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月球》中有哪些BUG?

2022-08-15     旅遊交流王

原標題:《獨行月球》中有哪些BUG?

首先聲明一下,整體來講,《獨行月球》這部電影的喜劇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這對於多年來,內心壓抑,情感糾結的觀眾而言,看看不失為一次很好的解壓的方式。

這裡看看問題都出在哪裡。

一、《獨行月球》劇情東拼西湊,涉嫌抄襲

有影評將《獨行月球》稱為科幻喜劇的重啟者,勉強說得過去。畢竟當下一排星際題材的電影都是災難片,一本正經的科幻片,各種造型奇特的飛船飛來飛去,看多了就沒有了神秘感,吸引力,觀眾不再震撼,不再眼花繚亂。

把喜劇的元素加入科幻片,把嬉笑怒罵搬上太空,玩大點,玩懸念,觀眾或有點新鮮感,也就是電影的看點。

而拯救地球這類電影之前有不少版本。

《獨行月球》更是把《火星救援》的情節幾乎全部照搬:開車找之前遺留的返回火箭,人物被全球直播,如此等等,相似度90%,只是把火星改成了月球。

至於其他小的方面還有不少。這方面周星馳的《百變星君》已經給演示過。

電影翻拍可以,不牽扯原著智慧財產權問題,但如此大張旗鼓地模仿原作拍所謂新片,應該涉嫌侵權吧?這個問題留給專業人士去論證。

二、低層次的劇情,場景,娛樂

因為是喜劇,笑點少不了,笑料要安排,只是片中的笑料實在是太初級,比如,沈騰和袋鼠打來打去,那是正宗逗小孩的手段,包括配音演員的不修邊幅,吹葫蘆絲,八級鉗工,拿個螺絲刀就要去恢復避難所的電力供應,弄一大幫造型奇特的人物,混淆視聽,感覺是在硬著頭皮搞笑。

劇中,再次登月被描述為不可實現,要知道故事講的是2033年以後的事情。

而現實中的阿波羅計劃始於1961年5月,歷時約11年,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

那個時候,再次登個月,技術上應該不是多大的問題。而沈騰在月球上呆了幾年,劇情需要吧。

基地被彗星砸得一團糟,袋鼠還在哪兒擺造型?咋想的?

還有就是:袋鼠拖著兩輛月球車狂奔的畫面。

月球失重,彈跳一次比地球上要遠,這個沒問題。問題是作為試驗動物的袋鼠,走出基地,也應該是穿太空衣的,太空衣應該是全封閉的。而劇中為了趕時間安排的劇情,袋鼠在瘋狂奔跑的時候,一路狂奔,翻山越嶺,腿上沒有穿太空衣,可能嗎?

三、沈騰是時候成個家了

沈騰自出道以來,所拍影片,即便是小品,無論什麼角色,基本都是未婚、戀愛中,藉以抖包袱,找笑點,挑逗情緒。《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獨行月球》等都是如此。

問題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一張油膩膩的大白臉,中年發福的模樣,無論怎麼裝嫩扮小都是無法掩蓋的。

沈騰堅持就是不結婚,之前有導航的段子,沈騰自言自語說:論顏值自己排亞洲第二十三,滿滿的自信。

奈何,歲月不饒人啊,沈騰在劇中就算結婚有個孩子能咋滴呀?更真實,更接地氣吧?

沈騰和馬麗都老大不小了,再扭捏作態地調情,談戀愛,還有多少看點?味同嚼蠟。

就假如,劇情安排成兩人已婚,因為第三者鬧誤會,糾結不清,不更有噱頭嗎?

尤其,如果安排這個第三者,是另一個被遺忘在月球上的美女,是不是更熱鬧,更吊胃口,想不笑都不行吧。

總結下,開心才是硬道理,《獨行月球》總體來講還是非常不錯的,該有的科幻喜劇的場面都有了,雖然是大雜燴,但畫面唯美,玩的大,笑得毫無由頭,讓你硬著頭皮笑,值得一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392941aab90237e7ecd21480f8e0f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