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1月12日晚間,隆平高科(000998.SZ)發布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去年實現扭虧為盈,報告期內歸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1.65億-2.25億,上年同期調整後虧損約8.33億。
數據顯示,2023年扣非凈利潤約3億-3.8億,上年同期調整後該數據為約-7.78億。此外,去年隆平高科營收約88億-95億,上年同期調整後該數據約75.32億。
公告強調,去年隆平高科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以現金支付方式收購隆平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平發展」)13.6759%股份,隆平發展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隆平高科按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原則對上年同期數進行追溯調整。以上上年同期調整後數據未經審計。
針對2023年扭虧為盈的主因,隆平高科指出,前述營收按調整前同比增幅達到138.56%-157.54%,主要是隆平發展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所致;按調整後營收同比增幅16.83%-26.13%,主要是公司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升,高產優質品種深受市場歡迎,市場份額不斷提高,玉米種子、水稻種子的營收對比上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
鈦媒體APP注意到,隆平高科在2021年營收約35.03億,歸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6244.74萬,較2020年凈利潤1.16億出現大幅減少,到了2022年巨虧超8億,凈利潤同比銳減1503.53%。此番2023年實現扭虧為盈並不容易。2022年,該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同比增加2.4%、36.05%、246.32%。
去年隆平高科在控費方面下功夫,報告期內,推行降本增效、精益降費,國內各產業公司不斷優化生產制種基地的布局,降低生產成本,令毛利率得到一定改善與提升。此外,國內各產業公司的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對比上年同期均呈現不同程度的降低,控費成效明顯,使其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除了上述舉措,報告期內,隆平高科主動開展外匯風險管理工作,積極應對美元匯率波動影響,籌措資金,用人民幣置換全部美元貸款,使外匯損失對比上年同期減少約1.23億元。而財務費用的降低,令歸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大幅增加。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隆平高科不斷加強內控管理,主動剝離低效、無效、非主業的參股公司,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損失較上年同期減少,亦大幅增加了凈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30日,隆平高科披露轉讓隆平生物技術(海南)有限公司(簡稱「隆平生物」)部分股權的公告,隆平高科與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央企基金」)分別是隆平生物的第三和第一大股東,雙方在生物育種領域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央企基金擬進一步提高對隆平生物持股比例,隆平高科亦出於整體戰略需要,優化生物技術領域投資結構,於是雙方簽訂相關協議,將持有的隆平生物10.94%(對應注資892.157萬)轉讓給央企基金,轉讓價為3.61億。轉讓完成後,隆平高科對隆平生物持股由15.9411%變更為5.0011%。
對於此次交易,隆平高科表示,不影響與隆平生物在轉基因性狀方面的合作。據2023年9月30日財務數據初步測算,預計本次交易產生的投資收益約2.2-2.5億元。
申萬宏源研報指出,隆平發展並表增厚業績,剝離非主業資產輕裝上陣,隆平高科盈利能力逐步恢復。2019年後公司利潤波動較大,主要系收購隆平發展產生投資收益及虧損、因美元貸款產生利息費用及匯兌損益、2021-2022年計提較大規模資產減值損失。
研報認為,隆平高科轉基因性狀及品種布局均行業領先,轉基因商業化落地貢獻利潤增量。2023年10月農業農村部公開首批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審定名單,標誌著轉基因商業化正式落地。隆平高科轉基因性狀及品種布局均行業領先,性狀方面,持股杭州瑞豐、隆平生物、國豐生科三家形狀企業,預計2024-2026年公司性狀授權費有望貢獻凈利潤0.1億、0.4億、1.1億。此外,預計2024-2026年公司轉基因玉米種子有望貢獻凈利潤0.5億、1.5億、2.5億。
申萬宏源強調,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推廣有望為隆平高科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但風險提示則包括,極端天氣影響;公司大品種市場表現不佳;轉基因玉米推廣進度不及預期。
東興證券研報同樣認為,隆平高科在轉基因玉米種子領域具備領先行業的技術和品種儲備,在商用落地後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動力並提升公司市占率。截至1月12日收盤,隆平高科每股報收於13.17元,跌幅0.53%,總市值173.44億。(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