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最後一位的X,到底該怎麼讀?你可能一直讀錯了!

2023-12-07     科普中國

原標題:身份證最後一位的X,到底該怎麼讀?你可能一直讀錯了!

如今是信息時代,無論是網絡購買還是外出旅行,都離不開一張小小的身份證。如果有什麼數字能烙印在記憶深處,除了圓周率3.141592653,大概就是每個人的身份證號了。

不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對於身份證號結尾X的人而言,每次的驗證和輸入,都是一次考驗。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最近,關於X的讀法,還上了熱搜: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那麼,身份證號結尾的X到底是怎麼回事?

身份證號的X其實起源並不遠

想要明白這個「嫌疑數字」X,就要知道身份證號的一連串數字都是怎麼來的。

其實,身份證出現的時間並不久遠,早在建國初期,想要證明「我是我」,還得需要戶口本和單位介紹信才行。

直到1984年,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第一代身份證才就此誕生。而身份證號的出現,是在1999。《國務院關於實行公民身份號碼制度的決定》將其定義為:每個中國公民從出生起編定的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

簡單來說,可以理解成是你個人獨一無二的防偽碼。

不過,當時的身份證號只有15位,也沒有X這個符號。

X真正流通起來,是在2004年,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發布。比起前一代的15位身份證號碼,第二代身份證有18位,增加的正是第7、8和第18。

問題來了,既然能在法律層面公布並應用到每個人身上,就一定有它的道理,身份證號的這些數字都代表著什麼寓意呢?

前6位,代表的是申領居民身份證時,常住戶口所在地的行政區劃代碼,從省、市一直精確到區、縣。很多人會在社交平台上打出110的數字,可別多想,他不一定是在求助,而是想說:我是地道北京人。

舉個例子,比如朝陽群眾,代碼就是110105,其中11是省份代碼,01是北京市轄區代碼,05則是朝陽區代碼。

身份證的7-14位,則很好理解,代表著一個人的出生日期。二代身份證比一代增加的7和8位就是公元紀年法的前兩位。沒辦法,在身份證號剛剛誕生的上世紀,大家大多是19開頭,沒有寫下來的必要,而進入新世紀,20作為年份開頭人則會越來越多,如果不引入,就會帶來歧義。

身份證的15-17位是順序碼,前兩個是當地派出所的代碼,第17位則是性別代碼,通常情況而言,單數表示男性,雙數表示女性。但偶爾也會有例外。

重點來了,這個從誕生至今還不到20年的第18位數字,到底代表什麼呢?

其實,它是身份證的校驗碼,它的存在,可以讓人快速檢驗出,身份證號是否輸入有誤。

X只不過是防偽碼的特殊形態

身份證號的校驗碼,採取的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訂立的《ISO7064:1983》中的「MOD11-2「校驗碼系統。

當你無意之中輸錯了一個字這種系統卻渾然不知時,這種系統可以百分百準確地幫你檢驗出漏洞。

它的流程繁瑣,但其實理解起來不難:

首先,要把身份證號的前17位數字,分別乘以不同的係數:7、9、10、5、8、4、2、1、6、3、7、9、10、5、8、4、2並將其結果相加。其次,用這些結果的總和除以11並得出餘數。

為了在保護公民隱私的同時便於大家理解,這裡以TVB版《鹿鼎記》的紅人韋小寶作為案例。

根據如上法則,他的身份證號碼分別乘以不同係數,會得出如下結果:

順序

前17位數字

每位數字對應的係數

乘積結果

1

1

7

7

2

1

9

9

3

2

10

20

4

0

5

0

5

4

8

32

6

4

4

16

7

1

2

2

8

6

1

6

9

5

6

30

10

4

3

12

11

1

7

7

12

2

9

18

13

2

10

20

14

0

5

0

15

2

8

16

16

4

4

16

17

3

2

6

這些乘積的總和是217,除以11等於19餘8。這個餘數8就是我們要鎖定的關鍵數字。

從0到10,每個餘數都有它對應的數值,而這個數值也就是我們身份證號里的第18位數字了。

來源:國家標準《公民身份號碼》GB11643—1999

餘數8對應的校驗碼是4,所以,很明顯可以看出,如上韋小寶的身份證號是造假的了。

而到這裡,X的真面目也昭然若揭。它只不過是餘數2對應的校驗碼而已。一共10個餘數,自然也會有10個校驗碼,但10是二位數,會讓身份證號直接過渡到19位。

為了便於信息管理,也就用羅馬數字中的X來代替阿拉伯數字10了。

掌握了以上方法,你也可以試著來算一算,自己的身份證號到底是多麼科學了。也難怪會有人說,學好數學,能有效反詐。

這種系統不止應用在身份證號里,按照如上方法,你甚至還能推斷出自己購買的是不是盜版書籍。

因為書本的ISBN編號也稱國際標準書號,同樣採取這個方法。

代表著國家編碼、出版社編碼、類型編碼的前9位數字分別乘以不同的係數,再相加,最後推導這個數是否能被11整除,假如說,還差6就可以被11整除,那這本書的第10位數,也就是校驗碼,最終就會被確定為6。

怎樣正確讀出X

關於結尾的這個X該怎麼讀,眾說紛紜。有人會採取關曉彤把「你xx」讀成「你叉叉」的同一讀法,念做「叉(cha)」。還有人想洋氣一些,參考國外通訊公司的讀法,比如Iphone X,國外就讀成i phone ten。表示第十代蘋果手機。

如果追究本意,且因地制宜,可以直接把X讀成10。而為了方便起見,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報身份證號,還是說大家都習慣的讀法就好。無論是叉還是十,歸根結底,都只是為了便於理解嘛。

參考文獻

[1] 姚先鋒. 如何用Excel讀取二代身份證的相關信息[C].2013年度江蘇省測繪學會年會論文集.,2013:123-124

[2]GA/T 448-2021 居民身份證總體技術要求. https://h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onlineRead/a90a5a366e77dd80a07c5ef29df56bcc8fe1d92996727162f185eeff93ceaea7

[3]GB11643-1999 公民身份號碼. https://openstd.samr.gov.cn/bzgk/gb/newGbInfo?hcno=080D6FBF2BB468F9007657F26D60013E

策劃製作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作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製|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李米 科普創作者

審核丨林育智 中國科普作協科學與影視融合專委會常務副主任

策劃丨楊雅萍

責編丨楊雅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12b86067fcd1c6813d1b34aa08115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