合的視角,對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農業經營管理人才(農業職業經理人)、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科技人才、農村電商人才、鄉村人才挖掘、鄉村教育體系、鄉村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作了詳細闡釋,就如何創新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激勵體制進行分析和論證,旨在為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提供具體指導。

鄉村振興戰略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都是人的發展、人民福祉的改善,特別是生活在鄉村中的農民。農民的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最重要目標,也是中國現代化的特色和本色。《鄉村振興與民生保障》從政治、社會和經濟維度對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的目標、重點、意義和基本框架進行了系統性的闡釋。鄉村振興應該為農民提供生態宜居的家園,提供基本的民生保障。鄉村是一個人類生態系統,鄉村振興的過程應該包括人類生態系統的優化、功能化。鄉村系統不僅能夠傳承鄉村傳統文化,更重要的要為鄉村文化文明的新發展提供沃土。要把鄉村文化和鄉村生態系統融合起來,打造鄉村居民生態宜居的家園。要加強改善鄉村福利、加強鄉村社會服務體系建設,發展鄉村養老等服務功能。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鄉村組織振興與新時代鄉村治理》緊緊抓住組織振興這一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從組織振興的意義、鄉村治理的歷史演變與時代要求以及如何構建新時代鄉村治理體系等方面進行深入闡述,剖析了構建新時代鄉村治理體系所面臨的難題和困境,提供了打造服務型政府、建設村民自治組織、推進鄉村法治建設、提升鄉村德治水平、壯大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措施和方法,為實現鄉村各類組織的全面振興提出相應的政策路徑。組織振興還要積極考慮數字治理技術在鄉村的推進應用,打破數字鴻溝、實現數字超車,提升鄉村組織治理能力和水平。

鄉村振興需要在城鄉融合發展的大格局下予以推進。作為面向2050年國家現代化進程一部分的鄉村振興戰略,也需要嵌入到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宏大框架中,與城鎮化等「四化」統籌的戰略相配合。城鄉融合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路徑之一,只有通過城鄉融合,才能實現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優化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推進城鄉融合的目標和主要指標,基本服務均等化也是提升鄉村能力、改善鄉村居民福利的重要方面,也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平台。《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力圖從理論上建構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框架,從實踐層面回應城鄉融合的政策和措施手段。

叢書儘可能針對鄉村振興需要思考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研究,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我國鄉村振興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前沿觀點與資料儲備,也提出了需要學界和業界進一步探索的問題。我們希望叢書的出版有利於鄉村振興研究和實踐工作的開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有城市現代化,也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上下更大功夫,推動鄉村經濟、鄉村法治、鄉村文化、鄉村治理、鄉村生態、鄉村黨建全面強起來,讓鄉親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鄉村振興涉及的領域十分豐富,需要研究探索的問題也很繁雜。本叢書的研究編寫歷經了三年的時間,其間,國內外的形勢發生變化,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也在不斷深化,叢書可能沒有完全反映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也希望得到各界的批評指教。

(作者:李小雲,系《中國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叢書》主編,農村社會發展領域著名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曾榮獲國家脫貧攻堅獎創新獎,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

來源:紅網

作者:蔡娟 黎紅霞

編輯:高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8b12b4ed6e21469cdbeca896f1696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