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命理愛好者辯胎元——從理論命理學和應用命理學想到的

2023-03-29     西風獨醉

原標題:兩命理愛好者辯胎元——從理論命理學和應用命理學想到的

風子東遊,見兩命理愛好者辯胎元,一個人說:「我以為胎元沒有什麼作用,不然為什麼現代的人都不使用了呢?」 另一個人說:「我以為胎元作用很大,不然古人為什麼那麼重視它呢?」 風子對這個問題也沒有答案,木在那兒了。兩個人看風子囧成這個樣子,大笑著對風子說:「你還天天寫文章呢,連這個都不知道」。風子慚愧,結束旅遊,怏怏地回來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後有一天,風子在網絡閒遊的時候發現了一篇關於「理論物理」和「應用物理」,以及「牛頓定律」和「相對論」的文章,猛然一拍大腿:「哎呀,難道這不就是答案嗎」?於是乜斜著眼睛爬起來,構思出了下面這篇文章來

我們都知道,牛頓和愛因斯坦都是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們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理論,有些理論是自己本身證實了的,有些是後人證實了的,有些到現在為止都還沒證實的。正是在這些理論物理學說的支撐下,衛星才能上天,飛船才能進入宇宙。然而,理論物理的核心又是什麼呢?

我不懂物理,我只是談談我個人的看法。我認為,理論物理的最主要的核心是發現和總結已經存在的自然規律,比如引力,比如磁場,比如黑洞,比如聚變裂變,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已經存在的,理論物理學家的工作就是找到(甚至猜測到)這些規律,並將其用公式——這一人類可以使用的工具記錄下來,然後再通過這些公式去發現更多的自然規律。當然,理論物理學家也在「創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理現象,這方面我就更不懂了。

而應用物理則不同。在理論物理之前,應用物理就已經無時無刻在發揮著作用,比如互相之間拋個蘋果就是利用了引力的作用。在遠古時代人們不懂理論物理,但這不影響他們使用物理。也就是說「應用物理」是先於「理論物理」的。當然,現代人一般認為理論在前,應用在後,這是另外一種思維模式了。我再次說明,我不懂物理,這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不具有學術價值。

命理學也是如此。在命理學理論產生以前,人們可能會發現冬天出生的小孩容易體寒,而夏天出生的小孩則體熱,這其實就是原始人的命理學思維,我們可以稱之為「樸素的命理學思維」。後來,鄒衍、郭璞、李虛中、陳摶、徐子平等人將陰陽五行和星相學用於命理研究,開始總結出了一套「公式」——就好比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論物理研究一樣。這些公式就是我們目前所見的命理學的理論。

就跟理論物理學在愛因斯坦之後猛然放慢了腳步一樣,命理學理論的發展在徐子平之後幾乎是戛然而止而應用命理學則遍地開花,於是就有了我們常說的「四大本」,以及目前很多的命理學書籍都歸於此類。但是,應用和理論,終究還是不一樣的。

「牛頓定律」和「相對論」是理論物理的知識,它們指導後來的科學家們將宇宙飛船送入了太空,但是這只是「牛頓定律」和「相對論」最初級的應用。但即使如此,在宇宙飛船發明之前讓飛機上天都算是大件事了,而在這之前的自行車都會讓當時的人難以想像。因此,理論物理的思維是無窮的,而應用則有其邊界的。

命理學也是如此。在理論命理學中胎元、命宮、神煞,等等的理論都是其一部分,但在應用命理學中我們很少使用到這些概念,是因為我們現在還處在命理學使用的「自行車階段」。雖然前人已經構建了命理學的「基本方程和定律」,但我們卻無法理解和使用。

於是,我們就會說「胎元、命宮、神煞」這些都是沒用的東西,就好像一個蓋房的木匠根本不懂「相對論」,所以認為「相對論」無用一樣。不是理論無用,而是我們的認知和能力有限,或者說我們還沒有到可以使用這些高深理論的層次。

風子之怏怏可解乎?沒有,因為風子的命理學知識目前連「自行車階段」都達不到,也就是個「驢車階段」吧。希望理論命理學的先賢們不要嫌棄我坐著驢車飛奔,至少我不用雙腳趕路了——謝謝理論命理學家們。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西風獨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4acdea0d7e85d1d83becb12083346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