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7,爛番茄90%,但《龍與地下城》還難回本

2023-04-13     毒眸

原標題:豆瓣7.7,爛番茄90%,但《龍與地下城》還難回本

3月最後一周,《龍與地下城:俠盜榮耀》正式公映。

《龍與地下城》由約翰·弗朗西斯·戴利和喬納森·戈爾茨坦聯合執導,克里斯·派恩、米歇爾·羅德里格茲、雷吉-讓·佩吉、賈斯蒂斯·史密斯、索菲婭·莉莉絲和休·格蘭特等眾星加盟,講述一個插科打諢的小偷和一群不太走運的冒險者共同參與了一場驚天盜竊計劃,試圖找回遺失已久的聖物;但當他們招惹了不該惹的人時,事情開始向著危險且錯誤的方向發展下去。

在北美,《龍與地下城:俠盜榮耀》(以下簡稱《龍與地下城》)以近4千萬美元登頂,全球首周票房更力壓《疾速追殺4》拔得頭籌,並收穫媒體和觀眾的正面評價。

在經歷多次影視化改編後,新版《龍與地下城》不單瞄準大銀幕,還同步啟動衍生劇集的開發和製作,凸顯派拉蒙對這一項目長期投入的決心。

開畫成績優於預期,口碑爆棚利好後市

據The-Numbers統計,《龍與地下城》在北美提前場共進帳560萬美元,推升首日票房達到1522萬美元,隨後兩天分別下滑15%和30%,最終周末數字報收於3721萬美元,結合3855家影院的公映範圍,可得單館收益為9651美元。這一成績高於3千萬美元的映前預期,也是自去年暑期檔的《不》(4437萬美元)後,非續集影片的北美最佳開畫。

但在同月亮相的好萊塢巨製中,《龍與地下城》的成績只能排在倒數第二,僅優於DC出品的《雷霆沙贊!眾神之怒》(3011萬美元),而相當於《疾速追殺4》(7382萬美元)的一半左右。

從拍攝預算來看,《龍與地下城》以1.5億美元的投資額領跑,超過《雷霆沙贊!眾神之怒》(1.25億美元)和《疾速追殺4》(1億美元),對派拉蒙收回成本也構成顯著的壓力。進入次周,在《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的強大壓力下,《龍與地下城》重挫63%至1388萬美元,位次一路下滑到第4名,累計票房則為6166萬美元。

從口碑來看,《龍與地下城》的爛番茄新鮮度達到90%,影評人稱讚其在喜劇的外表下「具有堅實的情感核心」,對非遊戲粉絲也能提供有趣的幻想和冒險元素;同時,表征觀眾喜好度的爆米花指數也沖至94%,與IMDb上得到的7.6分(逾2萬個評價)相差不大。以此看來,《龍與地下城》的綜合風評在同期影片中居前,後續將以北美破億為先期目標。

在《龍與地下城》首映飄紅之際,眾多老片則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上周冠軍《疾速追殺4》大跌62%至2835萬美元,雙周累計票房達到1.23億美元,依舊領先前作的同期進度,但衝擊2億美元的任務則亮起紅燈。

《雷霆沙贊!眾神之怒》再度爆出51%的降幅,公映3周後只拿到5348萬美元,在「DC擴展宇宙」中敬陪末座,僅比「院網同步」的《神奇女俠1984》和《X特遣隊:全員集結》略強;反倒是《驚聲尖叫6》和《奎迪3》維持更為穩健的走勢,即將分別突破1億和1.5億美元關口。

在《龍與地下城》的正向驅動下,北美周末大盤報收於9617萬美元,連續第七周位於9千萬美元以上;由此3月總收益升至6.35億美元,同比去年提高近8%。縱觀第一季度,北美院線共錄得17.18億美元的產出,較2022年前三個月增長近28%。

在The-Numbers最新發布的前瞻報告中,隨著《變身吉妹》、《克拉倫斯之書》和《傻錢》等接連定檔,2023年的預測總票房再度微漲至92億美元,秋冬季的新片表現將是達標與否的關鍵。

《變身吉妹》

另據Comscore統計,《龍與地下城》在61個國家和地區共進帳7150萬美元,力壓《疾速追殺4》登頂當周全球榜首。其中,內地市場以566萬美元暫居海外頭名,英國(430萬美元)、墨西哥(247萬美元)、澳大利亞(243萬美元)、德國(200萬美元)和韓國(140萬美元)緊隨其後。

