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IP接連破圈,搜狐視頻深耕知識直播

2023-07-19     鋅財經

原標題:優質IP接連破圈,搜狐視頻深耕知識直播

文/路世明

編輯/大風

在西安城牆上跑一場馬拉松是什麼樣的感覺?對於本地人張朝陽來說「真的很有意義。」

不久之前,第十五屆搜狐新聞馬拉松在西安成功舉辦,搜狐視頻全程直播。

將現代馬拉松運動與古都傳統文化融為一體,秉持「活動即內容」的理念,通過張朝陽個人IP、明星、直播、社交的聯動,搜狐新聞的這場馬拉松活動不僅開闢了傳統文化的創新傳播新範式,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傳統文化」之美。

來源:搜狐新聞

有意思的是,張朝陽還在馬拉松現場講了一段物理課。

從線上直播到線下授課,張朝陽對於物理的「痴迷」,不僅為整個知識直播賽道樹立了一個標杆,也加速了搜狐視頻在知識直播領域的發展。

近年來,搜狐視頻廣聚各領域內的科普博主,打造出了一套全方位知識直播體系,在助力科普教育發展和推廣的同時,也體現著其對優質內容生態的價值追求。

有理由相信,知識型直播將成為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搜狐視頻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與者,也會成為知識直播領域的最佳樣板之一。

打造知識直播標杆

近日,《張朝陽的物理課》線下十七課開播,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坐鎮搜狐視頻直播間,承接上一期課程,為網友們講解了粒子自旋在不同磁場中如何演化。

值得一提的是,張朝陽現場解析了今年的高考物理題,他指出網上流傳的參考答案關於這道題的解析過程是錯誤的,並演示了這道高考物理題的正確解法。

自2021年開播以來,《張朝陽的物理課》已經累計開課一百五十多期,從牛頓運動定律到黑體輻射理論中的維恩公式,再從薛丁格方程到氫原子波函數、氣體定容比熱的溫度階梯......《張朝陽的物理課》從高中到研究生的物理相關知識,都有涉獵。

衷愛直播,但不局限於直播,在去年11月的一場線下物理課上,張朝陽還官宣了自己首部著作《張朝陽的物理課》正式發布。

雖然「大廠CEO」、「麻省物理學博士」等「反差」標籤給《張朝陽的物理課》帶來了不少流量,但真正讓其保持熱度的秘密在於張朝陽別具一格的「授課」方式。

不同於傳統教學方式,張朝陽一直以來都比較推崇費曼學習法。費曼學習法是物理學家費曼提出的學習方法。在費曼看來,高效能的學習既是有趣的,同時它的方法也是有跡可循的。把複雜的知識簡單化,以教代學,用輸出倒逼輸入。

張朝陽也曾表示:「如果真的把數學公式完全表達起來,那個方程非常難解。費曼可以把物理過程最主要的因素抓出來,用數學公式轉化,讓你一目了然。」

基於費曼學習法,縱觀張朝陽的每一節物理課可以發現,其內容大都從自然界的現象出發,引出基本物理概念,推導基本理論,研算現象後面的根本原因,最終達到本質的理解。

有網友直言:「張朝陽的物理課,無疑是直播行業的一股清流,是張朝陽對物理學真正價值的堅守,對傳播自然科學夢想的堅持。因此,再來反觀其出圈並受到全網熱捧,並不會讓人覺得意外,而是順勢而為、順理成章。」

在豆瓣書評上,也有用戶這樣寫道:「翻看這部書(《張朝陽的物理課》),最大的感受是親切......嚴謹但不繁瑣,抽象又能有機地和現實世界所連結,讀下來一遍仿佛是經歷了一場思維的奇妙旅行。」

來源:《張朝陽的物理課》

當然,在鋅財經看來,《張朝陽的物理課》不僅僅局限於一檔節目,更重要的是,它在推動搜狐視頻布局知識直播體系的同時,也掀起了一股知識科普的風潮。

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增強科學文化意識。這是《張朝陽的物理課》的給社會大眾帶來的價值與意義,也是其廣受各界「好評」的原因。

