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獼猴桃產量全球第一,為啥還進口了全球最多的獼猴桃?

2023-03-02     正解局

原標題:國產獼猴桃產量全球第一,為啥還進口了全球最多的獼猴桃?

中國是獼猴桃產量最多的國家,還是進口獼猴桃最多的國家。

正解局出品

在中國人越來越有能力購買全球商品的時代,人們也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泰國的榴槤,智利的車厘子,紐西蘭的奇異果……這些進口水果,似乎也與產地綁定,成了人們心目中品質的保證。

可很多人並不清楚,一顆就要賣到十幾塊錢的奇異果,也就是獼猴桃,原產地其實就在中國。

中國是全世界種植獼猴桃面積最大的國家,一個縣的種植面積就超過了整個紐西蘭;中國也是全球獼猴桃產量最多的國家;同時中國還擁有幾乎所有的獼猴桃品種。

但另一個現實是,中國還是全球進口獼猴桃最多的國家。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過去的五、六年,在國內水果市場排行榜中,獼猴桃的銷量一直緊跟著香蕉,排名第6。

最近幾年,獼猴桃在國內的銷量穩居第六 截圖來源:央視《消費主張》欄目

雖然中國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獼猴桃種植面積(182566公頃,2019年數據)和年產量(219.67萬噸,2019年數據),但是牢牢把控國內獼猴桃高端消費市場的,卻是從紐西蘭漂洋過海而來的獼猴桃,它有個洋名叫「奇異果」。

自從2001年紐西蘭的奇異果進入中國市場後,就一直占據著中國進口獼猴桃市場超三分之二的版圖,剩下的被智利和義大利產的奇異果瓜分。

2003年,紐西蘭產的100個果子裡,有2個被送到中國,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增加到了17個。

這讓紐西蘭最大的奇異果品牌佳沛作出大膽預測:5年之後中國將會取代日本成為最大的出口市場。

不過佳沛的預測還是太「保守」了,一年之後,中國就成了他們最大的客戶,占了他們全球銷售總額的20%。

佳沛進入中國以來,占有率一直在進口獼猴桃的三分之二以上,近兩年更是達到9成

因為紐西蘭產的奇異果在全球市場領先,所以無論國外還是國內的消費者,要麼不知它的本名叫獼猴桃,要麼有意識地劃分進口的、好吃的叫奇異果,口感酸澀、放爛都不熟的,是國產獼猴桃。

畢竟,好吃才是王道,叫什麼名字不重要。

10塊錢一個的奇異果,從登陸中國市場之初就成了高端水果的代名詞,把國產獼猴桃打得滿地找牙,也讓人們漸漸忘記了,其實中國才是獼猴桃的原產地。

原產地,產量最大,種植最多;出口少,口感不佳,效益完敗。

這兩組極端的對比,就是中國獼猴桃產業的尷尬。

先來說產地。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獼猴桃原產地,從秦嶺、大別山到海南都有分布。

僅人工庭院種植的歷史,就超過了1300年。

在獼猴桃全部的75個分類群中,有54個種和21個變種。

這其中,有52個種是中國特有的,或是中心分布的。

中國不僅是獼猴桃的原產地,還擁有最多的品種分布 圖片來源:齊峰果業

而紐西蘭的獼猴桃種植歷史,僅有100多年。

1904年,紐西蘭人從湖北宜昌帶回了獼猴桃種子,開始改良培育品種。

直到上世紀60年代,這個來自中國的果子,才開始在紐西蘭大規模種植,並且用紐西蘭國鳥(KIWI)的名字,叫它奇異果。

這種酸甜可口的水果被出口到歐美後,獼猴桃就成了奇異果,在國際消費市場上聲名鵲起。

再來說產量方面。

中國在獼猴桃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方面,多年來一直都是世界第一。

2019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種植獼猴桃的果園面積有182566公頃,僅陝西的周至縣就有42萬畝(28000公頃)以上,比紐西蘭全國的種植面積還要大。

排名第二的義大利是25080公頃,紐西蘭第三,是14922公頃。

這兩個國家的種植面積加起來,都沒有中國的一半多。

2019年全球獼猴桃主要生產國種植面積,中國以碾壓性的優勢排名第一 數據來源:FAO

2020年,國內獼猴桃的產量大概是230萬噸,占了全球獼猴桃產量的一半還多,比排名第二的紐西蘭多了整整4倍。

但量大並不代表全部。

2021年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中國全年進口的鮮獼猴桃12.8萬噸,花了5.5億美元,其中從紐西蘭進口的就占了91.41%,金額5.2億美元。

而出口的數據比較尷尬。

中國全年出口的獼猴桃僅僅只有1.2萬噸,占了產量的0.5%左右,出口的金額也只有1918萬美元。

2021年中國進出口獼猴桃的數量和金額,數據令人尷尬

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更是慘不忍睹。

紐西蘭的畝產是2.49噸,其次是希臘,畝產是1.85噸。

而中國獼猴桃的畝產呢,在全球主要出產國中的排名接近墊底,只有0.8噸/畝。

果農的收益方面,同樣如此。

紐西蘭的兩個獼猴桃品種,其中綠果平均收益每畝1.9萬元,金果的平均收益每畝更是漲到了4萬元。

法國和義大利獼猴桃的平均收益每畝也都超過1萬元。

反觀國產獼猴桃,售價和收購價連年下跌,再加上人工、物流等成本不斷增加,就算不考慮人工和地租,每畝也僅僅有3000-4000元的毛利。

如果刨去這些成本的話,有些企業甚至已經開始出現虧損。

2019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獼猴桃單位產量全球主要出產國中的排名接近墊底,僅有0.8噸/畝

中國獼猴桃種植產業的現狀和種種問題,癥結到底在哪裡?

