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仗中石油優勢,崑崙信託業績仍「敗走麥城」現虧損

2023-02-02     全球財說

原標題:仰仗中石油優勢,崑崙信託業績仍「敗走麥城」現虧損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財說

儘管背靠石化巨頭中石油,崑崙信託去年過得異常艱難。

去年上半年崑崙信託營業收入和利潤均近乎腰斬,但至少還有利潤,而到了年底,該公司已徹底虧損。

1月,隨著中油資本的業績預告,崑崙信託2022年未經審計的財報也被預披露,崑崙信託全年實現營收4.23億元,同比下降70.25%;凈利潤虧損4.04億元,同比下降217.78%。

《全球財說》發現,實際上崑崙信託業績下滑趨勢不只是從去年開始,2021年該公司業績已經開始大幅下滑。

經營現虧損

這家以「建設與中國石油行業地位相匹配的一流財富管理機構」為經營目標的信託公司,顯然距離目標還有些遙不可及。

崑崙信託前身是中國工商銀行寧波市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6年11月,1994年改組為有限責任公司。1997年6月,公司與工商銀行脫鉤,更名為寧波市金港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5月,公司增資擴股,獲准重新登記。2005年5月,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收購部分原股東股權後成為控股股東。2008年10月,公司換髮金融許可證,變更經營範圍,公司名稱變更為「金港信託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5月,公司增資擴股,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為控股股東,公司名稱變更為「崑崙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30億元。2016年9月,公司再次增資擴股,獲准重新登記,註冊資本102億元。

國人都知道,中國石油是國內石化行業兩大巨頭之一,崑崙信託想做信託業的「中石油」的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在經營業績上該公司還需要大力改善,近兩年來該信託公司業績表現不佳。

如前文所述,崑崙信託2022年虧損基本已是定局,但也不算很意外,畢竟2021年經營業績就已開始大幅下滑。2021年崑崙信託利潤總額4.4億元,同比減少12.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3.4%;凈利潤3.43萬元,同比減少9.19億元,同比下降72.82%。

營業總收入方面,不僅2022年下滑,2021年也在下滑,當期實現營收14.22億元,同比下降30.97%,不同的是2022年營收下滑幅度擴大,遠超2021年下滑幅度。

近兩年利息收入均同處下滑通道,不同的是2021年崑崙信託利息凈收入為正,一年後在利息收入下滑的同時,大幅增長的利息支出也吞噬了利息收入,導致入不敷出,利息凈收入變為負。

事實上,近兩年的利潤表都很不好看,除了利息收入表現難看外,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投資收益等數據也不好看,同處於下降趨勢。

營業支出也在同步大增,所不同的是2021年營業支出增幅遠高於2022年。「近年來,在資管新規全面實施及「兩壓一降」嚴監管態勢下,各家信託公司都在探索適合自身的轉型方向與實施路徑。崑崙信託正處於轉型發展期,傳統信託資產規模持續壓降,新業務尚在起步階段,導致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減少;同時,近兩年隨著信託行業風險暴露,信託公司風險資產有所增加,減值壓力加大,為進一步夯實資產質量,立足長遠發展,公司一次性計提較充足的減值準備,應對行業未來風險,導致凈利潤有所下滑。」崑崙信託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表示。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崑崙信託信用減值損失上升至6.63億元,同比暴漲11.95倍。

信用減值損失大增,從根本上說,一方面是對未來經濟環境的預期悲觀,另一方面則或與公司面臨的信託項目風險大增有關。

踩雷亦不少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2021年這三年時間,包括崑崙信託.財富11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崑崙信託.銀億東方億聖股權收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崑崙信託.財富117號、11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先後出現違約情況,上述信託計劃多數成立與2017年、2018年,期限2-3年不等,共涉及融資金額13.24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崑崙信託曾向雨潤集團放貸1億元,期間雨潤法定代表人祝義財被監視、公司陷入多起金融合同糾紛次據償還本息。崑崙信託上訴後,雨潤被判償還本息、罰息及違約金。但是否償還了外界並未得知,目前雨潤還處在破產重組階段。

崑崙信託還曾踩雷翡翠第一股東方金鈺。去年的一份判決書顯示,高某在2017年3月16日將150萬元投資了聯儲證券發行的資管產品,即「聯儲證券聚誠15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涉案資管產品),金額150萬元,投資期限2年,預期年息8.2%。

而涉案資管產品投資標的為《崑崙信託·聯儲東方金鈺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簡稱:信託計劃),期限為24個月,規模為3億元,東方金鈺承諾到期回購。該信託計劃成立於2017年1月,用於受讓東方金鈺持有的子公司100%股權的股權收益權。

另一個案例,鉅盛華的一系列踩雷金融機構中就有崑崙信託的身影。2022年8月,隨著寶能系公司鉅盛華相關報告披露,一批「踩雷」的金融機構浮出水面,其中就包括崑崙信託,債務逾期總額高達14.74億元。

2022年業績預告並不詳細,只有兩張財報數據,但根據2021年財報,該公司當時還有10個訴訟事項,其中自身是被告或第三方是被告的事項均有,但每個訴訟事項無不昭示著違約風險。

一系列暴雷項目陰影籠罩下,大幅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則是必然。

業績如此慘敗,大股東中石油方面如何做想外界無從知悉,不過崑崙信託對大股東的「仰慕」之情則可窺得一角。

在其對公司發展優勢方面,崑崙信託列舉了三條,條條不離中石油。

一是品牌優勢。崑崙信託屬於央企控股型信託公司,是由中國石油控股的金融企業。在理財產品市場上,崑崙信託發行的產品無形中帶有中石油集團的品牌,更容易被投資者所接受。在項目開拓方面,客戶往往也傾向於選擇大型央企控股的信託公司作為交易對手,減少交易中存在的信用風險。藉助集團公司的品牌,公司在開展業務時具有一定優勢,客戶方認可度較高。

二是資金與信用支持優勢。藉助中國石油和中油資產的資金優勢,增強公司對外業務談判能力,鼓勵公司進行業務創新。

三是具有專業的人才資源、項目資源、銷售資源、技術資源等油氣能源資源領域的潛在優勢,為設計開發能源特色類信託產品提供有利條件。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4b1294a93f1b47af493d1de612b0d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