深耕知識直播

作為一種線上內容形態,直播近年來表現出了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也已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娛樂、購物還是其他領域,直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但直播的價值不應僅停留在娛樂與消費上,給越來越多渴望知識的人傳遞知識的價值,通過知識分享讓直播重回媒體價值,逐漸打通那條普通用戶與專業人士之間的知識壁壘,也應該成為直播的「核心價值」之一。

事實上,自2020年「泛知識」類視頻爆發以來,用戶需求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雜亂的信息轉變為更加專業、精準、垂直的內容,尤其是科普紀實、新聞時事、生活技能、課程學習、健康防護等領域的關注度明顯提升。

基於這樣的風向,將知識傳遞和實時互動相結合,知識直播的逐漸興起,不僅為觀眾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也在滿足用戶的知識需求的同時,大大提高了用戶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隨著知識直播價值的凸顯,泛知識付費市場的規模也迎來了迅速增長。《艾媒諮詢|2022年中國知識付費行業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達675.0億元,較2015年增長約42倍,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800億元。

市場規模超過千億的情況下,平台必須贏得高質量內容的競爭,才能占據優勢並建立與競爭對手不同的內容護城河。而相比於短視頻,直播+知識的轉化率和效率顯然更高。因此,各大平台如果想分一杯羹,就必須進軍知識直播領域。

其實早在2016年張朝陽就曾表示過:「儘管現在直播業很火爆,但是我們要做出優秀的產品、能夠走向未來的產品。」此外,張朝陽曾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也提到過堅持做直播的原因:「想體會下如何把直播從顏值直播做成價值直播。」

作為知識直播賽道的一員,在過去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搜狐視頻積累了相當數量的高質量內容和直播資源。

尤其近兩年來,在張朝陽的帶動下,搜狐視頻持續打造知識直播平台,目前已聚集了一批在專業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專家學者,構建起了覆蓋物理學、化學、數學等科學領域,以及汽車、法律、母嬰等泛知識領域在內的全方位知識直播體系。

以科學直播領域為例,搜狐視頻邀請到了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爽,還有中國科技大學天體物理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孫正凡等一眾「大佬」,雖然內容涉及到專業和硬核,但「老師們」都會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分享。

還有泛知識直播領域,教育領域的心理諮詢師韓美齡、心理專家劉愛民、作家曾子航;美食領域的密子君;母嬰領域的育兒女神劉濤老師......不少「圈內達人」都已成為搜狐視頻的常駐播主。

搜狐視頻科學演講局活動嘉賓陣容

隨著平台的持續發力,以及觀眾對「知識直播」的喜愛程度上升,搜狐視頻也湧現出了一批「出圈」節目,譬如備受關注的《星空下的對話》,幾度引爆了網友們的討論。

去年7月31日,《星空下的對話》第一期「上映」,張朝陽與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漫步在「星空」之下,一起露營、對談。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將美景美食、生活方式、思想碰撞等通過六個小時的直播展示給大眾,呈現了一場有趣、有料、有深度的沉浸式內容體驗。

來源:搜狐視頻

網友們紛紛評論道:「這才是有意義、有價值、有正能量的節目。」「這兩位大佬的思想高度,讓我受益匪淺啊。」......

不僅僅只是「北大才子俞敏洪」,《星空下的對話》還陸續邀請到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紅衣教主」周鴻禕、中國著名導演陸川等知名人士「做客」,為觀眾奉上了一場又一場極具「含金量」的「對話」。

搜狐視頻知識直播體系不斷完善的背後,離不開持續的「創新」。可以說,「知識直播」已經成為搜狐視頻如今的內容主調。

通過直播,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習變得更加靈活和自由,讓知識可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推動知識的普及和應用,為社會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動力。

或許這就是張朝陽與搜狐視頻深耕知識直播領域,自始至終的追求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4a9c0282fd8072a8a4aa09eec5bfb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