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人類的好朋友與伴侶動物,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下的愛護生命

2022-06-11     笑笑龍

原標題:解讀人類的好朋友與伴侶動物,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下的愛護生命

狗是人類的好朋友,狗是人類的伴侶動物;此類語言經常會從愛狗人士口出說出,其實相關言語早已被所有人類所認知與共識,狗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發展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被人類馴化成為狗的那天起,狗就與人類建立起了一種割捨不斷的聯繫,它們依附於人類生活、生存,即使是沒有主人的流浪狗,也依然會游離於人群,它們難以獨立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獨自生存。狗是人類好朋友之說,是一種泛泛之念,並非指所有的狗天生就忠誠和服從於人,但不可否認的是,狗絕對忠誠與服從自己的主人,但對主人以外的陌生人則具有高度的戒備與警惕,並極可能給它認為有敵意的人造成傷害,但這皆源於其對主人的忠誠負責。

狗與人類的關係,較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狗是狗主人的朋友。但任何人都可以做狗的主人,這同樣是事實,人類中的哪個具體的人,會成為它的朋友,取決於人類,然後得到狗的認可,那此人則真正成為了狗的朋友。狗被人類定為「六畜」之一,從古至今,正常狀態下,它就應該是這樣的一種自然存在。

人類之間的朋友,指的是相互之間的友情,是一種友情維繫,而且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求同存異,雙方都有人格的獨立性,如果雙方密切到使對方感到受束縛,則友誼將難以維繫。如此來講,人類能稱之為朋友,有幾個共同發點,即朋友具有彼此的獨立性;朋友不具有專一性,一個人可以有多個朋友;朋友具有階段性,因多種因素導致友情斷裂。從人類朋友的實際出發,說實話,狗與主人的關係可以終其一生而難有改變,如有改變那也是主人的變化。這對於我們來說,也不得不承認。這就是現實中有些人感慨的「有時人還真不如狗」之來源所在。但客觀來講,狗對主人能保持專一至終老,因為它依附於人是其天性,沒有主人的狗,其命運之悲慘是可以想像的。

但對於人類而言,任何人也難於保證,會終其一生真心對友。因為人生活於社會,所接觸之事物或受干擾的因素很多,所以其思想意識產生變化也屬正常。那些可笑的信誓旦旦,很難經受住時間的考驗。這就是動物的高級與低級之分,人的思想意識很複雜,這同樣是現實;你弄個傻子來養,他同樣只把你當朋友,把別人作威脅。

說狗是人類的伴侶動物,此語未免有些牽強。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很多種,象家庭人員之間的關係,其它群體成員的關係,同學、戰友還有社會發展至今天的微信群友、網友等,數不勝數的人間關係,同樣也代表著一定的親密度,其關係程度有一定的固定性和隨意性,有可變及不可變之分,但其親密程度卻由個人把控和感知。但在人與人之間關係中,能被相互確定為伴侶關係的,則與上述人員關係的親密度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關係是無法替代的,它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與排它性,它是被人類所尊重和敬仰,是一種相對神聖的存在。現實中相當一部分人,出於寵愛狗而拋棄一切,包括家人在內的其它,他們與狗同吃同住,把狗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這類人眼中,狗是真正的伴侶動物,可以說他們把一切都獻給了這些伴侶,諸如把一切財產出售,把家人置於無立錐之地,使家人難於正常的社會生活,甚至影響到家人的生存。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實際上成了生活於社會當中的另類人。

這些把所有狗當作伴侶的人,拋棄了整個社會的人類群體及家人,把自己生活在單一有狗的動物世界中,貌似脫離了現實,但從長期來看,你的個人資財又能支撐這些伴侶們生活多久?隨著開支的逐漸加大,難於為繼是必然結果,那時你只有尋求社會人士的幫助,才能維持你的獨立世界,如此看來,沒有一個人生活於社會而又能游離於人群之外,這與其開始的出發點,本身又是矛盾;由此,其個人心理實際上是否變態,應該由公眾來評判,其為了保證自己伴侶們的生活和生存,最後蛻變為什麼樣子,公眾也不想知道。在這裡,我們所強調的是,狗可以作為人類中人的朋友,但絕非人類伴侶,稱之為人類伴侶動物的,一是不清楚人類的伴侶是什麼,二是懷有個人目的之行為。

愛心是高尚的,愛護動物的人是受廣大公眾所讚揚的,真正的動物保護者們在做什麼?公眾最佩服的是那些,身處極度危險,在野生動物營地,做統計和搞研究的人士;是那些默默無聞在可可西里保護藏羚羊的志願者。對於能被所有人都能隨意拿來當作寵物的動物,我們有否必要捨身去保護,相信正常人都會有自己正確的評判。我們希望所有人都身懷一棵愛心,在愛護人類的基礎上,去愛護其它生命,堅持真正的「以人為本」的原則,不做愛心泛濫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0a1b42a2f281f25c45f77dd186eb409.html