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睡眠不會切斷你與外界的聯繫

2023-11-02     果殼網

原標題:深度睡眠不會切斷你與外界的聯繫

原文作者:Anil Oza

與科學家之前認為的不同,實驗表明睡眠並不會完全切斷你與外界的聯繫。

睡眠研究經常使用腦電圖測量人腦的電活動|Getty

科學家曾認為,如果大腦與外部世界之間有一扇窗,那睡覺就好比給窗拉上窗簾,讓大腦不再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10月1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睡眠的某些階段,這個窗簾可能會部分拉開。研究對象會根據研究人員說的話,在特定睡眠階段做出微笑或皺眉的反應。

該研究共同作者、巴黎腦研究所的認知科學家Delphine Oudiette說:「照理說,睡覺時是什麼都做不了的。」她解釋道,以往對睡眠的定義是你對周圍環境的意識中斷了,「也就是說你不會對外部世界作出反應。」

做夢時間

但就在幾年前,Oudiette和她的團隊做了一個實驗,看看是否能和知道自己正在做夢的人交流——這些人被稱為清醒的做夢者。在這些人做夢期間,研究人員能問問題,並通過他們的眼動和面部肌肉抽動來獲得回應[2]。

該研究共同作者、美國西北大學認知科學家Karen Konkoly說,論文發表後,「縈繞在大家腦海的一個大問題是,是否也能與非清醒的做夢者交流。」

於是,Oudiette繼續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在她最新的研究中,她和同事觀察了27名發作性睡病患者和22名沒有該疾病的人,發作性睡病的特徵為白天犯困 以及清醒夢的出現頻率較高。當這些人睡覺時,研究人員反覆要求他們皺眉或微笑。所有人能對至少70%的提示作出正確回應。

所有受試者的整體回應率在REM(快速眼動)睡眠期間更高,REM期間會出現深度睡眠但大腦相對其他睡眠階段更為活躍。研究團隊通過腦電圖(EEG)記錄了實驗期間受試者腦活動,EEG技術通過綁在頭皮上的電極捕捉電信號。

Oudiette說,這說明,「你的一些生理狀態更偏向於拉開面向外部世界的窗簾。」

她認為,類似實驗或能讓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各種睡眠疾病,包括失眠和夢遊,甚至還能發現哪些腦區會在睡眠中保持活躍,以及它們與意識的關聯。

該研究代表著睡眠研究領域正在發生的變革,比利時伊拉斯姆斯醫院的神經學家、認知科學家Mélanie Strauss說,研究人員不再只專注於用EEG監測睡眠,而是開始轉向將EEG與各種任務和刺激相結合的「細粒度」方法,這種方法有助於理解特定疾病或症狀。

參考文獻

[1]Türker, B. et al. Nature Neurosci.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3-01449-7 (2023).

[2]Konkoly, K. R. et al. Curr. Biol. 31, 1417–1427 (2021).

原文以Deep asleep? You can still follow simple commands, study finds標題發表在2023年10月18日《自然》的新聞版塊上

nature

doi:10.1038/d41586-023-03252-7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Nature Portfolio(ID:nature-portfolio),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5be0bbbb3e39607cfd839a2c20d43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