從4月份開始,《龍與地下城》還將陸續登陸土耳其、法國、巴西、波蘭和阿聯等國;但考慮到影片高昂的製作成本,即便錨定2億美元恐也難言勝利。

影視改編喜憂參半,開發劇集多線聯動

作為全球知名的角色扮演遊戲,《龍與地下城》在1974年推出後便迅速流行,在同類型中可謂扛鼎之作。由於其廣泛的用戶基礎和題材優勢,《龍與地下城》很快引起好萊塢片廠的注意,成為遊戲影視化的先驅者之一。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龍與地下城》就被改編為三季的動畫劇集《歸鄉歷險記》,由TSR聯合漫威及日本東映共同製作,並在美國CBS頻道上播出,共計27集。在主創方面,《歸鄉歷險記》的導演為約翰·吉布斯,威利·艾姆斯、唐·莫斯特和凱蒂·麗參與配音。

原本《歸鄉歷險記》還籌劃拍攝最後一集,作為整個故事的完結並為重啟做準備,但由於第四季的計劃被取消而流產。事實上,《歸鄉歷險記》的整體口碑相當正向,迄今IMDb評分仍高達8.0分,不少用戶目之為童年佳作。

進入千禧年,隨著奇幻冒險題材在好萊塢逐漸風靡,《龍與地下城》再度被視為影視化的富礦。2000年12月,由新線影業發行的《龍與地下城》正式公映。影片集結了賈斯廷·威林、佐伊·麥克勒蘭、傑瑞米·艾恩斯、馬龍·韋恩斯和索拉·伯奇等演員,共耗資3500萬美元打造。

但這部野心之作很快遭遇滑鐵盧,首周末在北美僅拿到724萬美元,最終本土止步於逾1518萬美元;即便加上1859萬美元的海外收益,《龍與地下城》的全球票房也只和成本勉強打平,無疑令製片商背負不小的虧損。雪上加霜的是,《龍與地下城》的IMDb平均分低至3.6分,在原版粉絲的聲討中步步淪陷,成為遊戲改編的經典失敗案例。

《龍與地下城》

但這一慘劇並未讓片方完全放棄系列化的計劃。五年之後,由格里·萊弗利執導的《龍與地下城2:龍王的憤怒》出爐,第一部的導演科特尼·所羅門則轉為監製,同時主演陣容也經歷大換血,僅布魯斯·佩恩一人回歸。

這次續集並未在北美大規模上映,而是先於10月在Syfy頻道上首播,隨後進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院線,直到2006年2月推出DVD版本。從口碑來看,《龍與地下城2:龍王的憤怒》在IMDb上得到4.7分,相比前作的進步幅度只能算聊勝於無;在續集的製作費降至1500萬美元後,其品質顯然難以獲得影迷認可。

2012年,《龍與地下城:穢惡之書》甚至未能登上電視螢屏,而直接於8月經由DVD渠道發行。經歷又一番評論圈的口誅筆伐,《龍與地下城》每況愈下的電影之旅終於划上句點。

《龍與地下城:穢惡之書》

此後孩之寶、環球影業和派拉蒙捲入《龍與地下城》的版權之爭,直到2017年才確定電影重啟版交由派拉蒙發行。2019年,戴利和戈爾茨坦商談導演之職後開始撰寫劇本,並於次年選定以派恩為首的主要卡司。2021年影片在冰島正式開機,並於同年8月殺青。

在經過多次檔期變動後,《龍與地下城》終於在今年公映。與此同時,衍生自《龍與地下城》的新劇集也在去年官宣,預計將對院線電影的故事形成「補充」。據報道,派拉蒙旗下的流媒體Paramount+已預定全季,將由eOne和派拉蒙影業進行製作。

目前看來,重啟後的《龍與地下城》首映成績尚屬優秀,但對於項目盈利的前景則不甚樂觀。作為對比,同樣由遊戲改編的《大偵探皮卡丘》在2019年公映,最終全球票房達到4.29億美元,相當於拍攝預算的2.9倍;《龍與地下城》的投資額也是1.5億美元,而全球收益預計只能達到前者的五成,寄望在院線端回本並不現實。

不過另一方面,派拉蒙提前就敲定《龍與地下城》劇集的製作,顯示前期投入並不完全以單個電影的成敗為準繩,而是依靠多線推進來形塑品牌影響力。以此觀之,《龍與地下城》已基本完成打響名號的第一步,為後續更多媒介的聯動奠定了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3c02843a891fb1ea2d0d3afe82ec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