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是一個堅強、堅韌、勇敢、無畏的人,因為孩子的性格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影響孩子的未來,只有好性格的孩子才最終可能獲得成功。
可是即便很多父母有這樣的希望,可是還是會培養出「玻璃心」的孩子,因為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很多父母都對孩子非常寵愛,捨不得孩子吃苦,將孩子養成了溫室中的花朵。
擁有「玻璃心」的孩子基本是聽不得別人的重話的,所以當父母對他們說重話甚至發脾氣的時候,他們就會哭泣。
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性格的塑造關鍵時期是3~6歲,6歲以後的孩子性格就很難改變,所以如果你家孩子7歲之前有下面這三種表現的話,就要多多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避免養出「玻璃心」的孩子。
愛哭「玻璃心」的孩子通常自尊心都非常的強,他們喜歡別人夸自己,無法接受別人諷刺跟嘲笑自己。
這種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有人表揚他,他會非常高興,但是當他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或者失敗的時候,他就會馬上哭泣,這是因為他們非常敏感,也非常脆弱。
不接受批評「玻璃心」的孩子通常對批評的反應都非常激烈,他們一般對自己的看法非常的偏定,對別人的批評置若罔聞,甚至當別人批評自己的時候,他還會固執己見與別人爭吵。他們不會根據別人的批評來反思自己,反而會認為是別人對自己不滿的緣故。
輸不起這樣的孩子只能接受成功,不能夠接受失敗,同時他還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希望自己的學習成績第一,參加的活動也是第一,他也希望自己在跟他人比較的時候,取得勝利。
這種孩子一旦失敗,就會變得異常憤怒,例如有的孩子在跟朋友玩遊戲的時候,如果沒有贏了對方,就會變得惱火,甚至是哭泣。這就代表孩子有明顯的「玻璃心」,他們無法面對困難和挫折,他們只會逃避。
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有這種「玻璃心」的現象,應該怎樣來教育孩子呢?
首先,不要捧殺孩子。
捧殺指的是一味地鼓勵跟表揚孩子,對孩子的缺點跟失敗一概不提,這就是捧殺教育。
孩子在這種環境下生活久了,就會養成只能接受表揚,不能接受批評的性格。他們會覺得自己的一切都非常完美,自己很優秀,他人對自己的批評是嫉妒自己。
因此家長發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可以表揚和鼓勵孩子帶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父母也要指出來。
其次,不要碾壓孩子。
有的父母總是喜歡批評孩子,他們認為自己的批評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但是其實效果恰恰相因為這樣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敏感脆弱。
家長要注意,當孩子很努力的時候,要給女孩子肯定當孩子得到進步的時候,哪怕再小的進步,父母也要表揚孩子不要對孩子太過嚴格,否則孩子容易變得非常自卑。
另外,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性格。
雖然現在很多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也有很多父母,因為自家經濟條件不錯,不需要孩子去吃苦,但是吃苦耐勞的性格,並不意味著孩子以後真的要吃苦,而是為了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力。
其實不單單是孩子,甚至有很多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沒有養成這種性格,所以很多這種研究生會因為論文「自殺」,很多中學生會因為作業和手機而「自殺」。
這是因為她們的意志力薄弱,碰到事情就容易往偏激的地方想。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讓孩子出去打暑假工,讓孩子做一些自己能夠做的家務等等。
最後,培養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不管父母的經濟條件是好還是不好,孩子的生活總會面臨挫折,總會面臨困難,也總會面臨失敗的。
因此父母不要一味地想著讓孩子成功,而是應該告訴孩子面臨失敗時候的正確處理方法,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只有這樣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才能夠快速地從失敗中站起來,並且繼續前進。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小看了孩子的「玻璃心」,因為認為「玻璃心」的孩子只是喜歡哭而已。
這種行為雖然在小時候感覺沒什麼,但是當孩子長大了之後是很難進入社會擁有好工作的,而且他們的人際關係也會變得非常惡劣,這會導致孩子在未來的競爭當中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