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黑點」咬人比蚊子厲害 ——科學預防蠓叮咬

2024-07-25     全科與心理

什麼是蠓

蠓,是雙翅目蠓科小型昆蟲,是人類已知的最小的吸血昆蟲,其體長約為1毫米,因其體態較小,且會叮人,被稱為「小咬」,又因其成蟲體色多為黑色或深褐色,也俗稱「墨蚊」。

蠓吸血時的狀態

蠓的成蟲多棲息於樹叢、竹林、雜草、洞穴等避風、避光處。雄蠓吸食植物汁液,僅雌蠓吸血。雌蠓吸血範圍較廣,不同的種類有一定的傾向性,有的種類嗜吸人血,有的種類嗜吸禽類或畜類血,絕大多數種類的吸血活動是在白天、黎明或黃昏進行。蠓在我國分布廣泛,絕大多數省份都有分布。蠓出現的季節與其種類和氣候條件密切相關,有的蠓種一年只有一個世代,往往只在特定的季節出現,其出現數量也比較集中,而有的蠓種一年可有多個世代,其數量常呈一動態曲線。由於我國南方處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全年均有吸血庫蠓的活動,而北方處於溫帶地區,蠓僅在春、夏或秋季的部分時段出現。蠓是全變態昆蟲,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階段,且能傳播多種疾病,被蠓叮咬後常出現局部反應和奇癢,甚至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

進入暑期,有去南方省份旅遊的小夥伴被咬成「紅雞腿」,由於症狀和蚊子叮咬很相似,導致很多人誤以為自己是被蚊子咬的,罪魁禍首其實是蠓。蠓一般是「團伙作戰」,貼在身上看起來是一個小黑點,及時發現一拍它,就成了一個小血點,被蠓叮咬後,剛開始會出現紅點或紅斑,接下來會越抓越癢,持續一周,還可能出現丘疹性蕁麻疹,嚴重的還會出現血管性水腫等。

被蠓叮咬的皮膚狀態

蠓的防治方法

01.物理方法

穿著長袖長褲,減少皮膚裸露面積,避免穿短褲短裙;隨身攜帶驅蚊液、清涼油等,儘量遠離蠓活動頻繁區域;使用蚊帳、掛驅蚊草等;使用40目以上的紗窗,防止蠓進入室內。‌

02.化學方法

使用殺蟲劑噴洒,特別是在庭院或室內蠓蟲較多時;使用電熱或化學方法將驅蚊成分散入空氣中,如點蚊香或使用電蚊香。

03.環境改造

填平坑窪、清除積水、堵塞樹洞、清除苔蘚等,以消除蠓的孳生地;適當減少草坪澆水,讓土壤乾燥,防止蠓繁殖;必要時求助專業消殺公司進行超低容量噴霧或熱煙霧機噴霧。‌

04.個人防護

儘量不噴香水,因為蠓喜潮、喜腐味兒,汗腥味也會誘蟲;勤洗澡,減少人體汗液的氣味吸引;在身體裸露部位塗抹驅蚊水,並定時重新塗抹。‌

被蠓叮咬後如何處理

1

立即用鹼性溶液如肥皂水、氨水外塗,以中和蠓唾液中的酸性成分,減輕局部反應,被叮咬部位如果起泡,不小心弄破,要用碘伏塗抹消毒。

2

使用皮膚止癢劑如爐甘石洗劑或含樟腦、薄荷腦成分的產品。

3

若引起全身過敏性反應或其他嚴重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在醫生指導下內服抗過敏藥物。

(有害生物防治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237a2f6c25bb8f0176e38fcea2b76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