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家都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問題,相信身邊的朋友,基本都有一年一度的體檢。體檢報告出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囊腫、結節、糜爛、增生……
體檢報告上一旦出現這些詞,就讓人心裡「咯噔」一下。
其中最多,也最令人心慌的,就是自己查出來了結節:什麼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等。
這些結節,大家總懷疑是不是癌症前兆?要不要切掉等等一系列問題……
可見,大家對於『結節』都不太了解,或者都是錯誤的認知。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詳細聊聊,那些關於結節的二三事。
一、
結節到底是什麼?
很久很久之前,結節被認為是一種病。
在中醫里,結節的形成主要與氣結、痰凝、血瘀有關。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肝,在志為怒,怒傷肝」,意思就是說愛生氣的人更容易引起肝氣鬱結。
西方的現代醫學,結節的發現是在100多年前。
這種結節情況,最早見於報道的是1869年,一位叫Jonathan Hutchinson的英國醫生公開報道了在皮膚上發現結節的情況。
到了1889年,醫生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皮膚上出現結節症狀的病人,儘管醫生們將臨床症狀作了詳細描述,但沒有人知道這些結節是如何出現的。
1899年,這種結節症狀表現因為和皮膚肉瘤相似,而被命名為Boeck肉樣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普遍認為結節病是一種少見病,僅皮膚科醫生對這種疾病有一些認識。
到了1940年的時候,隨著人們對這種結節症狀認識越來越深,「伯克肉樣瘤」(sarcoidosis)這一病名才被廣泛採用,俗稱結節病。
1974年,美國George Town醫學中心的工程師萊德雷(Robert Ledley)首次設計出了全身CT掃描機。
1975年,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Ralph Alfidi教授也率先開展了CT成像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他們的努力下,CT的檢查範圍擴大到胸、腹、脊柱及四肢,不僅開創了全身掃描的CT時代,結節這一症狀的科學認知,也越來越多。
人們發現,結節不僅僅會皮膚出現,它還會在甲狀腺、乳腺、肺部等人體器官出現,而且並不罕見。
於是,人們對結節做了一個系統的總結:
結節是一種體積比較小的腫物,稍微大一些的稱為包塊,可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
二、
發現結節=有癌症風險?
很多人對於癌症的認知,都並不完善,覺得身體里出現什麼腫塊,自己就有了癌症風險。
其實,患癌並非那麼簡單。
首先,人體的所有細胞,早在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那一刻,就已經形成了有序的循環系統。
但是,當細胞的基因因為外力或先天因素髮生異化後,這一有序的過程就會崩塌。
受到異化基因的影響,正常細胞開始變成癌細胞,它們可以不停地分裂、生長且四處感染正常的細胞……
久而久之,癌細胞增殖越來越多,就會形成一個大的組織,我們把它稱為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
而體檢報告上的「結節」,並不是一種疾病診斷,而是一種影像觀察的結果。
它主要是指在ct檢查過程中,在你的身體部位發現了直徑≤3厘米(cm)的圓形、密度增高的陰影。
大於3cm的就不叫結節了,那叫腫塊。
這些身體結節的形成原因,主要有2種原因。
第一種是受到感染,當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比較低下時,容易受到感染,包括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其次是遺傳因素,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導致了免疫系統上面的病變。
那發現結節,就等於是癌症徵兆嗎?
其實,單靠影像還不能簡單斷定結節的性質,這種情況就像我們用手電筒照亮,看一塊石頭一樣。
石頭表明有很多不同的斑點,如果不具體分析、研究,光靠看,我們是不知道這些斑點到底是什麼東西的。
而且,並非只有結節看上去是個小團塊。
局部發炎,看起來可能是個小團塊;自己的組織增生,看起來也可能是個小團塊;長了腫瘤,甭管良性的還是惡性的,看起來還是個小團塊……
因此,身體出現結節只是一種預警的信號,也是在提醒人們身體出現了問題,需要積極干預和治療。
三、
這些常見結節,需要注意
儘管結節不需要過度擔心,可必要的警惕還是需要有的。
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是體檢報告里最常見的三種結節,很多年輕人都會遇到。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下吧!
1
肺部有結節該怎麼辦?
如果你在體檢的時候查出肺部結節,不要恐慌,也不要直接去某度查結果,研究表明:90%以上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那麼,哪些肺結節不用管,哪些比較危險呢?
如果你的結節直徑是1~3mm,不需要太過擔憂,也不需要做手術,只需要每年定期做體檢觀察即可,尤其是做胸部CT。
如果發現的結節是直徑4~6mm,應該視情況而定。
如果家裡沒有腫瘤病史、家族病史的,惡性的可能性較小,每6-12個月做CT複查一次就可以;
如果結節直徑>8mm的肺結節,應每1~2個月複查一次,問診醫生,以免情況加重。
2
甲狀腺結節該怎麼辦?
甲狀腺在脖子中間,平時摸不到,也不起眼,卻是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維持體溫、蛋白質合成、脂肪分解,是保證生命的基礎過程。
我們平常所指的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細胞異常增生產生的團塊,它分為良性和惡性兩類。
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只要通過定期檢查,不需要通過手術治療,也可以和結節和平共處。
對於惡性結節,它出現的機率僅有5%。
具體表現是:如果超過5公分,且引起吃飯時吞咽困難、睡覺時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壓迫症狀,需要馬上就診,進行手術。
不過大家也不能用過於擔心,甲狀腺癌雖然為惡性,但死亡率非常低,只要積極配合治療,生存率也是非常高的。
3
乳腺結節會成為乳腺癌嗎?
幾乎每位女性經過檢查,都會發現自己的乳腺多多少少有一些問題。
除了現代女性確實壓力大,內分泌失調導致容易出現乳腺問題外,儀器精密以及檢查頻率高也是一大原因。
臨床上絕大部分的乳腺結節都是良性的,對生命健康沒有嚴重威脅,只需要定期隨訪,必要時再治療干預。
如果你的乳腺結節超過了5mm,體檢報告里有縱向生長、形態不規則、邊緣模糊且內有點狀鈣化、血流信號豐富等描述,就要警惕惡性病變的可能。
而這些異常情況,其診斷與鑑別診斷,大部分臨床醫生會給予指導意見。
其次,發現結節應當注意平時工作的強度、生活壓力、人際關係、情緒失調等精神因素的刺激,以免導致乳腺增生。
最後,如果不注意體檢的朋友,記得每年做一次體檢,實時掌握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
這樣不管發生什麼異常,都能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