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被邊緣化是一種幸福?看懂這3個潛規則,你笑他人看不穿

2022-05-17     職場火鍋

原標題:人到中年被邊緣化是一種幸福?看懂這3個潛規則,你笑他人看不穿

不僅僅是事業單位,在公務、央企、國企等體制內單位,對處、科兩級領導人員以及企業中層、基層管理人員,普遍執行統一的「退二線」政策。男滿55歲、女滿50歲,就要「退出實職」,改任虛職。

有些單位層層加碼,內部實行了「土政策」:男滿50歲就可以往「二線」挪位置了,至少不再提拔了。這是一種國內才有的「職場特色」,也是對領導人員的一種「特殊福利」。

普通職員和員工是享受不到的,想被「邊緣化」都不行,男性職員要老老實實幹滿60歲(女幹部干滿55歲、女性工人干滿50歲)才行。再對比私企民企,人到中年,正在面臨「中年危機」。這種「邊緣化」,難道不是一種「幸福」?

【1】年輕化的需要。

這項政策已經實行很多年了。主要原因是,以前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普遍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生人,那個年代混個中專文憑都是人中龍鳳了。他們基本占滿了領導崗位。後來,大學生開始增長,逐步成長起來,他們有文憑、有知識、眼界開闊、創新活力強,但是被「老同志」壓著。

為了解決「老同志」形成的「蓋層」問題,從2000年以來,推行了好幾個輪次的年輕化浪潮,開始推行「退二線」政策,讓50歲、55歲的中層、基層幹部退出「實職」,騰出職位,讓年輕幹部早點走上領導崗位。

那些年代,估計你也聽說過:火箭式幹部、拔苗助長、公開招聘、加長板凳等概念名詞吧。這裡就不一一解釋了,感興趣的網友可以關注職場火鍋,擇機深入交流,也可以在評論區交流。

總體來說,50歲、55歲的基層幹部和中層幹部,都屬於事業的黃金期,年富力強,家庭負擔小,完全可以為事業繼續努力奮鬥。他們只是年齡偏大了,思想保守一些,做事謹慎一些,又沒有犯錯誤,憑什麼讓他們騰出「實職」呢?所以,才推行了「退二線」政策,待遇不變,不承擔任務,可以回家抱孫子,然後把崗位讓給年輕同志。

【2】客觀環境造成的「邊緣化」。

在體制內單位,讓老同志從實職崗位上退下來,改任虛職,以前普遍叫作「調研員」「協理員」「研究員」等稱謂。國企還推行「專家制」,讓老同志發揮「專家」的作用。其實,根本無法發揮作用,老同志自嘲:專家不帶長,放屁都不響。

什麼意思呢?比如,老張原來是部門長,到了50歲改任「專家」,但是沒有行政職務(*長),就沒有管理權,誰還聽你的「專家意見」啊,所以,他們自嘲:放屁都不響。

所以,職場上的「責權利」原則,客觀上造成了「邊緣化」。你沒有實權、沒有考核權、沒有用人權、沒有決策權,別人都不聽你的,你就算想發揮作用也發揮不出來啊,慢慢地就被邊緣化了。

【3】主觀上的「邊緣化」。

我們換位思考一下,讓實職崗位上的老同志「退二線」,根本目的是為年輕人騰出職位。所以,從單位的主觀意識上,不是讓發揮他們的作用,而是讓他們不要「發揮作用」。

這個辯證思維,你要想明白,就通透了。

年輕幹部上位,就是為了取代老同志的「實權」,給單位帶來新氣象。老同志就不要干預年輕人的工作了,最好的做法:一是閉嘴,二是回家。

識趣的老同志都乖乖地回家了。不長眼的老同志還想指手畫腳,誰不討厭你呢?別人都躲著你,看透了「世態炎涼」,明白了「人走茶涼」,還不趕緊主動「邊緣化」,灰溜溜地回家抱孫子去?

【4】其他3種「變異化」的「邊緣化」現象。

第一種「變異化」的邊緣化。

單位上提拔了越來越多的年輕領導,用這些50歲以上的老同志,感到「非常不順手」,都想用比自己年輕的下屬。於是,年輕領導開始培養「隔代」下屬,架空了老同志,故意冷落、排擠老同志,讓他們交出實權,退出重要任務,自然而然把他們邊緣化了。

第二種「變異化」的邊緣化。

老同志一旦年過五十歲,都明白單位內部的「潛規則」,就算你再有能力,再有業績,也不可能再得到提拔重用了。人,無欲則剛。明知道自己不會被提拔,誰還傻乎乎地賣命幹活呢。很多老同志想開了,看淡了,悟透了,放下了,認命了,開始主動「邊緣化」。有的事,不願伸手了;有的話,也不想開口了;見怪不怪,難得糊塗,看破不說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慢慢地等待退休了。

第三種「變異化」的邊緣化。

現在的體制內單位,有些崗位責任大、任務重、考核嚴、沒好處,很多人過了五十歲,就開始主動邊緣化了。乾得再多,也不多發錢;乾得再好,也不會被提拔。新知識學不來,精力也下降了。年輕領導也不尊重老同志,老同志也不想伺候他們了。現在的生活豐富多彩了,幸福觀也多元了,不提拔也沒有「失落感」了,終於明白平安健康才是福。閱盡人生百態,看透世態炎涼。沒有必要拚命當「老黃牛」了,即使你想當「老黃牛」,年輕人還不待見呢!奮鬥大半生,虧待的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妻兒,不如主動「邊緣化」,回歸家庭,找尋屬於自己的幸福,開啟自己的精彩。

綜上,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這是自然規律。人到中年萬事休,船到碼頭車到站。幸好是在體制內,可以主動邊緣化,不幹活,錢不少,何樂而不為!有些中年家庭,趕上了財富增長的浪潮,有房有車有投資,不差錢。他們主動邊緣化了,回歸家庭,享受生活,甚至還可以利用網際網路開啟「事業第二春」。相比那些在私企民企打工的中年人,面臨著失業危機,他們也找到了心理平衡點。他人笑你太瘋癲,你笑他人看不穿。

PS:沒人比我更懂央企國企職場生態,請搜索關注公眾號:職場火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498d27e4b608280831766fd9b5c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