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富婆50萬赴美國生二胎,受當地人白眼,「新孟母三遷」是自私

2020-07-21     蔓德育兒

原標題:千萬富婆50萬赴美國生二胎,受當地人白眼,「新孟母三遷」是自私

"女兒國籍在美國,我們也方便移民。"這是一位在深圳打拚多年,如今身家千萬的富婆羅女士對二胎和一家人的未來做的長遠規劃。

畢竟以前沒有條件,家裡不富裕,一個孩子生在國內,另一個就想多條出路,而這個出路,曾經有個漂亮的名字,叫"美國夢"。為此,花上50多萬,去美國生孩子,以他們的身家來說,不算什麼大事,但一家人只要能藉此實現夢想,一點散碎銀子,有甚可惜?

為了孩子的成長,尋找一個好環境,這是中國自古以來中國父母的修養。

孟母三遷

《三字經》里說:昔孟母,擇鄰處。說的就是孟軻的母親,為了讓日後影響中國上千年的聖賢孟子,在小時候能安安心心讀書學習,不斷換生活環境的故事。

而這種中國式父母的意志品質,也不斷體現在如今的父母身上,比如散盡家財,也要給孩子搏一套學區房,又或是如千萬富婆羅女士一樣,花巨額資金,把孩子的戶口上到美國去,都是孟母三遷精神的延伸。

但如今三遷的父母,還是當初立志培養聖賢的"孟母"嗎?

"新孟母三遷"是自私

我們不妨把這些新興的、去往美國生孩子的孕婦們,稱為"新孟母"吧。中國正在快速發展,但不得不說,許多地方確實還不如美國,曾經席捲全球的"美國夢"還是許多人的精神支柱。

特別是已經在國內打拚出一份產業,可以帶著"金手指"去異國他鄉,實現故事主角般人生的未來,似乎指日可待。

但想要去居家搬去美國,也是需要門票的,其他的途徑審核艱難、成本高昂,但赴美生孩子,就顯得容易很多。

這才有了許多類似羅女士這樣,去美國生子的家庭。

但問題來了:"新孟母"們,遷去的地方,真的適合孩子嗎?

多的太複雜,畢竟美國的族裔問題,如今是個巨大的窟窿,不是我們可以討論的。

但單單說孩子的教育,是不是適合孩子,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教育環境是不是合適?

沒錯,一直以來,中國的"應試教育"被長期詬病,反而有一段時間,美國流行的許多教育革新,都搭乘著"美國夢",影響了一批中國家長。

但根據美國教育司2017年的統計,75%的美國初中生,達不到相應年齡段的計算能力。而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常常是中國的囊中之物。

美國的教育目前的走向有些偏離軌道,正處在需要沉澱的過程中,真的合適孩子們成長嗎?

其次,生活環境是不是合適?

人是社會生物,移民並沒有同期將整個社會關係都帶去異國,而孩子會成長在與本土完全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中。

還是前文提到的羅女士,花了50萬去到美國,和幾個一起從國內過去美國生產的孕婦一起住在"月子中心"。她們走出月子中心的時候,感受到的不是外國友人的親切問候,反而是一雙雙當地人的白眼,神態里明明白白地表達著:我們不歡迎你們,請你們離開。

為什麼會這樣?一方面是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與當地人不同,常常引起摩擦;另一方面,由於這些"新孟母",當地的房價、物價都受到波及,令當地人無法忍受。

試想一下,在這種條件,你的孩子雖然是美國國籍,但他成長的過程里,會融洽地成為當地人嗎?假如一直生活在白眼中,孩子的心理可以一直保持健康嗎?

說到底,"新孟母三遷"不是為了孩子,是為了父母的"美國夢",這是一種自私和自以為是。

當然,每個人都是自由的,這樣選擇的人生路,說不定會更上一層樓。

只是希望,回望人生時,不要為了這個決定而後悔,不要嘆息:當初草率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3ZKb3MBiuFnsJQV2p4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