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暑假」又來了!販賣焦慮的「老師」,盯上了家長的錢包

2023-08-05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最可怕暑假」又來了!販賣焦慮的「老師」,盯上了家長的錢包

你記憶里兒時的暑假是什麼樣子的?

我記憶中的暑假,是約上兒時的好友,一起拿著漁網,把褲子挽得高高的,去河邊捉一大桶泥鰍;

亦或者是和小夥伴們一起騎單車,嬉笑著互相追打疾速飛奔在田野邊。

可現在呢?暑假來了,家長們和孩子們的焦慮也來了。

又是一個「最可怕暑假」

暑假一開始,「最可怕暑假」系列迅速集結。

網友們打開短視頻平台,一大堆所謂的「老師」都在苦口婆心地勸說

年級之前的暑假可怕因為這是拉開你和別人差距的分水嶺

小升初的暑假最可怕,它決定孩子整個初中

「開學就要初三的孩子們,這個暑假很可怕,再玩到了高中等著墊底吧。

類似的話術是不是很熟悉?

事實上,每年一到暑假,這些包裝好的營銷文案都會迅速集結,向家長們的錢包發起衝鋒,因為對於教培行業來說,每年長達50來天的暑假,是完成一年KPI的最關鍵時期。

因此在這些「老師」們的極力渲染下,沒有哪個暑假是不可怕的。

他們在對家長們恐嚇後,一言不合就賣書賣課,雞娃的同時也雞了一把焦慮的家長們。

心理學有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看廣告的頻率和數量高於他人,會導致自我滿意度和自我價值感下降。

很多家長看多了「暑假最可怕」的視頻,就會被焦慮感操控,不得不掏出錢包,給孩子購買各種高價「暑期集訓課」。

「暑假集訓課」 到底集訓啥?

在很多所謂「老師」的渲染中,從幼小銜接、小升初到高中,幾乎每一個學期甚至每一個月都是「被甩掉」「快趕超」的關鍵節點,這就衍生了「暑假集訓課」來放大教育焦慮。

作文暑期集訓、英語暑期集訓、奧數暑期集訓、甚至還有美術暑期集訓、游泳暑期集訓等等,五花八門,層出不窮,集訓內容大多打出「集中培訓,強化學習」的口號

大多數集訓課一般持續5至15天不等,短短十幾天的集訓課,真的能讓孩子們一躍登天嗎?

答案是否定的,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盲目參加集訓課,只能讓孩子本該有的暑假,變成了疲勞學習的「假期」,是商家把家長的錢塞進自己腰包的手段

鄰居家的孩子小軒今年上小學二年級,他的媽媽對他學習的期望很高,要求他每天完成學校作業之後,再做三張卷子,周末也不例外,小軒每天完成媽媽布置得任務後,已經是接近凌晨。

那天我在家門口碰見他,上學前愛說愛笑的那個小軒,變成了沉默寡言、沒精打采的孩子。終於,上個月聽說,小軒病倒了,向學校請了三個月的病假。

作為家長,如果對孩子產生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過高要求,長期在高壓刺激下的孩子,不但不會提高學習成績,還會因為家長「用力過猛」,產生一系列身體和心理問題,得不償失

孩子未來的成功真的比幸福更重要嗎?先讓自己的心淡定下來,再跟孩子談成績。

如何過暑假,才能「不可怕」

科學合理制計劃

由於假期在時間上更加自由,因此更加考驗孩子的自主性。

在暑假之初,家長們應該幫助孩子科學合理的制定暑假計劃,並在假期按時執行計劃,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讓暑假的學習變得有目標,這樣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因材施教要注意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跟風,隨從周圍的家長和學生報課,學習不適合自家孩子的暑假課程,這樣不僅給孩子施加了無形的壓力,接送等問題也讓自己徒增煩惱。

作為家長,應該擺正心態,學會適應孩子的成長節奏,挖掘孩子的優點,同時有針對性的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地複習,查缺補漏,鞏固舊知識,預習新知識,因材施教才是硬道理。

勞逸結合最適宜

暑假當然要讓孩子有足夠的休息和放鬆時間,一味追求成績,在假期里馬不停蹄地讓孩子不斷學習,只能起到反作用。

生活和學習中講究勞逸結合,適當帶孩子走出家門,親近大自然,或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都是不錯的選擇。

寫在最後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作為父母,是否應該不慌不忙,做一個幫助孩子過濾焦慮的領路人。

如果你曾經弄丟了自己的童年,那就幫孩子找回屬於他的童年。

把暑假還給孩子們。

畢竟,暑假只屬於年少,而年少,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