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舞童趣啟蒙——《大河之舞:動畫大冒險》

2022-08-19     妙看影視

原標題:大河之舞童趣啟蒙——《大河之舞:動畫大冒險》

今天聊聊電影《大河之舞:動畫大冒險》。

片名Riverdance the Animated Adventure (2021),別名舞起狂瀾:動畫大冒險(港)。

說起《大河之舞》(Riverdance)大家應該並不陌生,這是源自愛爾蘭傳統踢踏舞的舞劇。

早在1994年4月30日,歐洲歌唱大賽節目過場中,有一段7分鐘的踢踏舞蹈表演,由麥克·弗萊利自編自導並領銜主演。這段舞蹈一炮而紅,舞劇取得轟動性成功,隨後製作人將這部舞劇拓展成兩小時的劇場秀,除了愛爾蘭的踢踏舞外,還加入了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舞、俄羅斯的芭蕾舞、美國紐約風格的的爵士踢踏舞、中國民歌等元素。

《大河之舞》在逐步演變過程中,加入了愛爾蘭歷史元素,使之成為一部宏大敘事舞劇。

這部動畫片《大河之舞:動畫大冒險》回歸舞劇根本,聚焦海濱小鎮,講述愛爾蘭音樂劇,由愛爾蘭籍男女演員主持,帶領觀眾回顧大角鹿的神話世界。

大角鹿也就是愛爾蘭麋鹿,它們早已滅絕,如片中所說,「只有在歷史書中」。

片中男主角基根是一名愛爾蘭男孩,女主角莫雅則是來自西班牙的女孩。

於是本片也以愛爾蘭踢踏舞為主基調,加入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舞做點綴,用舞蹈讚美生命。

基根與消極情緒的對抗占據了影片大量篇幅,周圍的人為了幫助他走出消沉,又唱又跳的,挑大樑的自然就是這兒人人都會跳的踢踏舞。

本片的核心內容就是《大河之舞》,通過動畫的形式表現享譽全球的踢踏舞。

動畫角色的舞蹈動作都來自真人演員動作捕捉,一切都按照現實踢踏舞的形式呈現。

不過礙於製作技術和水平,片中角色跳舞時的動作如出一轍,就是將一個演員的動作複製粘貼。既沒有超出常人行為的誇張動作,也沒有不同舞者之間的個性表現。

此外人物建模比較呆板簡單,如果不是為了看踢踏舞表演,真的比較難看。

穿插起一段又一段舞蹈的是一段現編的半成品神話故事。

觀眾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劇情想像力有限,大河孕育著生命,同時又要依靠大角鹿的神奇鹿角才能保持活力,本身就充滿矛盾,加入的燈塔人和獵人設定更是為了製造矛盾而刻意存在。

都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歷史並不長的《大河之舞》將愛爾蘭的踢踏舞整合起來,成為集大成者,隨後還用包容開放的態度加入了大量世界各地舞蹈,成為現象級文化作品。

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勝利。

但能夠走進劇場觀看《大河之舞》的人畢竟有限,更多的人只能通過碟片、網絡看到表演。

在流媒體時代,《大河之舞》也求新求變,主動創作動畫作品,好處就是能夠讓更多年齡段的人接觸到踢踏舞。

喜歡踢踏舞、喜歡大河之舞、喜歡愛爾蘭文化,不妨用七十多分鐘的時間看一下本片。

不管這部《大河之舞:動畫大冒險》的製作水平如何,至少他們勇敢地用當下最流行的方式在推廣自己的文化,這已經表明了一種態度。

本動畫片的營銷、製作都很中規中矩,甚至糟糕,但不妨礙它為觀眾帶來樂趣,更多的觀眾有機會了解愛爾蘭文化。

凱爾特人文化作品,

大河之舞童趣啟蒙。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16778c46d119a571ac6e7a0f1a505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