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僑報網編譯段木心9月13日報道】由巴西和英國古生物學家組成的團隊研究後發現,在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Rio Grande do Sul)中部地區挖掘出的動物化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哺乳動物遺蹟。
「CNN」巴西網站9月12日報道,這一研究結果於9月6日發表在《解剖學雜誌》(Journal of Anatomy)上。經過大約20年的研究,該團隊發現,這種生活在距今2.25億年的三疊紀(Triássico)時期、被命名為巴西齒獸(Brasilodon quadrangularis)的動物屬於齧齒目,是水豚的遠古親戚。
巴西齒獸身長達20厘米左右,重約15克。據研究人員介紹,它們類似於現代的小型齧齒動物,但直到今天,科學文獻中仍稱它們具有爬行動物的生物學特性。
該項目的研究員、地質學博士塞爾吉奧·富爾塔多·卡布雷拉(Sergio Furtado Cabreira)表示,自19世紀下半葉首批犬齒獸亞目生物化石被發掘以來,這類小型遠古生物一直被視為冷血的卵生生物。
然而,這一研究顛覆了此前的認知。據卡布雷拉稱,通過對頜骨和牙齒的顯微鏡分析,他們發現巴西齒獸擁有兩期齒,即幼年的乳牙在成長過程中脫落,由新生的恆牙替換。而這樣的齒列與溫血、胎盤和哺乳等生理特徵直接相關,這意味著,巴西齒獸是溫血的胎生哺乳動物。
此外,研究還發現,巴西齒獸是夜行性動物,捕食昆蟲和小型爬行動物,而齒獸幼崽直至成年前都生活在小型洞穴中。
目前,科學家們將這一研究結果視為重要發現,因為它證實了胎生哺乳動物與首批出現的恐龍一樣古老。此外,研究還帶來了有關脊椎動物遺傳、胚胎和生理模式隨時間保留和延續的重要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365c8597e1d0c260c074cfefb40d6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