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下方的音樂,陪你聽一首好歌 」
文 | 蘇善書
來源 | 十點讀書(duhaoshu)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曾寫道:
「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的確如此,這個世界沒有感同身受,任何自以為地評價,要麼是傲慢,要麼是愚蠢。
千萬不要通過朋友圈隨意地評價一個人,也不要通過表面生活,隨意揣測別人的生活。
你看到的只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卻不知道別人走過什麼樣的路,經歷什麼樣的生活。
你以為的並不是你以為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前段時間,高中同學琳琳找我聊天,聊到一位共同同學玲子的現狀。
她立馬用發現新八卦的語氣告訴我:「你知道我在她的朋友圈發現什麼嗎?一隻新款的LV包包。」
並且不忘記補上一句:「肯定是假的。」
我問她:「為什麼這樣說,何以見得?」
她回答:「高中時候,她穿著那麼樸素,一看家裡就沒什麼錢,怎麼買得起這麼貴的包包。」
我又說:「說不定她現在賺到錢了,給自己買一隻包包,這沒什麼吧。」
她卻說:「她上學時學習並不突出,能找到什麼好工作。」
說完之後,我沒有再去接話,跟僅憑隻言片語,就對別人下斷言的人多說無益。
她不知道的是,這位看起來外表樸素的同學,其實是個實打實的富二代,只是家教嚴格,日常樸素。
雖然她上學時成績並不突出,但是畢了業就去自家公司實習,從最基層的員工做起,一直做到高管位置。
她以為別人曬LV是炫耀,其實那不過只是別人的日常。
真正值得炫耀的時刻,玲子從來沒有在朋友圈發出來而已,凡是跟玲子深入接觸過的人,無一不評價她謙虛又有禮貌。
生活中太多這樣的事情,僅僅憑藉展示出來的表象,就妄議揣測別人的生活:
看到女孩長得漂亮又成績好,那麼她肯定是跟老師走後門;
看到別人年紀輕輕就開好車,那麼她絕對有什麼不正當關係;
看到別人打hpv、紋身、染髮,那麼她一定生活混亂。
僅僅憑藉別人展示出來的表象,就刻板地對別人的生活做出片面的評價,其實暴露的是自己的膚淺。
有一句話說: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當你沒有真正了解別人的時候,千萬不要隨意評價別人,你以為的只是你以為,真相背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你的隨意評價
暴露了你的狹隘和無知
最近,奧運冠軍楊倩在為某品牌拍廣告。
有人將拍攝現場的照片發到網上,照片里,楊倩身著一身白裙,正在現場忙碌著。
沒想到,這組照片在網上掀起爭議。
有人對著楊倩的照片,就是一頓攻擊:
「1米5?」
「哪裡美了?實話實說這背影丑啊。」
「這麼胖,就不要上鏡了吧。」
拜託,這是奧運冠軍,不是靠美貌營業的女網紅、女明星,用外貌評價為國家爭榮譽的冠軍,這樣的人到底是有多狹隘。
他們更是難以理解,隨便的一句評論,給別人帶來多少傷害。
其實,生活中這種也很常見。
遇到身材肥胖,就隨意評判別人的生活;
看見別人生活困窘,就指責別人生活不夠努力;
看見別人工作普通,就評價別人庸庸碌碌,沒有理想。
在這些人眼裡,美貌、金錢、成功……是唯一的評價系統,他們永遠欣賞不到這個世界的更多面,人品的閃光,智慧的魅力,善良的美好……
當他們用自己單一的價值觀,評價這個豐富的世界的時候,暴露的只是自己的狹隘和無知。
隨意評價別人的人,自己不見得有多優秀,但他們似乎在嘲諷別人的時候,內心升騰出一絲絲優越感。
孟非曾經說過:
「所有的優越感,都不是來自容貌、身材、知識、家族、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利,它只來自缺少見識和缺少悲憫。」
「所有的優越感,都不是來自容貌、身材、知識、家族、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利,它只來自缺少見識和缺少悲憫。」
見過世面的人,從來不會用簡單、狹隘的概念去定義外界,他們對世界的了解是飽滿的,有層次的,絕非隻言片語,言之蔽之。
真正見過市面的人
從不隨意評判
莊子在《德充符》里講過一個故事。
衛國有一個長相十分醜陋的人,名為哀駘它。
雖然面貌可憎,但衛國男女老少都對他趨之若鶩。
男人跟他聊天之後,常常沉醉其中,不肯離去;女人見到他紛紛對父母提出請求,與其做別人的妻子,也不如做哀駘它的妾。
這個哀駘它難道有很大的本事嗎,他不僅沒有特殊的才能,也沒有富可敵國的財富。
那麼人們為何被他吸引,對他信任?
