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跟文走兩條路,不走同一條路,孩子一定要學文言文

2022-06-28     人文傳媒網

原標題:語跟文走兩條路,不走同一條路,孩子一定要學文言文

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對於後世的子孫,設想得真正是無微不至,想得太周到,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沒有的,我們才知道自己祖宗恩德之大。祖先們一代一代把他們的智慧、把他們的經驗、把他們的教訓留傳給後世,希望後人從這個基礎上再發揚光大,一代超過一代,這是我們中國古人的一個思想、理念,希望一代比一代好。

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把他的智慧、經驗傳給後人?

這就要有個工具,在過去沒有電視,也沒有答錄機,怎樣把這個東西留給後人?

語言,說實在話不能傳之久遠。為什麼?它會變的,常常有新的術語流行,後人不能了解前人的意思。文字也會隨著言語去變遷,所以中國古人就想了一個絕妙的方法,語跟文走兩條路,不走同一條路。所以,這個文叫文言文,跟語文走兩條路,語文會隨著時代變,文言文是永遠不變,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永遠不變的這個工具,才能夠把幾千年以前的人,他們的智慧、他們的經驗保存下來傳給後世,這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沒有的。現在我們中國子孫真是不孝,大不孝!把祖宗這樣豐富的資產,我們把它捨棄掉,把它否定掉,不要它,這才遭大劫難,這對不起祖宗。

我們中國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所沒有的。我們的祖先對後世的子孫,實在講照顧到無微不至,發明這種方法,使千萬年古聖先賢他們的智慧、他們的經驗,都可以借這個方法流傳給千年萬世的子孫,這是個非常偉大的發明,使我們對祖先感激到五體投地。我們知道全世界的文字跟語言是一致的,語文是一致的。

語言會隨著時代變更,會改變,所以古時候人的言語、術語,後世的人沒辦法理解,也沒辦法懂得。像現在西方人的希臘文,他們的古文,印度的梵文,沒有人能夠懂得。唯獨中國人發明了文言文,他把語跟文分開來,走兩條路子。語言隨你怎麼樣變化,文言始終不變,有一個不變的東西,永遠不變。所以,你要真正能夠懂得文言文,你讀孔子的東西,孔子去我們兩千五百年,我們今天讀《論語》,還跟孔子像面對面講話一樣,像直接通信往來一樣,我們能理解他的意思。所以這個發明是全世界所沒有的。

文言文將來漸漸地就失傳,這是我們整個民族的不幸。我覺得祖先留給我們最大的遺產、最豐富的寶藏就是文言文,這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所沒有的,這個發明真正了不起!老祖先們知道言語文字會隨著時代改變,如果將當時那些人的智慧、見識要留傳給後人作參考,用什麼方法才能保存,叫後人見到之後就如同當面談話一樣,這才發明文言文。語言可以隨時變,文言永遠不變。

我們今天念孔子的書,就跟朋友寫信往來一樣,雖然念二千多年以前的書籍,還是跟對面談話一樣,不至於錯解意思,這就是文言文的好處。我們看其他國家的古文,二千年以前的那些文字,都得要考古學家、專門的人才,才能辨識,沒有像中國人這麼便利。這是中國祖先替後世子孫想得太周到,全世界所沒有的。我們今天如果把文言文丟棄,怎能對得起祖先?這幾千年,這是聖賢人他們的思想、見解、智慧,如果我們能通達文言文,這個寶藏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確實增長學問、增長見識。

文言文的修學實在講沒有秘訣,自古以來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背誦。過去李老師在台中教學,他老人家告訴我們:「你能背誦五十篇《古文觀止》,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能背誦一百篇文言文,你就可以寫文言文了。」可見得咱們中國自古以來,小學教育教什麼?背書,背書的好處就在此地,打下文言文的基礎。民國初年,十一、二歲小孩寫的文言文的文章,都寫得非常好,現在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寫不出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4513e31fd24b8d305acff4a174fb5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