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男子堅持不吃晚飯,降血脂、軟化血管,半年後身體狀況如何?

2024-08-16     39健康網

近幾年來,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的高發,人們越來越注重血管健康。

在追求健康長壽的路上,一位62歲的張先生嘗試了一個看似神奇的養生法——堅持不吃晚飯。

然而,這背後的故事,卻讓人唏噓不已,也為我們敲響了健康管理的警鐘。

一、晚飯不吃,餓治百病?

張先生在一年前體檢的時候意外查出了高血脂和頸動脈粥樣硬化,於是便開始了長期吃藥和飲食控制的生活,但半年了,病情還是沒有太大的改善,為此他還嘗試了很多降血脂、軟化血管的方法。

直到半年前,他在網上看到有人曬自己降血脂成功的經歷,而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斷食治病」,也就是不吃晚餐。內在邏輯也很簡單粗暴:既然血脂和攝入有關,那麼少吃一頓不就直接解決了,而且少吃一頓也不會怎樣。

於是他也開始效仿,確實開始不吃晚餐的時候,不但體重有了降幅,身體也感覺輕鬆了一段時間。於是他更認為不吃晚餐是有用的,還滿懷信心的以為晚餐禁食是通往健康的捷徑。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再次複查後,結果卻大失所望,不但血脂沒降,反而因營養不均衡,部分血管功能出現了輕微退化跡象,關鍵是因為不規律飲食,他的胃也吃出了毛病。

其實現實中不少人都犯了和張先生一樣的毛病,覺得不吃晚飯,能清除斑塊、軟化血管,但事實上血脂升高的原罪不在晚餐,而是晚餐中的食物,通過減少晚餐中的高膽固醇食物才是血脂降低的內在邏輯。

二、不吃晚飯的人,最後會怎樣?

曾經美國愛荷華大學、田納西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研究一日三餐與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時,發現無論缺少哪一頓都會增加死亡風險,其中,每天只吃兩餐,早餐不吃的話血血管死亡率有所增高,午餐或者晚餐不吃的的話全因死亡風險會升高。

不吃晚餐或者吃的太晚、過飽、過葷都會損耗健康,帶來系列健康隱患,所以晚餐可能真的決定了你的壽命,那麼具體會出現哪些傷害?

1、免疫力下降

晚飯不吃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加上蛋白質攝入不足,也會降低人體免疫力。

2、加速衰老

不吃晚飯還會導致腎上腺素加速分泌,產生更自由基,加速衰老。

3、影響睡眠

晚上不吃飯胃內容物被消化完,到半夜以後會感到強烈的飢餓,影響睡眠質量,也不利於健康。

4、腸胃功能紊亂

不吃晚飯,胃一直保持空腹狀態,胃酸、膽汁等消化液無用武之地,久而久之就會反害胃部健康,誘發胃炎、胃潰瘍、膽結石等疾病。

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團隊提醒,「限時進食」的好處僅限於身體健康,無慢性基礎病、作息規律成人,所以別傻乎乎的跟風了。

三、多項研究表明:晚餐做出3個改變,壽命或更長!

比起不吃晚餐,錯誤的晚餐的習慣更容易帶來健康隱患。

1、晚餐時間早一點

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一篇關於誤時進食模式對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風險的影響的研究,在觀察對照組在不同進食時間出現的癌症風險,發現晚餐越早吃,和入睡時間間隔2小時以上的人患癌風險更低。也就是說晚餐吃得越晚越危險!

數據顯示,與飯後就睡覺的人相比,餐後間隔2小時以上再入睡的人,綜合患癌的風險降低了20%!而且晚上9點前吃晚飯,兩種癌症發生風險更是有明顯降低。

2、重視晚飯食譜

晚餐少吃肉心臟病風險更低,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攝入太多動物蛋白,心絞痛和心臟病發生風險可提升44%;建議晚餐食物配比中,以蔬菜為主,菜肉飯的比例大致為2:1:1

3、注意晚餐攝入量

因為晚上人體運動量較少,代謝速率也會下降,吃的太多反而容易導致脂肪堆積,增加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種健康風險,所以晚飯的食用量可以按照能量供給比例適當調整,一般建議,早中晚能量供給比例保持30%、40%、30%的範圍最佳。

所以,晚飯很重要,一定不能缺席,但要注意吃的時間,吃完也別馬上躺下,改掉這些晚餐不良習慣,更有利於健康保持,長命百歲哦!

參考資料:

[1]《不吃早餐或不吃晚餐,哪個對身體影響更大?很多人錯了!》.健康時報.2024-06-26.

[2]《多項研究表明:晚餐做出3個改變,癌症、心臟病風險更低,壽命更長!》.科普中國.2022-09-14.

[3]《晚餐不僅決定你的身材,還影響你的壽命!》.工人日報.2020-12-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251504b46902a1a64c1cae719335e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