雖然中國是獼猴桃原產地,同時擁有天賜的豐富資源,但其實作為一個產業來說,無論是從優良品種的選育、品質管理、冷鏈儲存到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我們的起步是落後於紐西蘭等國家的。

一方面,是對科研成果的不重視。

紐西蘭種植獼猴桃,是把它當做一個產品來看待,無論研發還是產權保護。

2021年,一件天價賠償的官司宣判。

一名中國商人被判賠償佳沛公司1225萬紐西蘭元(當時約合5558萬元人民幣),原因是這名商人把佳沛公司研究出的獼猴桃品種偷運出境,在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被中國果農大規模種植。

作為全球最大的獼猴桃品牌,紐西蘭的佳沛公司和紐西蘭皇家植物與食品研究院聯手,從資源採集、檢測和育種等各個環節,都實行流水化作業。

紐西蘭皇家植物與食品研究院的多數經費來自於企業 來源:佳沛公司宣傳片截圖

紐西蘭的研究院有200多人專門研究獼猴桃,佳沛公司每年給研究院提供數百萬的經費,讓專家研究培育優良品種。

經過選育出來新的品種,就直接賣給佳沛公司。

這些新品種就是佳沛的「搖錢樹」,好好地保護它們當然是必須的。

反觀中國的獼猴桃產業,對科研成果的重視就顯得不足了。

國內的獼猴桃科研和品種選育,其實也不是沒有建樹。

早在20多年前,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就培育出優質的獼猴桃新品種——「金桃」,但是當時國內沒有企業願意花合理的價錢買下它。

要知道,為了培育「金桃」,國內的專家團隊可是花了整整20年的時間。

原本指望這個新品種,能夠打造出與佳沛抗衡的國產獼猴桃品牌,科研機構也能從不斷擴大的市場份額中源源不斷獲得後續科研資金。

可競價最高的國內公司,出價才只有40萬,而且要一次性買斷。

2000年,這個中國人自己培育的優質獼猴桃,被轉讓給了義大利的一家獼猴桃公司。

17.2萬美元的轉讓費,換來的是歐盟國家10年的品種繁殖權,還有一個「義大利獼猴桃」的名字。

如今,國內種植這種獼猴桃,反而需要義大利公司授權,才能使用這個品牌。

媒體對國內科研機構花20年培育的獼猴桃優質品種「金桃」命運的報道

另一方面,是缺乏科學管理。

在中國,獼猴桃一直是山裡的土特產,並沒有大規模的果園種植。

被當做經濟作物試種,還是1978年從紐西蘭引進「海沃德」開始起步。

此時,紐西蘭奇異果早已經登陸歐美市場,成為人工選種栽培的成熟商品。

佳沛掌握著紐西蘭80%以上的獼猴桃,他們和果農的關係,更像是一個超大的合作社,從始至終都有著科學明晰的標準。

紐西蘭的獼猴桃產業,早已完成了標準化和流水化作業的升級

實驗室培育出的獼猴桃品種授權交給果農,由果農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種植、管理和採摘。

紐西蘭果園規規矩矩、整整齊齊,樹枝呈「魚刺型」和「牽引型」,花期授粉採用機械授粉,生長的果實整整齊齊,採摘果子也需要達到規定的標準。

這就是紐西蘭獼猴桃樹體管理的科學化和標準化。

但這個景象,在國內絕大多數果園裡是看不到的。

國內獼猴桃產業從一開始就缺乏統籌規劃。

中國獼猴桃品種眾多,適合的氣候和生長環境也各不相同,各地自己的選品自發選育,從源頭上就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管理標準,更別說有能叫得響的獼猴桃品牌了。

經歷了上世紀末10年和2008-2016年的兩輪快速增長,中國的獼猴桃種植和產量雙雙占據全球第一,但同時無論從行業統籌到種植管理、品質和品牌建設,也都因為急速擴張,而讓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

另外,就是對利益回報的短視。

沒有統一的市場標準,沒有拿得出手的品種和品牌,也就意味著給「劣幣驅逐良幣」提供了市場,意味著消費者選擇國產獼猴桃的過程,更像是開盲盒。

2014-2019年,國內獼猴桃主產區的收購價格一直走低,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進口品牌

國產的獼猴桃之所以不被消費者認可,正是因為有許多「放爛不軟口味寡淡」的「早采果」。

被坑過的消費者,面對國產獼猴桃,很難有信心再次說服自己。

這個問題出在哪裡?

其中,既有無良種苗商以次充好坑害果農的原因,也有部分果農短視,為了提前上市賣個高價提前採摘的原因,還有缺乏品牌帶來市場混亂的原因。

再一個,種植的品種過多,甚至一個縣就種了多個品種,給消費者帶來的認知錯亂。

人們嘗到好的品種,就會說這個地方的獼猴桃好,如果嘗到不好的品種,又會說這裡的獼猴桃不好。

這無疑就給消費者選擇國產獼猴桃帶來了困惑。

「早采果」讓消費者對國產獼猴桃充滿了不信任感 圖片是某個買過獼猴桃被坑的人在朋友圈的吐槽

100多年間,中國的獼猴桃命運跌宕起伏:

被西方「植物獵人」帶去海外變成了奇異果;我們自己培育的優質品種被「賤賣」;如今國產獼猴桃「大而不強」的窘境。

這些經驗教訓都值得總結。

我們擁有天賦的資源,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獼猴桃種植產業也曾經是許多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金果」,這些都是中國獼猴桃產業不能「躺平」的優勢和責任。

祝福國產獼猴桃,多一點自己的優質品種,早一點出現響噹噹的品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567d0b519d326ece9ba59f4db12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