原來他無論跟任何人交往,自始至終都秉承一個原則,不評價。
無論別人說什麼,他總是附和他人,從來不會評價他人的過錯是非。
不僅言語上從不評價,在言談交流中,可以感受到他從心底里尊重每個人的決定,這才是人人願意跟他交往的緣由。
越是見過世面的人,對別人的接納度越高。
他們不會用學識彰顯自己的優越感,也不會因為別人的觀點而輕視他人,睿智通透,包容隨和。
蔡康永曾經講過一個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媽媽帶他到一個有錢的朋友家做客。
主人家非常闊綽,拿出比較名貴的鮑翅參肚來招待客人,蔡康永也是第一次吃到這些少見的食物。
當他吃到魚翅時,不禁讚嘆:這是什麼東西啊,真好吃。
主人見他很喜歡吃,就又給他盛了一碗,告訴他:這是粉絲,喜歡就多吃點。
很久之後,蔡康永才知道他們當天吃到的是魚翅。
但是這家主人的待客之道,卻在他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後,蔡康永每每到飯局吃飯,凡是碰上稀有菜肴,主家便會不余遺力地介紹,生怕別人不知道:
「這是神戶牛肉,養牛的時候要做按摩、聽音樂,要好幾千呢!」
蔡康永就會想起吃魚翅的那次經歷。
原來,一個人擁有可以自誇的資本,但卻選擇不說,照顧別人的體面,這是真正見過世面的人。
亦舒在《圓舞》中寫道:
「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內心就越缺少什麼。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
「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內心就越缺少什麼。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
見過世面的人從不會大聲宣揚自己開過什麼車,去過什麼地方,穿過什麼衣服,因為他們內心豐盈,不用向別人證明。
首先悅納了自己,所以他們懂得接納、尊重別人,溫柔地與這個世界相處,勝過處處壓倒別人。
曾經看過有人問,世面到底是什麼?
有個答案深表認同:
沒有人能夠定義世面。
你在羅浮宮欣賞藝術品,那是你的世面,放牛娃在山上奔跑,那是他的世面,真正沒有見過世面的是你指責放牛娃不懂藝術,而放牛娃又指責你不懂放牧。
如何優雅地出現在別人的世面當中里,那才叫真的見過世面。
沒有人能夠定義世面。
你在羅浮宮欣賞藝術品,那是你的世面,放牛娃在山上奔跑,那是他的世面,真正沒有見過世面的是你指責放牛娃不懂藝術,而放牛娃又指責你不懂放牧。
如何優雅地出現在別人的世面當中里,那才叫真的見過世面。
見過世面的人,在遇到不如自己的人時,懂得尊重而不是傲慢;遇到高於自己的人時,懂得欣賞而不是詆毀。
他們從不會把優越感寫在臉上,也不會在別人的弱點上顯露自己的價值,更不會僅憑朋友圈的一句話,就對一個人打上標籤。
所謂世面,也不過是世界的一面而已,我們的世界喧鬧而豐富,是因為不同人的存在才五彩斑斕。
尊重別人的三觀,不隨意評價別人,見過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保持謙遜,總是包容,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點個【在看】,尊重、接納別人和自己的不同,這就是見過世面該有的樣子。
作者:蘇善書,一生不舍愛與自由。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聯繫十點讀書。白蘭花Michelia 經授權發布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